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跟我們現在把全國劃分為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和西北等七大地理區劃一樣,我國曆史上也有類似的地理區劃。這些古地理區劃名稱不僅經常見於文學作品外,有些地方的人們也還是喜歡用這種古地理區劃名稱來稱呼自己的家鄉,比如巴蜀、荊楚。前幾天筆者在文章的評論下面,看到很多人對於這些古代的地理區劃名稱都比較陌生,特發此文。另外,因為我國曆史確實太長,這些古地理區劃名稱在各個朝代都會有所演變。因此,本文難免有不足不實之處,還望大家諒解。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中原

華夏的起源就是來自於黃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在夏朝之後,對於黃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有了特定的稱呼“中原”,意指此地是天下之中心。可以說,在我國曆史上的大多數時間裡,中原都是華夏大地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這也是為什麼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說。中原所指得地方,大致相當於如今的河南省全境、安徽省北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陝西省東部及山東省西部等地區。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關中

關中指得是東邊的潼關(函谷關)、西邊的散關(大震關)、南邊的武關(藍關)、北邊的蕭關(金鎖關)這四關之內的地方。關中是秦國龍興之地,通過秦國祖祖輩輩在關中多年的經營,這才有了後面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的偉大壯舉。關中所指得地方就是今天的關中平原,包括西安、咸陽、寶雞、渭南、銅川等五市。至於楊凌農業高新區,因為它目前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劃,所以這裡就不單獨列出了。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隴右(河西走廊)

隴右意指隴山以西,隴山就是今天的六盤山,六盤水以西的地方,東邊有黃河,北部有祁連山,南部則是青藏高原,所以就形成一個狹長的走廊,故隴右又稱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可以說為東西方文化、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指範圍大致相當於甘肅中西部地區。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遼東

遼東,指遼河以東地區,得名於秦朝滅燕國後設立的遼東郡。遼東也是我國古代遊牧民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所指範圍包括如今的遼寧省大部分地區。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河北(河東)

河北,黃河以北,指得就是黃河中下游以北的地方,因為黃河是一個”幾“字型,所以中下游以北的地方,同時也是”幾“字以東的地方,所以又稱河東。所指範圍包括如今的河北大部分地區、北京、天津、內蒙古南部地區。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荊楚

荊楚,最早商朝時期人們對於長江以南地區的統稱,後來隨著楚國的崛起,荊楚開始逐漸特指楚國所在的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等地區,所指範圍包括如今的湖北、湖南。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江南

這裡的江南不是明清時期的江南省,江南意思就是長江以南,範圍要比明清時期的江南省大多了,所指範圍包括江蘇、安徽南部、江西、浙江和上海。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江淮

江淮,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長江和淮河之間的地方,江淮在歷史上也是中原文與南方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所指範圍包括安徽中部地區、江蘇北部地區。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圖上紅線所標註只是大致的範圍

嶺南

嶺南指得就是南嶺山脈以南的地區,在先秦時期是荒僻之地,隨著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中原人民的遷入才得以發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也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所指範圍相當於今天的廣東和廣西。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巴蜀

巴蜀,又稱”天府之國“,四面圍山,物資豐饒,是歷史上有名的“易守難攻”之地,劉邦建立漢朝靠得就是經營巴蜀多年,所指範圍包括四川、重慶、陝西部分地區。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11 漢中

提到巴蜀,就必須提到漢中,因為漢中乃是古代進入巴蜀地區的必經之地,所以才有“要取巴蜀,先取漢中”之說。漢中也就是如今的陝西省漢中市所轄地區。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綜上就是我國常見的十一個古地理區劃名稱,最後再給大家附上一張完整的草圖。

我國曆史上的11個古地理區劃名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