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上的豬”?馬雲:區塊鏈不是巨大金礦,是解決方案

“風口上的豬”?馬雲:區塊鏈不是巨大金礦,是解決方案

毋庸置疑,區塊鏈成了當下最熱門的技術之一。從數字貨幣的“泡沫”到現如今的“顛覆”,區塊鏈已走過了其十年浮沉,席捲著如金融、商品運輸等各行各業,早已悄然進入“羅馬鬥獸場”。

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天津市政府等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於近日落下帷幕,在以《前沿:智能科技與產業創新》的圓桌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區塊鏈不是泡沫,但比特幣是泡沫。”在馬雲看來,區塊鏈技術不是一個所謂的巨大金礦,而是一個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大會上,工信部信息中心正式發佈《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這也是國內第一份官方發佈的區塊鏈產業白皮書。

馬雲:只為賺錢 將“斷送”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信息、互聯網科技之後第五個最有潛力引發顛覆性革命的核心技術,而阿里集團早已頻頻佈局。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以虛擬興趣小組的方式研究區塊鏈可能對金融領域的衝擊,於次年開啟嘗試性公益項目。隨後該興趣小組在去年由“虛”轉“實”,並承建數字雄安區塊鏈實施平臺。

馬雲表示,投入做區塊鏈,是因為阿里巴巴必走之路,對於互聯網金融,阿里巴巴交易平臺擁有幾萬億、幾十萬億的交易額,沒有區塊鏈是要“致命”的。

對於區塊鏈技術未來的發展,馬雲認為,區塊鏈必須是一個對社會、對數據、對老百姓、對政府、對企業的一個解決方案,用於解決安全和隱私問題。如果紮紮實實做下去,一定會帶來回報。要把區塊鏈作為一個給社會帶來創造價值的東西,它才有可能變成財富。而今天很多進入區塊鏈的人,把它認為這是將來掙錢的東西,那基本就“完了”。

與馬雲觀點相似的是,市場也認為“十歲的區塊鏈”將會更加成熟。根據市場諮詢公司Forrester近日發佈的《前瞻2018:準備好了嗎?直面區塊鏈熱背後的現實》分析報告表示,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優化,以區塊鏈為重點的學術研究將會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數學方面的研究。它還提到,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對於區塊鏈項目的潛在解決方案從數學角度進行重新審查,而這些,都是2018年市場可能看到的新動態。

“風口上的豬”?馬雲:區塊鏈不是巨大金礦,是解決方案

投資高峰期 區塊鏈應用三年內廣泛落地

不僅是馬雲對區塊鏈的前瞻佈局,如京東、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亦紛紛加註,這都與政策的支持不謀而合。與2016年10月發佈的《2016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不同的是,本次發佈的《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首次提出我國區塊鏈標準化路線圖。

白皮書中結合區塊鏈應用場景和技術架構,提出了區塊鏈標準體系框架建議,並初步明確了21個標準化重點方向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標準化實施方案。

白皮書表示,“巨頭的湧入帶來新動能,並藉著新時代的東風崛起”。以阿里巴巴為例,基於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分佈式存儲及防篡改的特性已落地了多個應用場景,包括公益、正品追溯、租賃房源溯源、互助保險等,並且申請專利數量已達到80件左右。

“風口上的豬”?馬雲:區塊鏈不是巨大金礦,是解決方案

迄今為止,中國區塊鏈公司已有249筆投資交易。白皮書編寫委員會主任、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於佳寧表示,從目前趨勢來看,由於區塊鏈技術的落地速度也在加快,市場開始趨於理性,股權投資人更願意投資能看到有具體落地場景的項目,預計今年區塊鏈領域的投資會是一個高峰期。

此外,白皮書也指出,隨著區塊鏈開始改變市場結構,帶有智能合約技術的新生態系統會被整合到現有行業中,在未來兩三年內,區塊鏈技術將更加廣泛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