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已摸排校外培訓機構128418所,整改12251所

 邊摸排邊整改 已整改培訓機構12251所

據瞭解,已摸排的128418所校外培訓機構中,無證無照機構44542所,佔已摸排機構總數的34.69%;有營業執照無辦學許可證機構38594所,佔已摸排機構總數的30.05%;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英語等)“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機構7413所,佔已摸排機構總數的5.77%;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並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的機構1105所,佔已摸排機構總數的0.86%。已摸排中小學校85250所,發現存在中小學校不遵守教學計劃、“非零起點教學”現象學校2148所;發現存在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等不良現象學校2141所。

截至5月23日,已整改培訓機構12251所。其中,整改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機構2822所,佔存在此類問題機構總數的28.08%;整改無證無照機構5013所,佔存在此類問題機構總數的11.25%;整改有營業執照無辦學許可證機構2963所,佔存在此類問題機構總數的7.68%;整改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英語等)“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機構1241所,佔存在此類問題機構總數的16.74%;整改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並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的機構212所,佔存在此類問題機構總數的19.19%。已整改中小學校272所。其中,整改存在中小學校不遵守教學計劃、“非零起點教學”現象學校133所,佔存在此類問題學校總數的6.19%,已處理教師(校長)117人;整改發現存在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培訓機構講等不良現象學校139所,佔存在此類問題學校總數的6.49%,已處理教師(校長)217人。

推動培訓行業自律 簽訂校外培訓機構自律公約

為推動培訓行業自律,教育部指導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召開了主要培訓機構負責人政策解讀座談會,與新東方、好未來(學而思)、昂立、學大等行業領頭機構充分交流意見。舉辦了校外培訓機構自律公約簽約活動,全國160家最有影響的校外培訓機構共同簽署了公約,承諾依法、誠信、規範辦學。為便捷迅速監測各地工作進展,專門開發了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互聯網在線填報系統,監測彙總各地排查摸底、推進整改、查處違規等詳細數據,實時掌握各省份進度,並建立定期報告和通報制度。

“減輕中小學生的過重負擔,不是要減去刻苦學習的精神,而是要減去不符合教育規律和少年兒童成長規律的超量、過難的教學內容,重複、盲目的機械性訓練,本末倒置的過多競賽訓練給學生帶來的負擔。”明師教育集團總校長肖明良說。

校外培訓熱尚未真正“退燒” 建立工作臺賬確保整改效果

“校外培訓熱還沒有真正‘退燒’。”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依然任務艱鉅,一些校外培訓機構整改不夠積極,一些校外培訓行為轉為“地下”或化整為零,一些地方對在職教師私自補課行為查處不力,一些學生退出校外培訓後,課後服務還跟不上。

據介紹,下一步,教育部將要求各地加快摸排速度,對摸排中發現存在問題的培訓機構,以及它存在哪些類型的問題,分門別類逐一建立工作臺賬,嚴格審核分析,確保整改效果。進一步完善課後服務工作的政策措施,堅持學生自願、公益普惠、成本分擔、合理取酬的原則,推動中小學校普遍開展課後服務,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度過放學後的自由活動時間。此外,統籌解決“吃不飽”“吃不好”兩頭問題。研究制訂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指導意見,加強課程管理,指導學校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規範教學行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學校“吃飽吃好”,從根本上解決培訓熱。教育部還將制訂印發意見,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設置標準、審批登記、培訓行為、日常監管等作出具體規定,加快構建校外培訓機構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