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蒜賤傷農”怪圈?

如何走出“蒜賤傷農”怪圈?

開拓新銷路,減少中間利潤分流

“讓蒜農揪心的是,大蒜的價錢越低,收蒜的人越少,越往下壓價。”成武縣白浮圖鎮李田村大蒜種植大戶於玉雪說,往年行情好的時候,很多蒜商提前趕到村裡,直接將選好的蒜田包下來,一畝蒜給5000到8000元左右,甚至挖蒜、損耗、後茬澆水全不用蒜農管。再看今年,根本就沒有蒜商敢包地。而像平常年份早已入駐村裡的代收點和貨車,現在也基本上“銷聲匿跡”了。

賣到專門設立的交易市場,是蒜農的另一選擇,但同樣讓蒜農賠錢。

“也就是前不久,我聽說在河南省新鄭市,一位‘80後’農民發現今年大蒜難銷,便找到電商企業,以每斤高於市場價0.15元的價格,收購中牟縣546名貧困戶的2000多畝大蒜,上線當天賣掉33萬斤,為貧困戶增收100多萬元。”孫凱說,“我非常佩服這位‘新農人’,他變通的思路和做法,是咱們蒜農、蒜商都可以借鑑的。”

前去考察了一週,孫凱分析稱:“通過電商平臺,一方面把消費者的訂單集中起來,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把倉儲物流中心建在產地,從地頭收購,到車間分揀、發貨給消費者,省去大宗批發、菜攤零售等中間環節,降低了交易費用。”

菏澤學院經濟管理系教授賀珍瑞分析,大蒜是調味品,短時間內網上銷量大增,說明消費者認可了產地直銷模式,這對農產品電商是個好消息;但推動農產品“觸網”,當下最缺的是懂電商、懂農業、懂品牌又紮根農村的“新農人”。

種植引導前置,保險、深加工不可少

“從蒜農利益角度考慮,深加工必不可少。”鉅野恆豐果蔬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秀成認為,生產的蒜片可以放6年,而冷藏大蒜最多存2年。深加工企業不但可以做大 “蒜文章”,還可以加工洋蔥、紅蘿蔔等品種,服務更多農戶。“同時,新收大蒜應注重質量,擇機分期出售,規避風險。”李秀成說。

“打好健康牌,可提高附加值。像‘中牟大白蒜’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出口量一度達全國1/3,而我市並沒有有關大蒜的地理標誌產品,我市大蒜應以突出無公害、綠色品質、品牌為突破口,引導農民差異化種植,減小价格波動的影響。”孫凱說。

通過種植信息、大數據整合,可有望破解“蒜賤傷農”的怪圈,賀珍瑞表示,引導措施應當儘量前置,從種植前開始介入。大蒜一般是秋季種,在種植前把種植面積調查出來發布,種的過程中把種植面積、對比去年的增減情況等信息提前告訴生產者,這樣,生產者能明白,雖然去年行情好,但是種植過多,今年應該調整,不能跟風再種;把市場的引導環節儘量前置,以更好地引導生產和供需的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