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孩子需要做寫話練習嗎?

紅塵客棧70

來自一線的答案:

從教育減負的角度來說:不合適

從實際考試的角度來說:必須寫


我專職輔導一年級,對一年級的考點非常熟悉。

看圖寫話不僅頻繁出現在考試中,分值比例也是越來越大。

已經是一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考試的最大失分點


按教學大綱的要求,一年級孩子只要能看圖寫出一到兩句完整的話即可

按照《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1-2年級的寫話目標定為:(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但實際考試和作業中,這個要求被拔高了:

首先是給的圖片越來越簡單。

第二是字數要求高。

一年級孩子的理解能力本來就一般,給的圖片簡單,很多孩子難以在圖片中得到有效線索,但字數要求高,逼得孩子只能湊字。

所以一年級看圖寫話湊字(我笑了哈哈哈哈,爸爸笑了哈哈哈哈……)、離題萬里的比比皆是,一片空白的也不少見。


提前識字,閱讀量大的孩子,看圖寫話很有優勢。

可是在教育部“減負”的號召下,不少的孩子是零基礎入學。

苦了誰?還不是孩子的爹媽!

識字量偏少基礎較弱的孩子,家長在輔導時可示範寫作:同樣的題目,家長自己先寫一篇,在寫的過程中告訴孩子格式和標點符號的用法,和孩子討論圖片中的要素可以怎樣表達,然後再讓孩子嘗試著寫。雖然孩子寫出來的,可能會跟大人有所雷同,但寫作很多時候就是從模仿開始的。


專注一年級謝

這個問題我專業,我來回答。

一、說話即寫作。

一年級的孩子很有必要做這種練習,說話就是寫作,你看看這些著名的大作家的作品,比如陳忠實,比如賈平凹,他們後期的作品都用平白直述的方式,去掉雕飾,去掉浮躁,就是平民化的語言。而我們的孩子從小就具備這種能力。

二一定要真情實意的表達。

要教會孩子用最簡單的語言,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就是寫作。從小教育孩子不要進行虛構,不要說假話,就是要孩子做一個最真實的表達。這樣的語言才能夠打動人心,這樣的寫話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三、寫話的鍛鍊步驟。

在一年級學生寫話的起步階段,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注重積累,模仿寫話是第一步,比如學習到疑問句、感嘆句、因為……所以……句式、連詞成句等,讓學生練習仿寫,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提高學生的句式運用水平,學會用一些不同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理解,然後帶著孩子做一些擴句的訓練,如:我喜歡荷花。我喜歡美麗的荷花。我喜歡柳洲公園那一池美麗的荷花。這是進行句子範圍大小的轉換訓練,讓孩子將一句話寫得具體完整。還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安排相宜的各種技巧訓練,降低寫話難度,發展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希望能幫到您。


虎子看教育

詠鵝

(駱賓王詩作)

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鵝》是唐朝詩人駱賓王在虛歲七歲時寫的一首五言古詩。 按嚴格意義上來說,現在小孩講的都是實歲,也就是說駱賓王寫這首詩的時候才5到6歲。該詩開篇就先聲奪人,“鵝!鵝!鵝!”寫出鵝的聲音美,又通過“曲項”與“向天”、“白毛”與“綠水”、“紅掌”與“清波”的對比寫出鵝的線條美與色彩美,同時,“歌”、“浮”、“撥”等字又寫出鵝的動態美,聽覺與視覺、靜態與動態、音聲與色彩完美結合,將鵝的形神描繪的栩栩如生。

這首流傳千古的詩篇還作為小學語文一年級入門詩篇,因此大家千萬不萬不要小看了一年級小學生的想象力。現在的小孩子從小通過看電視、看動畫片、聽爸媽講故事,他們已經能認識很多字了。比如朋友女兒6歲就能獨立看報紙了。

看圖寫話,只要老師引導到位,一年級小孩子絕對可以寫一百來自的小作文。小孩子不會寫的文章可以用拼音表示,因此一年級小朋友看圖寫話,最好是一年級下半年。因為一年級下半個學期,已經完整的學完了拼音,這樣他們在寫作文的時候,碰到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表示。

但看圖寫話,不能拔苗助長,不要像寫日記一樣,天天寫。可以一個星期寫一篇。不要給孩子造成過勞現象。小孩子有興趣了,有時候寫出的作文,會讓家長老師大吃一驚。他們會為了表現自己,還會用成語呢!

家長要做個有心人,當孩子的作文寫好後,可以通過拍照、寫育兒博客,把孩子的作文保存下來。讓孩子每隔一個月讀下自己的作文。在讀的過程中,小孩子的進步是很明顯的,小孩子感激到自己的進步之後,會更用功的去寫作文。當然小學語文老師,也可以辦個作文報,收集全班的優秀作文。當然打字可以請家長幫忙,這樣,課餘時間,可以讓小孩子看看自己同年人的作文,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好處的。

總之,看見一年級小學生寫看圖作文,千萬不要奇怪,因為他們已經有這個本事了。


愛分享的小兔兔

我剛上班第一年,帶一年級,認為重點放在掌握字詞句上就可以了。一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就被口語交際,看圖寫話兩座大山擋住了去路。一年級第二學期,我就立即給學生加上了看圖寫話練習。每天一篇,開始是我給圖,學生練習,後來,我直接給題目,讓學生自畫自寫,學生更喜歡自由發揮。到了期末考試,大部分同學的看圖寫話都是滿滿當當。適當強度的練習,對於應試教育,是克敵制勝的法寶。

看不懂圖,是看的太少,寫不出來,是寫的太少。識字量少?孩子太小?對不起,十年後你孩子參加高考的時候,180分的語文卷子,閱讀和作文,佔據三分之二江山。而且閱讀的文章難度,已經是天文地理,文史生物,無所不達。未來的語文,考的是你閱讀的廣度,感受度。而不是孔乙己式的,茴字有幾個寫法。教育的天下已經大變,未來的世界,已經走向人工智能。而我們還在糾結要不要多聯繫一篇看圖寫話?你站的高度,決定了前行所能達到的距離。孩子讀書的多少,閱讀量的廣度,決定了未來在學習中,是輕裝上陣,還是負重前行。


我提議,在一年級,就要開始讓學生有海量的閱讀。基本的寫作練習。去年帶的一年級,兩天一篇字寫字畫看圖寫話,每天抄寫一百字左右的故事。現在看來,還是有用的,學生不但擴大了閱讀量,還提高了寫作的獨立性。至少,面對作文,面對閱讀,他們不再懼怕。出問題的你,與其今天畏手畏腳,不如放手一搏!


隨君出塞

一年級的孩子練習寫話很有必要,雖然識字量少,但他們已經學過了漢語拼音,不會寫的字就用拼音代替。

看圖寫話是項語言應用的綜合訓練能力的項目,它不但考察孩子對圖畫的多角度觀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所以,小孩剛接觸到這樣的作業會感覺到力不從心,有的孩子甚至會產生對語文的厭倦情緒。這就要求家長的幫助與支持了,開導孩子,認真地寫幾篇之後,他們也就習慣於寫作了。

孩子剛開始不會組織語言,家長得不斷地幫他們的忙。不防用擴句的形式,讓他們把一個句子由簡單的幾個字,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變成一個長句子。只要孩子掌握了這個技巧,他們會很快地寫出一篇完整的看圖寫話的。

比如寫只小狗,家長只需提醒孩子:“我家有___狗”。

小孩便會說:“我家有一隻狗”。

大人:“我家有一隻……的狗”。

小孩便能說出:“我家有一隻胖胖的(白白的,黃黃白,小小的,可愛的,)狗”。總之,可用的形容詞太多了。接著繼續往下擴。

大人:“我家有一隻胖胖的,又…又…的狗”。

小孩:“我家有一隻胖胖的,又白(其它顏色)又可愛(機靈,忠實表示小狗精神面貌的詞)的小狗”。

大人:“我家有一隻胖胖的,又白又可愛的小狗,我很……它”。

小孩:“我家有一隻胖胖的,又白又可愛的小狗,我很喜歡(討厭,)它”。

這樣進行一段時間地引導,孩子會很快學會寫句子,表達畫面意思的。

只有學好語文,孩子才能讀懂各門功課,並學好每一門課程的,語文是基礎知識的積累,就得從開始穩紮穩打地學好各個知識點。這樣,以後的學習才能得心應手。

希望對你有幫助!


坐雲端靜看百態人生

一年級的孩子當然需要做寫話練習了。

首先,做寫話練習是語文教學課標的規定,在一年級教材編排安排中,語文專題學習裡明確安排有“寫話”、“習作”與“口語交際”中關於“寫作”的目標,第一學段定位於“寫話”,第二學段開始“寫作”。

其次,寫話練習是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

指導孩子做看圖寫話練習,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是培養學生向觀察客觀事物過渡的一個橋樑和憑藉,是培養兒童提高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指導學生看圖寫話,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指導學生看圖寫話,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指導學生看圖寫話,可以培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指導學生寫話,可以訓練孩子的書面表達能力。

作為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寫話練習,有意識地指導訓練學生做寫話練習,激發孩子的寫話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為學生學作文打好堅實的基礎。






天山雪蓮147328044

需要。

根據新的部編版語文教材。對孩子的要求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對孩子寫話的要求。

在一年級第一學期的課程學習過程中,要求看清楚圖上內容,觀察全面具體,並充分自己的想象力,寫一段話。這時候要求還是比較寬鬆的,沒有範圍,沒有主題,只要寫出來都算對。要求掌握最基本的格式和標點符號,書寫工整美觀。

這是一根無形的指揮棒。不要覺得沒有必要,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聰明的多,他們很善於接觸新事物,並樂於表達出來。所以這時候你對孩子的要求就是:多講、多寫。不會寫的用拼音代替。

並且在一年級第二學期就學習查字典了。所以生字方面要加強,造句方面要突出,這一切都為寫一段完整的話做準備。




教育界的解惑王

一年級孩子看不懂圖不會寫話,關鍵在於他書讀得太少。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要想寫好詩,功夫在詩外。我不告訴大家書怎麼讀,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位一年級媽媽陪孩子讀書的經歷。

孩子媽說,她在女兒六個月的時候,每天吃過晚飯沒事幹,就開始讀書給她聽,孩子特別專注,媽媽不管讀什麼,她都聽得很專心。雖然很有可能她根本不知道聽的是什麼,但是,她很享受跟媽媽一起聽書的過程。

等到孩子呀呀學語的時候,孩子媽就跟孩子一起讀,然後讀著讀著,也不知道為什麼,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就會自己讀了。現在孩子上一年級,自己讀過的書已經有三四百本。孩子寫看圖寫話,每次老師給出的都是五顆星,然後給出的評語是:你太會寫作文啦!

這個孩子,不但寫作好,數學也非常好。因為讀書多,她的理解能力也比別的學生強。別的孩子考試經常一道題做一半漏一半,或者是寫不出來,因為不會讀題或是理解錯了題目的意思,但是,讀書多的孩子,她根本不需要老師去提示,她會把題目的要求看得很清晰。

一年級的教材裡是有寫話要求的,但是,如果家長想讓孩子話寫得好,更多的是幫助他建立起閱讀的興趣,並保證每天的閱讀量。從一年級開始還來得及。天長日久地堅持一段時間下來,當他再看到看圖寫話的時候,就不會再發怵,或者不知道題圖講的是什麼。練習寫話是末,認真讀書是本,本末不要倒置。


蘇小妮

我的經驗是走到哪讓他用嘴“寫”到哪,比如放學路上停一個紅燈,我會讓他把車窗外的景象寫下來,一般一年級只要求時間人物地點他們在做什麼寫完就可以了,一段時間後可以適當教他們加些感想和人物心裡,以及場景修飾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