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老年旅遊需求”研討會舉行,探討“遊學養老”新模式


“國際老年旅遊需求”研討會舉行,探討“遊學養老”新模式​據聯合國發佈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報告顯示,全球60歲及以上人口為9.62億人。在中國,截至2017年底,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1億,佔總人口的17.3%。人口老齡化的社會現實,令養老產業逐漸從隱性走向顯性,模式創新和盈利窗口期也正在加快到來。在這種情形下,“遊學養老”該如何進行,如何更好的挖掘這種新型養老模式?如何挖掘老年人真實有效的新需求、樹立積極養老的新理念、帶來新的養老生活方式?

5月24日,在煙臺舉辦的首屆世界老年旅遊大會上主題活動之一“國際老年旅遊需求”上,來自世界相關組織機構及國內有關方面的專家給出了新的思路。

“國際老年旅遊需求”研討會舉行,探討“遊學養老”新模式​研討會上,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張明池在講話中指出,山東省政府十分重視老齡工作,先後出臺了很多項措施,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保障老年人基本權益。在今年最新出臺的《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中,特別點明在“精品旅遊產業”中要“規範發展老年旅遊”。山東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可用來發展老年旅遊,今後在老年旅遊方面我們要做到,一是注重老年旅遊產品的研發,在細分老年遊客市場的基礎上,設計出內容新穎、線路合理、時間科學的一系列專項產品。二是優化老年遊客服務,在飲食、住宿、交通、購物等方面,加強對老年遊客的研究,提供適宜的溫馨、耐心、熱情的專業服務,特別提供醫療保健服務。三是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在景區景點規劃設置老年人特殊線路、指示標識、“第三衛生間”等,在酒店房間安裝防滑裝置、專用扶手及應急呼叫設備等。

此外,針對本次大會他還指出首屆“世界老年旅遊大會”在山東舉辦,將有利於豐富山東旅遊新業態,推動行業轉型升級。 希望藉此契機,在全省對老年旅遊市場有個比較快的啟動,山東的老年旅遊在全國再往前走一步。
“國際老年旅遊需求”研討會舉行,探討“遊學養老”新模式​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與會專家們闡述了自己國家的老年旅遊需求,並表達了相關觀點。國際老年大學協會主席弗朗索瓦·維拉斯在分析國際老年人政策、航空運輸和旅遊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他表示,歐洲、美國等這些地區和國家的老齡化進程已經到了一個末期,已經有很深入的老齡化現象了,中國是剛剛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且發展十分迅速,老年人人口增長的比例也特別快,對於老年旅遊市場來說,中國是最有潛力的。此外,中國老年人比較喜歡探索,去了解新的知識和新的內容,所以中國老年人對旅遊的需求也是最旺盛的。

“國際老年旅遊需求”研討會舉行,探討“遊學養老”新模式​​ 國際老年人協會聯合會主席阿蘭·高思卡表示,老年人並不意味著生病或生命即將結束,相反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有活力,他們將自己的經驗,建議帶給社會,他們有著極強的求知慾,享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帶來消費,創造就業機會,幫助年輕一代,從經濟和藝術角度提出新的想法。阿蘭·高思卡說,“煙臺在老年旅遊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有著已完成或正在進行中的規劃。一方面它將致力於研究老年人的需求和期待,另一方面提供或正在確定相關服務。這將是一個分析、評估的模板,可以支持老年旅遊的發展,同時確保其質量,根據需求的變化而不斷完善。”​

“國際老年旅遊需求”研討會舉行,探討“遊學養老”新模式

當前,中國已進入大眾化旅遊時代,消費旅遊經常化,旅遊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國內旅遊突破40億人次,旅遊收入超過4萬億元,出境旅遊1.2億人次。在龐大的出遊群體中,老年遊客是重要力量。全國老齡委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每年老年人旅遊人數已經佔到全國旅遊總人數的20%以上。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閒暇時間較多、身體健康狀況良好,這些因素都刺激了他們對旅遊需求的增長,並且使得老年旅遊成為目前旅遊客群細分市場中最具潛力的藍海市場。“旅遊+養老”已經成為一種新型養老方式,不僅為老年人提供了一種高品質的休閒養老方式,也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新的需求。

“國際老年旅遊需求”研討會舉行,探討“遊學養老”新模式

首屆世界老年旅遊大會由國際老年大學協會、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煙臺市人民政府和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共同主辦,來自76個國家的近800名嘉賓參加會議。本次大會包括國際老年旅遊需求主題研討會、國際美食美酒圖書頒獎典禮、中外老年大學旅遊渠道商老年旅遊國際研討會等多項活動。(北寒 龐韶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