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CPU或集成電路的現狀是什麼樣?

wu037188

目前俄羅斯已研製開發出700多種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電子技術產品,其中計算機技術也已經躋身大國行列,研製成功了運算速度為每秒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MBC-1000M。俄羅斯雖然在半導體集成等硬件方面的技術競爭中落後於美國,但是可以彌補運算速度慢這一弱點的軟件卻非常先進,波音公司在超音速客機開發項目中即採用了俄羅斯的計算方法和設計技術。

據2004年的統計,俄羅斯的半導體行業的銷售額約為20億美元。俄羅斯大部分半導體廠商擁有4英寸及6英寸的硅圓片生產線,個別廠商擁有8英寸生產線。在這些生產線上採用0.35、0.5、0.8和1微米節點的生產工藝,大批量地生產本國所需的各種類型的半導體器件,滿足了航天、航空、潛艇、原子能、導彈等軍工部門的需求以及各種民用電子如醫療設備、家用電器等各方面的應用。儘管其半導體工藝技術的整體水平落後於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廠商約10年,然而其產品以品種全、實用、耐用、性能穩定並且擁有獨立技術而稱譽全球。缺點是器件體積相對較大。

俄羅斯國家微電子研究所(即MRI)成立於1987年。其為俄羅斯通信工業的專用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中心,曾開發出300多種專用集成電路,廣泛用於俄羅斯各企業。近年來,該研究所已成為俄羅斯領先的亞微米節點的專用集成電路的設計中心。2001年其創建了通用的集成系統芯片的IP(知識產權)模塊庫。該研究所專攻數字電視、全球導航系統、航天用器件、衛星通信、生態監測和無線定位等方面的半導體器件。在DSP、RF、SoC和混合信號器件以及超低功耗等產品和技術上擁有較強實力。

俄羅斯科學院的無線技術和電子學研究所(IRE,RAS)有110名科研人員。其成立於1953年,位於原國立莫斯科大學物理系大樓內。主要進行無線科學、物理電子學和量子電子學、無線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研究。他們研究成功的通信技術在傳輸速度、傳輸距離、功耗和價格上優於IEEE802。

在俄羅斯有大約3000家研製和生產電子技術設備的企業。這一行業的領頭企業是“微米”和“埃斯特羅姆世家”公司,它們在東南亞地區市場上找到了“縫隙”產品。“微米”和“埃斯特羅姆世家”生產的幾種設計標準為1~1.5微米的集成電路產品(上世紀80年代末期的研發產品),在國際市場佔到了近15%的份額。如今,兩家領頭企業都想改用0.35~0.18微米的生產工藝(這個標準已被列入政府的綱要)。“埃斯特羅姆世家”的計劃產量為每月20000個芯片,“微米”則計劃每月生產2000個芯片。其餘的公司按條件可劃分為兩類,一類公司主要研製自有品牌的縫隙產品,甚至是獨家產品,另一類公司是按合同生產的公司,主要生產其他公司的品牌產品。

儘管俄羅斯經濟經歷了困難時期,但仍然保持了其整體科技的完整性,並且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數十項世界級科研成果,完成約5000個研究課題,如俄羅斯科學院在微電子和毫微電子、電光繪圖新工藝、高溫超導、化學、天體物理、超級計算機、分子生物學、氣象等領域所取得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核激光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等等。這些都表明在面向21世紀的科技角逐中,俄羅斯仍然是實力較強的國家。

俄羅斯電子工業發展戰略是歐洲和中國發展模式的組合。與歐洲的區別在於,俄羅斯還需要在電子產業內選擇和扶持重點的大型企業;而與中國的區別則在於,中國發展電子工業技術的過程是從零開始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其電子工業發展帶有循序漸進的特點。而俄羅斯現在就可以立即填充電子矩陣中的許多縫隙。畢竟俄羅斯的電子工業還是有著豐富的發展歷史的。


諍聞軍事


禪宗104231631

中國的科技和國外科技為什麼差距大?

最簡單比喻就是一個是家族企業!一個是股份制企業、一個是家族領導說的算,一個是股東說了算,家族領導說開發房地產所有的員工開始往房地產上下功夫,沒有商量的餘地!股份制的不是一人說了算,導致家族企業倒閉,股份制企業起來


IT苦逼碼農

俄國滴CPU...電子技術很一般,不如中國.因俄熊有個特點,西方研究啥,俄要逆向而行,總以自己為標準,這與歷史有關,俄一直融合不進西方,也和地位有關,前華約老大。但俄國軟件較牛🐮,如卡巴斯基...。總之,俄國地處歐亞,獲得尖端電子技術,自認為,相對容易,所以重點發展CPU等技術,不上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