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不可攀的房價,普通工薪階層該如何買房?

年輕人在城市打拼,無疑是為了能夠留在這裡,在這裡立足,有一個可以踏踏實實吃飯睡覺的小窩,有一個不會被人趕來趕去的固定住所。

但是,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在一個城市,特別是大城市買房、立足,對於一般的工薪階層來說是多麼困難,並且幾年來難度還在不斷增加。

就以二線城市鄭州為例,三環內的房子均價普遍在1.5萬以上,買一套89平的小三房總價大概在130多萬元,不算上裝修啥的,至少需要準備40萬元的首付。

那好,如果沒有父母、親戚的幫忙,你要攢夠40萬元,需要多久呢?根據鄭州市薪資水平報告統計,月均平均工資3864元,你自己算吧。

面對高不可攀的房價,普通工薪階層該如何買房?

同樣,你付完首付之後每個月要還得按揭吧,就像揹著一座大山一樣,一個月也要五六千吧;裝修的錢呢?

可能你會說,不買房子唄!現實呢,沒有房子的你能談女朋友嗎?談了女朋友能結婚嗎?結婚了能生娃嗎?生了娃在哪上學,一堆的問題都跟著來了。

那麼,在目前限購限代加高房價的市場環境下,工薪階層該如何買房呢?

首先,工薪階層買房的第一要務,是“先上車再說”——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先買第一套房子再說,日後不管房價是漲是跌,就都有了一個置換的基礎。對於工薪階層來說,資金有限的情況下,買房時最要不得的思路就是“一步到位”,因為你是首次置業,就一直盯著大房子、好地段的房子,你當然會覺得買房超難,你還沒有結婚,買房需求就按照生二胎加過來幫忙帶孩子也要夠住來定的,你說你是不是想太多,按照自己的經濟能力,兩房、小三房是最好的選擇。

以後隨著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以及需求的改變,不斷地置換,從小房子變大房子,從高層到洋房……總是會越來越好。

對於鄭州的工薪階層來說,首次置業,可以把方向瞄準130萬以內的剛需型住房。

選擇一:在鄭州市三環內有大量70平方左右,總價120萬上下,建設時間在2010年以前的多層、小高層房子,其實也就是所謂的“老破小”。但是“老破小”有其一定的優勢。

第一當然是總價低,“老破小”的單價是不能和同板塊的新盤/次新盤比,但以漲幅百分比來算,絕對在平均線以上,漲得比較慢的其實是單價不低、性價比不高的老高層和麵積較大、總價較高的老公房。

第二是得房率高。因為公用面積遠小於高層電梯房,所以“老破小”的得房率通常都極高,一般都可以達到85%以上。

第三是出行方便,生活配套齊全,稅少,物業費低,而且有些“老破小”還佔有學區的優勢,以後孩子還能上重點小學。

買“老破小”除了要注意房子本身的品相和小區物業是否靠譜之外,還要注意“老破小”的年代,不能是太老的,80年代的房子除非是要拆遷的,否則最好不要碰,98年以後的可以重點考慮,因為買老房子最大的障礙就是貸款——很多銀行出於風險控制的緣故,對老房的貸款政策很苛刻,比如評估價遠低於市場價,貸不滿七成,而且年代次新的房子有利於保值,以後出手也相對容易。

選擇二:三環至四環之間,在建新區的新樓盤。

目前,鄭州市三環內可賣土地較少,新樓盤可謂是屈指可數,價格動輒小2萬一平,這時候,工薪階層可以把目光投向政府著重支持的新區,像鄭州的常西湖新區、二七新區、商都新區等等,價格剛剛過萬,相比市區便宜不少。

面對高不可攀的房價,普通工薪階層該如何買房?

而且,新區周邊一般都會有大型的公共設施建設,小區環境好,小區成熟以後,配套一定會跟上。同時,政府著力發展新區,後期完善,可能升值潛力會更大。

在購買新區樓盤的時候,要注意幾點,一政府帶頭遷入的新區往往潛力更高,二是要有要有軌道交通,對於已經有地鐵的城市來說,如果新區沒有地鐵通過或者規劃有地鐵,那麼就得當心了,八成是不靠譜的。三是要有大型的商業配套,以後生活也會比較便利。

此外新區的樓盤一般房子新,品相好,銀行貸款一般都能貸滿,非常適合積蓄不多的年輕工薪階層。

總結一下,想要在城市置業,當然不容易,但也沒你想象中那麼難,選好合適自己的房子最重要,尤其在現有房價趨勢不反轉的情況下,工薪階層買房策略就是——不要考慮一步到位,量力而行,先上車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