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6萬美元的美國,為何不是高福利國家?

荷塘月色30058

福利國家制度,就是由國家立法而建立起來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而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由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三大部分組成。

福利國家制度又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歐洲國家為代表,從"搖籃到墳墓、″的無所不包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高福利國家。

另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美國納稅人只有到65歲,才能進入醫療補助項目,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費醫療。另一個政府醫療保險只能使一部分低收入家庭受益,其他人要麼自掏腰包買保險,要麼參加單位醫保計劃,沒有工作或者沒有錢的人則完全被排除在外。所有這些,就成為衡量美國不是高福利國家的標準。

美國人口普查局2006年8月29日發佈的《美國人口收入,保險和貧窮狀況普查報告》發現,如果個人收入在l萬美元以下,或者四口之家年收入2萬美元以下者,作為衡量為貧困人口的標準,美國全國共有370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如果按當時的美國的總人口數來衡量,這就說明平均8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是窮人,美國總人口的15%,沒有任何保障。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雖然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但許多美國人卻無法享受到基本的醫療保險服務。以當時為例,基本醫療最好的明尼達州,仍有8.7%的居民沒有任何的醫療保險。其中得克薩斯州表現的最差,竟有盡25%的人沒有任何的醫療保險。

因此,醫療費用的合理增長使衛生事業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追求的目標。因此,美國和日本等國家認為,醫療費用的增長應力爭與國民總收入的增長持平。

然而,隨著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民健康保險覆蓋面迅速擴大,醫療補貼大量增加,導致了醫療費用的增長超過了GDP的增長。日本在1974年GDP增長為15一20%,衛生費用增長36%。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些發達國家的醫療費用接近GDP的10%,為老年人支付的醫療費用一般為就業人員的2一3倍。這表明,醫療費用人均上漲率高於人均收入增長率。當時西歐人均收入增長10%,而醫療費用增長13%。美國人均收入增長10%,人均醫療費用增長18%。

因此,法國面臨著醫療危機。英國的醫療福利制度也現了機構臃腫,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醫療隊伍積極性低落,患者待診時間長等諸多不良因素。日本引以為豪的醫療系統也出了問題,特別是2007年以後,頻繁出現的″產科醫療的崩潰"問題,引發了各界的嚴重關注,老年醫療問題成了最使日本政府頭疼的最大難題。隨著年齡的增長,醫療費用的增加,老年護理的增加等等因素,老年醫療所需費用年年高漲,迫使日本的醫療保險制度面臨著崩潰的邊緣。為了應付將來可能出現的人口衰退和老齡化問題,野田政府所制定的“後期高齡者醫療制度″,遭到了日本國民的強烈反對,造成了日本政界,朝野一片混亂。

到2009年時,美國整個醫保體系的開支佔GDP的18%,約2.5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是教育開支的八倍,對兒童和家庭補貼的12倍,能源保持開支的830倍。這個18%比例近乎歐洲的平均水平二倍,美國的人均醫療支出在全世界也是全世界最高的。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尚且為"看病貴,看病難"所困撓,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其面臨的壓力和困境可想而知了。


相忘江湖71941665

如題主所言,人均GDP6萬刀的美國,遠超法國的3.99萬刀,和瑞典的5.1萬刀,可為什麼美國的福利就是不如這些歐洲高福利國家呢?

一、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政府的實際財政收入,2017財年美國聯邦政府財政收入為3.32萬億刀,世界第一;而法國是1.33萬億刀,瑞典是2748億刀,美國超了很多,但是看一下人均財政收入:美國1萬刀,法國1.98萬刀,瑞典2.87萬刀

各位看官應該有點看明白了吧,福利越好的國家人均財政收入越高,也就是稅負越高,而和GDO其實沒什麼關係。順便說一下中國的人均財政收入是1745刀,確實不高。

二、然後我們來談談美國的立國精神。大家都知道所謂的五月花號是美國精神的來源,五月花號公約也是美國憲章的立法理論來源,簡而言之就是“君權並非神授而是 來自以全體社會成員以契約達成合意所出讓的部分私權利的組合。”

也就是說美國人更希望自己打拼,一無所有清教徒的來到北美大陸,和印第安人鬥,和疾病野獸鬥,和各種天災鬥,姑且不論其搶奪印第安人財產土地的血腥歷史,但這種個人奮鬥的精神是一代代傳了下來,造成傳統美國人以自我奮鬥為榮,依賴社會救濟為恥的道德倫理。

三、美國其實並不是沒有福利

1. 教育福利

從學前班到高中13年義務教育是全免費的,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幼兒園學費也是政府支付的。至於大學學費則有覆蓋面很廣的獎學金、助學金好和學費減免,還不夠那麼還有低息甚至無息的學費貸款,包含在讀期間的學費、食宿和其他生活費用都可以貸款。

2. 醫療福利

誠然美國不是全免免費醫療,但是低收入家庭的醫療是政府承擔的,有工作的在職員工也是有單位給買的醫療保險,待遇好的甚至可以包含配偶和孩子的醫療保險。在有保險的情況下,基本看病只需要花十幾刀到幾十刀就OK啦


而我們說美國醫療費用昂貴,則往往是那些偷渡非法滯留人士,沒身份沒保險,自然就很慘!

四、失業救助

在美國,如果有正式美國公民或綠卡身份的你失業了,那麼會有半年的失業金可以領取,政府也會在這半年內提供三次工作推薦,當然這種工作不一定和心意,但至少可以先養家餬口。如果三次都不去,半年之後失業金停止,政府也就不管了。

這其實是不養懶人的一種政策,鼓勵大家都出去工作,個人覺得比歐洲那種養懶人的政策公平很多。

五、退休金

美國退休金的來源很多,有單位幫買的社保,有自己購買的商業年金,還有政府提供的退休救濟金,退休後如符合要求最高的退休救濟金可以到達1300刀/月/人

綜上所述,美國其實採取的是較低稅負,重點保障窮人和孩子教育,和低收入人群醫療的政策,給予低收入家庭僅可為維持最低生活的保障,激勵所有人自我奮鬥的福利制度


海外信息小磚家

美國是當今世界頭號強國,經濟也是在全球所有經濟體中排名第一,2017年世界銀行數據顯示GDP為18萬億美元,幾乎相當於整個歐洲的GDP總和,人均GDP高達6萬美元,位居世界前列,按理說美國的福利應該是挺不錯的,因為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支撐,差不到哪裡去,但是為何美國不是高福利國家呢?

我們首先來看看美國的國家福利制度!我們認為福利是和工作量是很強的相關性,因為工作時間多少也是一種福利,像德國現在每天的工作時間降為了5小時,這就是一種非常高的福利政策了。福利,在美國被視為“劫富濟貧”、“懶漢哲學”。美國社會當然存在福利,但其福利的廣度和深度,均遠遠落後於很多歐洲國家,尤其是北歐國家。

美國福利不高,我們常見原因有下面這些:


一,美國人對公權力的戒心。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福利就是就是劫富濟貧,是對私有財產所有權的踐踏。他們更相信私人財富是靠個人努力積累的。

很多人都有個美國夢,以為美國的月亮都比中國圓,其實它福利不如歐洲,治安不如我們。它吸引人的是兼容幷包,自由,開放的一種文化氛圍。美國所提供的公共福利,是有著嚴格的界限的,這個界限就是,公共福利只能保障最基本的需求。高出這一標準的,必須向資本家購買,而且價格昂貴。


美國是一個基本沒有福利的國家,他們沒有全民醫保,所以奧巴馬醫改方案老是夭折,因為牽扯到太多的利益在裡面。而且美國每個州的稅收都不一樣,硅谷所在的加州稅收是最高的,所以川普一上臺就說要減稅來吸納更多的企業來美投資辦廠,而且現在也一直在積極推進當中。


此外,美國的人口有三億多,也算是一個人口大國,要在一個這麼多人口的國家推行高福利政策也有一定難度,更為艱難的是美國各個州的法案都不一樣,各個州自己有自己的法案,所以實施起來更為艱難!

最後,美國是全球霸主,也喜歡到處充當世界警察,是北約的老大,承擔著北約大部分的軍費開支,所以特朗普一上臺就叫囂要北約那些加盟國交軍費,更嚴重的是美國一直在發動戰爭,並且一直沒有停過,在全球很多地區都有軍事基地,每年軍費開支巨大,也就是把大量的錢投入到軍費,投入到戰爭而沒有投入到民生,社會福利方面,或者說壓縮了這方面的預算支出。


歐洲卻不一樣,尤其是北歐國家,他們已經是高福利國家,從出生到死亡一切都可以政府包辦,看個病不用錢,還會有營養費補貼,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免費,很多國家上班跟不上班其實都差不了多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現在就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們當初對社會主義的描述不就是這些高福利待遇嗎?他們已經提前實現了。所以歐洲的經濟也一直低迷不前,這不是沒有原因的,高福利政策確實會養懶人。



艾說事

美國的確不是高福利國家,這跟美國的國情有關,下面介紹一下美國的公民福利,和跟歐洲高福利國家的一些差距及原因

1.美國人從幼兒園一直到12年級,一直是免費,美國的人均教育水平極高,大學普及率,人均受教育程度排在世界前列

2. 全民免費醫療在美國一直行不通,但很多低收入群體還是有醫療保險,與我國不同的是,他們看病是由政府或保險公司先支付,然後患者慢慢換!

3. 最低工資限制

美國政府規定,工人每小時工資不得低於7.2美元,可以維持起碼的生活保障

4,沒有工作能力有者,或者多子女負擔不起的,可以到政府領取每月數千美金的生活救濟金

但這些跟歐洲一些高福利國家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北歐國家的福利讓世界其他國家羨慕不已!所以經常看到歐洲週末海灘,酒吧人山人海,福利太好了,根本用不著努力工作



比如法國,可以把居民從出生到死亡一手包辦,在社會福利的方面儘可能的做到了最好。政府基本承擔了全國的醫療保險,適應全民免費醫療,正常工作的法國居民每年只需要一週最低工資左右作為稅收,貧困家庭的子女上學不僅不需要學費,每年還可以領到約500歐元的補助。


很多歐洲國家,工作跟不工作差距不大,即使不工作由政府養活也能混的相當滋潤,即使工作,就算懶懶散散也不怕被開除,否則公司將會支付違約金

但高福利必然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國家用高昂的開支養活這麼多懶人,很多高福利國家也認識到這一點,但想要改變老百姓也不答應,罷工遊行常有發生!

美國之所以實力雄厚但在公民福利上不如歐洲,有一下幾點原因

一,美國的稅負比較低,美國崇尚個人主義,美國人不願意把更多的錢交給政府,所以沒有高額的稅收就不能維持龐大的開支

二,美國軍費開支龐大


美國每年的軍費開支佔gdp比例很高,顯然是超出了美國的防禦的需求,這都是花納稅人的錢!

三,美國政府一直想推動全民免費醫療,但這觸動一些人的利益,始終無法通過,奧巴馬在這件事上就被搞得焦頭爛額!

四,美國人更崇尚通過自己的奮鬥創造一切,這是美國人的性格造成的,否則也沒有現在如此強大的美國!


荷塘月色30058

造成美國不是高福利的主要原因就是高福利必然也要提高稅收,否則錢從哪來。可美國要加稅那事就多了。《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一條第七款規定:所有徵稅議議案應首先由眾議院提出;但參議院可以如同對待其他議案一樣,提出修正案或對修正案表示贊同。

美國政府較為弱勢,推行高福利那讓誰出血呢?加誰的稅收呢?財團?呵呵,美國財團那是什麼級別的,惹急了把你總統幹掉。那讓所有老百姓分攤,鬧呢?議員還想不想要選票了,所以加稅議案通常很容易被斃掉。



美國當初是一幫在歐洲受到迫害的新教徒和活的不好的窮人乃至流浪漢、小偷、強盜等組成的。那時候去美洲開闢新家園真的死亡率特別高,有錢人是很少去的,要知道美洲一直獨立於世界之外,美洲和歐洲光在細菌動物種類上就有很大差距。從歐洲到美洲不說當時的航海,到了那邊因為各類細菌引起的生病就得死很多,還有當地的印第安人,以及來自其他歐洲擴荒者的威脅。

最開始這幫人就是以地區為單位,自組成一個個小團體的,最後擴展成一個個州。這些人是不相信政府和國王的,只相信自己的獵槍。看看美國的開國曆史,就知道美國人對政府的警惕和不信任。你讓美國人把收入的一半甚至大部分交給政府,再由政府統一分配管理,這首先就違背了他們的文化,也違背了他們對政府的警惕。



這種小政府甚至無政府的心態隨後就演變成了自由主義,就是我自己的事我自己作主,過好過壞跟你政府沒關係,政府別來管我的生活。發展到周圍人身上,就成了你過得好不好是你自己努不努力的問題。你要過不好那也是你自己的事,不該由別人來幫你。

奧巴馬推行的全民醫保為什麼反對聲那麼大,特朗普上臺前就說:選我,我就馬上斃了全民醫保。結果川普一上真就馬上斃掉了奧巴馬多年努力的政治遺產。

就是因為很多美國人更認同,你看不起病是因為你不買醫保不買商業保險,你之所以不買那是你自己的選擇,哪怕你是因為窮買不起,那也是你不努力工作賺錢的問題,你既然選擇了不買醫保,那就該做好承受看不起病的問題。憑什麼要我們努力工作之人交的稅錢用在你們這些不努力工作的人身上。



美國已經普及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免費教育,就算大學也有大量的獎學金、助學金可拿,就算得不到這些,還有低息的讀書貸款,以後工作了賺錢再還。也就是,你家再窮免費讀書到大學畢業還是可能的,你只要努力,即使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也有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的機會。

雖然流年本人作為一個懶人喜歡歐洲的高福利,但我個人是比較認同美國的這種思想的,站在一個國家民族長久發展的角度看,高福利的國家競爭力會低於低福利國家。因為高福利的國家一定會滋生出大量的懶漢,躺在家裡吃救濟吃補助的,這樣人一多就會造成大量的人力資源浪費,也消耗了本來可以用在基建、國防、科研等方面的大量資金。



想要高福利就要政府從兩個方向下手,一個是高稅收,另一個是減少開支。

在瑞典,開飯店的稅率是20%,工人按照臺階式交稅,年收入100萬,得交80萬左右的稅;丹麥工薪階層的最低稅率為38%,收入2萬克朗,拿到手的只有1.3萬左右;而一條標價500塊錢的牛仔褲,政府要從中抽走100塊。

在北歐四國,對於那些收入很高的資本家、商人、影視體育明星來說,稅率最高可達80%,除了地下的逃稅方式,對他們來說,移居國外是一種慣常的逃稅方式。



實際上高福利就要高稅收是一種“均貧富”的方式,高比例收富人的稅補貼窮人,不用奢望自己有多大的成就,因為你賺的越多被收稅的比例越高;也不用怕自己會窮困潦倒,反正政府把你買偉哥的錢都報銷了;沒有什麼能讓人興奮,也沒有什麼會令人愁苦。

高福利光靠稅收還不夠,還要政府削減一定的政府開支,而政府開支中很大的一塊就是軍費開支。比如美國2018年軍費預算6920億美元,美國要鐵了心弄成高福利,軍費預算就得要砍下很多,可要是砍軍費,你讓美國軍工複合體這個最大的利益集團吃啥?


所以從美國建國前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到後期的自由主義思想,以及現實的財團利益和法案上,美國想成為高福利的國家都是阻礙重重,奧巴馬的全民醫保推進困難,到迅速被斃掉就是體現。

美國的一些白人還是很崇尚自由主義的,我看過對中西部一些白人的採訪,他們有些人很努力的工作連杯星巴克的咖啡都不捨得喝,也不願意去政府領救濟。在他們看來只有黑人和那些後移民來的人,才會很不要臉的去領政府救濟,那些人在這些努力工作賺錢的白人看來,就是寄生蟲。自己不努力工作,也不交稅,不為社會做貢獻,反而在消耗社會的資源。這種情緒蔓延到一些地區,就造成了種族歧視。


美國畢竟是移民國家,民族成分複雜,不像歐洲一些主體民族單一的國家。打個比方,國家收我的高稅負去幫助一個貧困山區的同胞我能接受,畢竟那是跟我同文同種長著一樣黃皮膚黑眼睛的炎黃子孫,看到一箇中國人家庭貧困日子艱難孩子受苦,我雖然無法感同身受,但至少我願意付出一部分幫助對方。可你要收我的高稅負讓我拿錢去幫一個不是華人的黑人或者白人,我又不是聖人,肯定心裡會不爽。很多美國白人就是這種心裡,而他們影響著美國,就算沒有自由主義,沒有財團富人的利益,沒有開國文化的影響,你讓美國白人拿出更多的工資去救濟黑人,能願意都有鬼了!


浮華流年說事

高福利的國家本身是無法單獨生存的,因為這種國家的國民往往惰性很高,他們無法自己保護自己,其實高福利本身就是國民和國家放棄了自己保護自己的負擔後的產物,他們把本來要投資在國防上的資金用於了福利。而美國人就是歐洲那些高福利國家的看門狗,歐洲國家尤其是歐盟國家普遍放棄了自己保護自己的意願甚至能力,將大量的資金用於福利開支。美國人則依舊是低福利,將本來能自己享用的資源投放到國外去,而且高福利也不符合美國移民們的意願,因為高福利國家的代價就是社會流動性低,創業的氛圍差,惰性高,發財機會也很少,如果美國是那樣,就沒有那麼多人要移民到美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