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承認落後的山東,真有那麼差嗎?

沙漏遺愛

勇於承認落後的山東,真有那麼差嗎?這些年山東的發展慢了點,確實不如江浙廣東,但是綜合實力肯定還是超出四川湖南這些中西部省份的。山東其實除了個別地級市較差,整體實力還是很強的,但也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總體比較均勻。

目前來看綜合實力山東全國第三地位還是非常穩固的,排名第四的浙江省雖然小商品特別發達,人民生活水平也很高,但總體實力依然不及山東,山東不管在人口還是經濟總量方面都是遠超浙江。

我認為山東的差距和浙江等省相比,歸根結底還是人思想的落後,比較保守。外來人口不多思想不夠開放,導致在諸多方面和兄弟地區相比差距明顯。

惰性思想作怪,一味想著“等靠要”,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建立國家自主示範區,河北在搞京津冀一體化,上海建立了自貿區,山東只是更多地表達委屈:為什麼自己沒有?

江蘇不是也沒有自貿區麼,也沒有國家中心城市麼!與其“等靠要”最後一場空,不如馬上行動,夯實基礎,大力建設中心城市,爭取話語權。

勇於承認落後的山東,真有那麼差嗎?我認為山東的基礎其實並不差,和廣東、江蘇、浙江相比,山東差的是搶抓機遇的意識,創造機遇的能力,只爭朝夕的精神!

對此觀點你有異議嗎?


沙漏遺愛

常年考第三的好學生,覺得自己底子好,懈怠了一段時間,突然發現比自己好的、稍差點的都更新了學習方法且收效明顯。於是幡然醒悟,沒等老師請喝茶、家長談心,自己面壁了一下,自省出不足,找出了方法。好像怎麼看,都不能算是差。

第一,都知道山東經濟總量排名一直穩居全國第三名。其實,跟GDP同樣穩第三的,還有一個用電量的指數。

為什麼要說用電量?

在GDP等指標之外,我們還要啟用數據虛假程度低、可靠性高、直接反映實體經濟的三個指標,那就是用電量(一般用發電量代替)、鐵路貨運量、銀行貸款發放量。

這就是“克強指數”。按照“克強經濟學”的標準,這個用電量的數據展示出了山東依然還有強勁的經濟發展動力。

第二,山東沒有特大城市是被詬病落後的把柄之一。的確,成績最好的青島,僅排在全國城市排行榜的第12名,所以山東的城市基本都屬於中上游範疇,頂部城市相比北上廣深乃至其他二線城市,又不夠突出,造成了山東雖然經濟總量極大,城市經濟實力也不弱,但你就是不太會注意的情況。而事實是,濟南2020年將成特大城市,青島目前也是國家中心城市的有力競爭者之一沉迷於濟青之爭的槓精們,你們要的槓點來了)。

目前沒有絕對優勢的山峰,但一水兒勻溜溜的山頭——

沒幾個省份像山東這樣均衡發展——2017年百強市榜單中,山東有15城進入百強市,上榜總數為全國最多。而百強縣市榜單中,山東佔了15席,位居全國第二。其中,青島經濟總量上萬億,煙臺、濟南、濰坊經濟總量都在5000億元以上。此外,經濟總量4000-5000億元城市3個,3000-4000億元城市3個,2000-3000億元的城市5個。

第三,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山東沒有像阿里、騰訊、華為這樣的科技或互聯網企業,也沒有上海、深圳這樣的金融中心。但不能說山東的企業實力不行,全國工商聯公佈的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三甲分別是華為(廣東)、蘇寧(江蘇)、魏橋(山東),華為和蘇寧大家都知道,但是少有人知鄒平的魏橋。

山東的優勢產品還在傳統產業,像家電、發動機、橡膠輪胎、汽車等。尤其青島出產的家電產品,在中國都有重要位置。

近期,有媒體對大眾眼中,山東是否落後作了個調查。

所以,山東的落後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廣東、江蘇等的指標,比更多地區的城市建設和思想觀念,的確是落後,而經濟及很多其他方面,其實還好。最好的,莫過於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濟南時報

考慮到山東優越的地理位置與資源,有沿海城市,港口,海洋經濟,東營油田以及配套的石化企業,招遠黃金,豐富的煤炭資源,旅遊有泰山文化,三孔文化,境內黃河,沂水,京杭大運河穿過,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微山湖,京九,京滬國家大動脈鐵路穿過,改革開放青島,煙臺等市或的提前10幾年的先發展機遇,可以說山東是要政策有政策,要資源有資源,要文化有文化,要先機有先機,這麼好的底子,老百姓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國僅排10名左右,可以說發展的比較一般。


微整修復

新年過後,山東省 內的一次 會議上,省 領 導的一番講話,把山東的現 狀擺在了各類媒體的頭 條,一時間各種聲音泛起。那麼山東是不是落 後了呢?山東真的那麼差嗎?作為一個山東人,也經常在全國各地出差,我的觀點是,從經濟數據上看,山東還沒那麼差,但是從人 民的思 維、政 府的開放程度來看,山東確實很差了,再不改變,未來 難 料。

1、山東經濟數據還沒那麼差。好歹山東目前GDP還是全國第三,雖然與將江蘇廣東差距進一步擴大,與後邊的省份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山東人口眾多,各個地市發展相對比較均衡,不像一些省份那樣,出現省內一城獨大的局面。濟南也不過是全省第三,GDP第一的青島佔據全省的份額也在20%左右,這就很好的解釋了雖然山東沒有很強的地市,但是也沒有很差的地市。這對一個省來講,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狀態。

2、山東人思 想開放程度還不夠,政 府職能轉變,服務意識有待加強。齊魯之邦的山東,自古以來官 本 位思想較為嚴重。人們一般安居樂業,不願像江浙廣東那裡的人們一樣,冒險前進,反映在政 府 職能部門就是不 思 進取,小富即安。看看河南、安徽甚至貴州的發展,山東其實已經多年沒有大手筆的規劃設計了。山東一直在猶豫濟南都市圈的擴容,一直在喊 口號;青島也一直不 受 重視。這些都是不能勇於承 擔 責 任的後果。

3、山東國企佔據主導地位,這一點必須改變。山東的國營企業,在各個地市基本都是重要的經濟組成部分。東營市、萊蕪市、棗莊市,都是因為國 有 企業的存在才建立的地級市。看看現在的萊蕪市,總人口120萬,只有兩個區,萊 鋼目前也面臨 減 產 關閉,這樣的一個地級市還有沒有 存 在的必 要?可是山東一直捨不得合併 掉 萊蕪。這其實正是山東經濟的一個象徵。很多地級市的大型企業,效益不好都不敢讓它 倒 閉。山東的民營經濟一直沒有佔據主導地位。

山東必須來一個徹底的改變才有可能不繼續落後下去。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決改革開放,堅決治理 思 想的惰 性,尤其是解決政 府 官 員的官 本 位思 想問題,才有可能迎來一個未來。


大河尾閭

首先,我是福建福州最窮的區縣永泰縣的一個山裡農村人,我女朋友是濟南市濟陽縣人。我在山東東營上學上了十一年。現在溫州讀大學。

我對於這個問題有自己的看法,也許有一些片面,見諒。

首先是東營,作為山東人均GDP最高的市,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靠的是石油,好在這幾年也在轉型,不過這四年我一直在溫州,東營這幾年怎樣也是道聽途說了。曾經到東營一個叫前進村的村子裡看過,大概四五年前的冬天,整個村只有主路是硬化的馬路,其他都是土路,制式的房屋裡沒有暖氣,屋裡比屋外冷,村裡只剩一些孤寡老人穿的破破爛爛,鍋裡的水煮麵條可能吃好幾頓,反正我肯定是不願意吃。當然這是窮的地方,東營東城西城有些地方還是可以的。貧富差距有點大,我媽在東營開了一家高端女裝店,很多在家專職主婦的中年女士都來買衣服,購買力實在驚人。在山東十來年也是去過不少山東城市,有一個山東平地真多的感覺,但是為什麼空在那裡不用?當然是我小時候的想法比較幼稚。山東開發確實差點,周圍山東朋友的思想也是能進國企最好,然後就是去哪裡打工比較好。生意做的不錯的店基本都是外地人開的。我初中高中同學我知道的基本就是當兵或者打工。

去年去了一趟我女朋友家,濟陽縣。怎麼說呢……印象一般,比較深刻的是村民之間比較熟絡,但聽我女朋友說實際上勾心鬥角個懷鬼胎。作為離省會城市就不到一個小時車程的一個縣,也要被規劃成濟陽區的這麼一個地方,感覺和濟南市裡差距挺大的,就當是人民樸實吧。還有一點,還是我女朋友的朋友門討論的都是去哪裡打工的問題,在糾結是出去打工拿三千一個月還是在家附近打工兩千一個月的問題。

不說和廣東江蘇浙江這樣的經濟強省對比(其實感覺可能也許是沒法比的)就和我的家鄉永泰縣做一些對比。因為我們那裡都是山,少有連成片的人口聚集地,但是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硬化的路,每家每戶都通水泥路,平時村裡也基本只有老人,青壯年小孩基本都跑去外地做生意或者讀書。窮一些的老人在家基本頓頓葷素都有,吃的也健康,比較有錢得請的專門的保姆給老人做飯。村裡也有勾心鬥角,但是一些大事大家都是很重視的。

還有一件小事,本人飯量極大(飯桶一個),在山東去外面吃飯,米飯一塊錢一碗,在我們那是無限加飯的,山東蔬菜價格比之南方要便宜很多,還有店鋪租金山東的要低一些,所以南方的菜會貴一些無可厚非。但是加飯這一點要不要加錢體現了南北思維差異,人性化上差別,北方人似乎是更計較在一個人那裡短時間得到的利益多少,南方人更多的是考慮到長遠的利益。也說不上誰對誰錯,放大了看只不過是南方人的思維比較符合當下商業的發展。

個人看法,山東確實想法上落後了一點但不差。

本人沒有列舉那些非常高大上的數據,只是本人一些經歷,各位看官如果能在我的小經歷中管中窺豹請留個贊,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一千個看法,請輕噴。以下是我家與我女朋友家的爐子。


5DV587傑

山東就沿海城市還可以,把青島除去,山東經濟估計少3分之一,一個省貧富差距就好大,東西差距太明顯,你們去西部看看去,地級市除了市區周圍好點,其他地方還是很落後的,一月2千左右的收入,只夠吃喝的


種蘿蔔的小兔子56650367

我說句公道話,山東確實存在不少問題,能夠做到自檢不足,居安思危,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本身也是進步的表現,山東雖然不才,在全國也排前三,山東雖然不富,人均也排第九,除了廣東江蘇浙江其它省份沒有任何資格嘲笑山東,要知道,山東沒有國家政策傾斜是靠自己發展起來的,廣東緊靠香港,又有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特區,享受了多少國家政策?江蘇臨近上海,近水樓臺,才有了長三角的崛起,山東靠誰了?離北京上海有800裡之遙,指望韓國,一個棒子國經濟不如咱中國廣東一省,山東沒有特大城市,但每個城市都很均衡,是全國進入百強市最多的省份,東營人均收入19萬更是趕超深圳,試問一下如四川湖北兩省,除了成都武漢你們還有拿的出手的城市嗎?舉全省之力發展省會,榨乾了兄弟的血,其它省份就沒有問題了嗎?你們敢於向山東一樣承認自己不足嗎?也能像山東一樣正視問題存在嗎?你們的GDP和人均有山東高嗎?所以,自己還沒吃飽還去笑話別人,好意思嗎?做人要多思考一下,別老跟著噴子學四處跟風!山東今天認識到問題的存在已經難能可貴,在未來,新舊動能轉換又給山東帶來更大的機遇,知錯就改,善莫大焉,我相信山東會越來越好,祝福山東!


噴子都是沒文化的狗

我的觀點:作為一個江蘇人,我並不認為山東那麼差。在我的印象中,山東不僅是一個經濟大省,也是一個教育比較強的省份。而且山東人也挺好的,很直爽,熱情。我這裡主要講講山東的經濟吧,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山東省是中國的經濟第三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國溫帶水果之鄉,國內生產總值穩居全國第三

名,佔中國GDP總量的1/11。2013年,山東與廣東、江蘇,一起被評為中國最具綜合競爭力省區。2017年山東的GDP總量為72678.18億元,山東人均GDP達到72851元。
2017年山東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929.94元,進軍全國前十,雖然與前幾名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全國範圍內看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

所以,我認為山東省經濟並不差,之所以山東承認落後,那是因為山東比較低調務實,比較謙虛,知道自己的不足,埋頭苦幹,等著給我們一個驚喜呢!


沙地人家

山東落後?這個標題嚇我一跳。我雖然不是山東人,也很少去山東,但以我的認知,山東是長江以北唯一能和南方几個經濟強省相提並論的。我至今還記得20年前去山東牟平和天津開會的經歷,大巴車在山東的地界是一馬平川,到了河北的地界,那路況簡直了......


海域飛揚

我家住魯西南,說起來山東差確實是相對而言,比起來京津唐,滬寧杭江浙滬,珠江三角洲確實有太多不足的地方,我畢業之後我就在上海工作,那距離確實查的不是一星半點的,我感覺呀,我們山東人,思想還是有些保守,放不開,顧忌太多,還有社會因素,如果假設失敗了,別人怎麼看你,家庭,親戚朋友,太多時太為難了,所以說山東人,我們一定要解放我們的思想,最窮無非討飯,不死終有出頭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