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稻杆是一種極為常見普通的農作物材料,常人很難將它與繪畫藝術聯繫在一起,可在藝術家的奇思妙想的創作之下,變成精妙絕倫的稻杆畫。稻杆畫最早出現在隋代,為當時的宮廷藝術品,是我國古代的一門藝術絕技,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因各種原因而失傳。上世紀八十時代,中原畫家在對中國古代藝術發掘研究中,發現了這門失傳多年的中華絕技,經過艱苦的鑽研和試驗,根據稻杆的自然光澤、紋理和質感,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工藝,將稻杆放入特製的藥水進行浸泡,後經燻、蒸、剖、壓、剪、裁、印、編、雕等多道工序,逐漸發掘恢復了這門失傳的民間工藝。後又在創作融入現代藝術元素,推陳出新,製作出一批栩栩如生、精妙絕倫的藝術作品,為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藝術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廣西扶綏縣盧志輝老師是發掘發展稻杆畫藝術的傑出代表之一。上世紀90年代,盧志輝老師因企業改制下崗,於是他潛心研究稻杆畫製作工藝,經過長期的摸索、刻苦的研究,終於掌握這一絕技。他於2001年在扶綏縣創辦稻杆畫工作室,2013年成立了廣西扶綏盧志輝稻杆畫有限公司,他以稻杆為載體,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弘揚民族精神,創作出一批技術精湛、水平高超的稻杆畫藝術作品,被人們讚譽為“中國稻杆畫的第一人”。2004年在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其創作的稻杆畫被選為禮品送給外商;2009年在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終評暨湖南省旅遊商品博覽會上,其的作品獲得中國文聯領導高度評價;2010年在扶綏縣首屆文化旅遊美食節上獲得“十大名優特產”稱號, 2010年3月作品《天琴情》、《花山夢》、《甜甜的日子》、《家鄉的小河》被廣西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0年8月在中越建交60週年慶典活動中,作品《甜甜的日子》作為“國禮”送給越南代表團,同年被文化部正式譽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2012年創作的“壯族故事藝術稻稈畫”參加在韓國舉辦的文化交流展,震驚了世界。

下面,讓我們欣賞精妙絕倫的稻杆畫藝術作品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左江人家》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左江第一灣》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風景圖》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駱越神女》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達尼妹》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愛情信物》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耕田》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插秧》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創新爭先》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竹鳥圖》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夏日》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光輝照我心》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溢香》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湖畔人家》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雙鶴圖》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竹》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菊》

小小稻杆,經過藝術家之手,變成精妙絕倫的畫卷!

《黃菊圖》

優美的稻杆畫藝術作品,您喜歡嗎?歡迎留言提出您的觀點,謝謝您的參與!

(學習欣賞文化藝術,提升文化藝術涵養,請關注“寒楓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