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調動了教師多少積極性?

職稱:調動了教師多少積極性?

職稱:調動了教師多少積極性?

朋友是一個老教師,一日,我向他提出了一個問題:職稱,調動了教師多少積極性?

朋友說:"我是八零年參加工作,那些年教師沒有評職稱,可教師的幹勁特別足。有些教師都工作在離家幾里或十幾裡、二十幾裡遠的村小。有些是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而有的山路只能用步量。可確很少有遲到早退現象,除非半路上自行車壞了。還記得有一年期末考試,是全鄉教師大串動監考,包括村小和校點。結果考試的前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雪,第二天早晨積雪達到了一尺深,而且雪花還在飄。那時沒有手機無法通知更改。結果,那一天,全鄉所有的考場監考教師沒有一個遲到,全都提前出發,一步一步趕去的。那時沒有表揚,也沒有加分,彷彿就應該那樣做。老師也沒有一個抱怨的,都互相述說自己摔了幾個跟頭當笑話聽"。

朋友說完,彷彿陷入了沉思,腦海中可能還在回憶那雪中趕路的情景。

職稱:調動了教師多少積極性?

過了好一會,朋友說:跑題了,沒有回答你提的問題。他說:"這幾年,高級職稱的比例提高了以後,感覺到責任心強的根本不受晉級的影響,順其自然;責任心不強的教師積極性也沒有什麼提高。很多教師都在為晉級而忙碌,學歷不夠的,補學學歷;沒有論文的忙著寫論文,自己寫不出來的,求別人幫助寫,求不著人的花錢在網上找槍手,花錢發表;發證書的活動都願意參加,不發證書的活動都不願意幹。當然,提高學歷,發表論文也是對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有幫助的,但真正彎下腰來深入學生當中確不多。也有人四處託關係,找門路,最後碰了一鼻子灰而大發雷霆的有之,或者沉淪下去,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有之。"

"如果學校在評職時有了偏差,出現漏洞,就更是讓教師心裡蒙上了陰霾。鬧事的,上訪的,工作消極抵抗的,佔了一部分。還有個別本來就無望晉級的也是不思進取,得過且過。"

"尤其是因為晉級領導與教師起了矛盾,要好的同事因為名額之爭而形同路人,更讓人覺得心涼"。

朋友說:"老教師因為學歷只有中師,而被拒於晉級門檻之外,辛辛苦苦工作幾十年,學生都晉了高級,自己只有在旁邊觀看的份,他們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肯定不舒服。"

"晉上級的一些老師也有的滋生了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想法。工作量多的活能躲就躲,工作任務能搪的就搪,從而在教師中引起了更多的反感。"

職稱:調動了教師多少積極性?

圖片與文無關

朋友說:"他只是基層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搞不懂為什麼晉級要有名額限制,而不是有一定的條件,只要達到標準的都能自然晉級;也搞不懂小學的高級比例為什麼要比中學低15%。可能是中學老師的水平高?教的知識深?但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量不比中學老師的少。"

朋友說:"儘管我晉級了,但我還是贊成取消評職稱"。

我不是專業人士,我無法對朋友說的話給予肯定或否定。希望大家暢所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