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寫輕小說的水平?

秀才江湖

想要創作和提高寫輕小說的水平,首先可能需要明確一下它的概念。

輕小說:一種盛行於日本的通俗文學體裁,簡單解釋為可以輕鬆閱讀的小說。以特定故事描繪手法所包裝,其手法的特色在於提高故事傳遞給讀者的效率;以中學生和動漫愛好者為主要讀者群,多使用動漫風格繪圖作為插畫。——百度百科

在輕小說的概念中有

三個關鍵要素,如果可以在這方面多加琢磨和多下功夫,那麼對於創業而言也會事半功倍。下面我會通過逐一分析這三個要素來做詳細說明。

輕鬆閱讀

這個要素是由輕小說特定的讀者群決定,所以要求文字表達淺顯易懂,適合十幾歲的青少年閱讀。通過閱讀大量的輕小說作品,可以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大多數的輕小說作者會採用口語化寫作。這種文體的優點是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使讀者產生熟悉感和親切感。

那麼如何訓練和提高口語化寫作?首先要觀察、觀察、再觀察

口語是日常生活中人們的交流用語,所以你需要時刻留意和觀察身邊的人是如何來交流的。每個人都用不同的習慣用語和表達方式,這跟個人的性格也有關係。通過觀察和記錄,不僅可以積累大量的日常生活口語,對塑造輕小說的人物個性也有幫助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將日常生活口語原封不動地應用到作品中,因為經過觀察可以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大多數情況下是雜亂無序的,很多可能是無用的廢話,所以作者需要經過提煉、加工和美化 之後,再結合自己的作品進行選擇性使用

具體方法上:錄音筆或者手機錄製日常對話,反覆琢磨

特定故事描繪手法

輕小說跟傳統文學小說的明顯區別在於它更注重畫面感,不管是文字敘述的畫面感,還是輕小說中使用的漫畫插圖,這些都是為了增強整部小說的視覺傳達效果和感染力。

在描述畫面的時候儘量多用動詞少用複雜繁瑣的形容詞,因為動詞可以更好地傳遞畫面感,如人物的動作描寫、場景的轉換。並且多用具象詞代替抽象詞,比如說形容一個人“美”要寫出具體為什麼美?

以上兩段說的是描繪手法,現在我們倒回去,來談談“故事”。如果想要講出一個吸引人的故事,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當然這其中也有規律可尋。在這裡,我想推薦一本書,那就是美國編劇羅伯特·麥基的《故事》,書如其名,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寫故事的書。這本書是編劇從業者的必讀經典書,但我建議任何一個想要寫出好故事並勵志於進行文學創作的人都可以拿來讀一讀。

讀者群

很多輕小說被改編成動漫作品,也有很多動漫作品被改編成輕小說,所以自然吸引來那些動漫愛好者的關注,中學生又是其中的主要讀者群

如果作者本身是青少年,對於創作來說具有一定的心理優勢,他可能更加清楚現在青少年的喜好。但這並不代表就一定能寫出受歡迎的小說,還需要多加磨練影響小說創作的其它元素。如果作者跟讀者不是同齡或者同時代的人,那麼就需要花時間去了解他們,比如可以去他們常混跡的網站或者論壇,也可以在生活中去找他們攀談。通過前期對讀者的瞭解,有利於提高你作品的成功幾率和受歡迎程度。

話說回來,當年我見女生看的最多的還是郭敬明的小說……

作者在創作故事的時候不能拋開讀者,如果你對如何選擇讀者,如何閱讀小說,如何理解讀者與作者,讀者與故事之間的關係感興趣,可以讀一讀意大利作家安貝託·艾柯的《悠遊小說林》,這是他在哈佛大學六次講座的文稿,也是六堂小說理論課,更是一本文學閱讀與寫作指南,書中提到不少像“理想作者”“理想讀者”“故事時間”等有趣的概念。

關於創作

如何提高創作水平?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寫,寫,寫,不停地寫,一直寫……

只有先寫出來,你才能回頭去看,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修改之後,再繼續不斷地寫……後來,忽然有一天,你會驚喜於自己的進步,你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種了一片小樹林。再後來(或許是若干年),當你猛一回頭,發現自己身後已經長出了一片茂密的森林。

最後,用安貝託·艾柯在《悠遊小說林》中一段話與你共勉,“我們終身都在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為何出生,為何而活。有時,我們尋找的是一個廣大無垠的宇宙故事,有時則是我們個人的故事。有時,我們的個人故事和宇宙故事如出一轍。

加油!

只有創作的人才能互相體諒創作時的痛苦與掙扎,也只有創作的人才能感受到痛苦與掙扎之外的那份快樂!


-------------------

(喜歡關注本號,專注、專業影視文化,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