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步步高禁用支付寶 “二選一”競爭傷了誰的心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線上“二選一”已被消費者以及商家詬病,而此次是阿里系與騰訊系激烈競爭首次由線上延伸到線下。隨著兩大巨頭爭奪線下加劇,消費者不得不作出“二選一”抉擇。當下,這種“二選一”對抗性已傷害到消費者的利益,損害市場競爭,其往往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傷害消費者的選擇權,進行不正當競爭。

去支付寶,實體零售商戰隊陣營明顯

誰先啟動“二選一”呢?目前各種說法不一。在線上,京東指責阿里“二選一”的消息在過去兩年每當重大消費節日,如“雙11”就層出不窮。而線下,阿里系與騰訊系也出現新零售的激烈競爭,由此“二選一”由線上延伸到線下。

此次商戶排他式競爭的結果被業內認為是站隊阿里系或騰訊系的結果。因商家競爭致使用戶支付選擇自由受限,並非首次出現。去年下半年因阿里盒馬鮮生引發的“無現金之爭”一度引發社會討論。只不過,盒馬鮮生體量較小,影響範圍有限。而此次,在大體量的沃爾瑪超級零售連鎖平臺鬧出動靜,引發了強烈反響。

排他式競爭損人不利己

在萬物互聯時代,這種排他式競爭可以稱之為“最大的毒瘤”——短期傷害對手的利益,長期傷害自己的利益,時刻傷害用戶的利益。

從商家角度來說,如今,移動支付不僅在國內成為最廣泛的支付模式,還漂洋過海到國外,成為全球移動支付標準,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家效仿學習,可見這是最具市場競爭力的支付模式,符合信息時代的潮流。而拒用支付寶,公然在消費者日常使用中製造不便,不尊重消費者的選擇權,對消費者也是傲慢無理。這種做法對商家而言有損自身的企業形象。以沃爾瑪為例,沃爾瑪一貫堅持“服務勝人一籌、員工與眾不同”的原則,很多沃爾瑪店內懸掛著這樣的標語:1.顧客永遠是對的。2.顧客如有錯誤,請參看第一條。現在卻變成顧客要選擇支付方式,那麼,顧客就是錯的。這個時候,問題就從不尊重消費者演變為了不尊重沃爾瑪自身。

而從用戶角度看,商業巨頭隨意支配支付方式,至少侵犯了兩項消費者權益。一是自主選擇權,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支付服務的權利;二是公平交易權,商家不應該對條件相同的消費者實施支付方式的差別化待遇。也就是說,消費者有自主選擇支付方式的權益,任由支付企業搞壟斷小動作,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

企業應有更開放心態

讓用戶二選一的做法斷然是走不通的, 企業應有更開放心態。對於沃爾瑪等連鎖商超來講,本身就擁有大量客戶,理應盡心維護客戶利益,圍繞客戶需求做文章,而非因噎廢食,搞“二選一”影響客戶消費體驗,豈不是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誰不尊重用戶,誰就不會得到用戶的尊重;誰讓用戶不便利,用戶就會拋棄誰。商業史上無處無數的案例都證明了,封閉死路一條,開放互贏才是長久之道。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建議,企業經營應該採用更開放的心態,鼓勵市場競爭打破壟斷,因為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活力之源。阿里巴巴與騰訊已經是巨頭級的企業了,兩家之間應該攜手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便利,而不是通過“禁用”這種簡單粗暴的形式。

移動支付被稱為我國的新“四大發明”,已經走出國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使用移動支付,這是大勢所趨,是互聯網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養成了使用移動支付進行付款的生活習慣。商超企業、互聯網企業、移動支付企業為了競爭,不該剝奪消費者的選擇權,繼續走二選一的競爭之路,而應當通過優化服務,讓消費者自己去選擇。對於二選一的競爭之路,法律必須予以嚴懲,不能放縱這種二選一商業競爭模式的泛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