災後的汶川,那些綠植成了修復山川的良藥

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地震發生十週年的日子。2008年的5月12號,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讓數萬生命隕落,讓數萬人流離失所,讓數不盡的房屋坍塌,讓無數的幸福變成了泡影。那一天,全國籠罩在悲哀的雲翳之下,那一天,電視裡充滿了災區人民絕望的哭喊。

災後的汶川,那些綠植成了修復山川的良藥

8.0級地震不僅破壞了汶川人賴以生存的家園,也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我們都知道四川是"天府之國",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多樣,物種繁多,那裡也是國寶大熊貓的棲息地。

汶川地震過後,四川即開始佈局震後生態修復,重塑人類和當地珍稀物種的家園。截至今年,四川已經累計啟動72個震後生態修復項目,總投資高達106億元。目前,震區野生大熊貓活動恢復至震前水平,災區生物多樣性達到震前水平,448.87萬畝震損林草、148.5萬畝受損大熊貓棲息地全部恢復,39個重災縣的森林覆蓋率等關鍵指標恢復或超越震前水平。

災後的汶川,那些綠植成了修復山川的良藥

森林是四川最為寶貴的自然資源,但是在地震中,因為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等災難的集中爆發,許多樹木和植被倒在了洪流石塊之下。山體沒了樹木植被的保護,變得醜陋不堪,同時也加大了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為了儘快讓災區恢復以前的面貌,為了讓災區民眾有一個更好的生態環境,四川大力重建因災受損的種子園、母樹林、採穗圃、種質資源收集區和試驗林、示範林,加大災區急需苗木的調劑力度。截止到目前,災區累計完成林木種苗災後重建項目66處、規模3.1萬畝,恢復重建苗圃用房2.5萬平方米,增加審(認)定良種20餘個,調劑苗木5000餘萬株、種子60餘萬公斤,林木種苗供應能力達到年出圃1億株。

災後的汶川,那些綠植成了修復山川的良藥

在恢復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四川各地還將發展林業產業作為災區發展振興的重要舉措。各地根據山區林業產業特點,因地制宜,因勢制形,因土種樹大力營造生態經濟兼用林、特色經濟林。截止到目前,四川各地共建成林業產業基地1273萬畝,林產加工業恢復發展。災區各地還結合植被恢復和基礎設施重建,大力開展生態旅遊景觀及設施修復,截至2017年底,39個重災縣實現生態旅遊直接收入81.7億元。

如今的汶川上空,片片森林成蔚然大觀,各種野生動物也活躍起來。汶川人遷居到新的住處,重新開始生活。災難為這片土地、這些人留下的陰影逐漸被生機勃勃的現狀驅散。現在的汶川,山更綠了,水更清了,人們的居住環境也更加安全了。小木知道,在以後的日子裡,汶川人會逐漸走出傷痛,就像在原本破碎的土壤中再次生長的綠樹,重獲新的生命。

災後的汶川,那些綠植成了修復山川的良藥

選優質好苗,就上苗木寶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