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刀——妖刀村正!

村正和他的妖刀村正的故事

日本名刀——妖刀村正!

村正是鎌倉末期名匠岡崎五郎入道正宗(俗稱---岡崎正宗)的弟子。相傳鎌倉末期,名刀匠岡崎正宗為選接班人,令三大弟子村正、正近、貞宗,在二十一日內各自鍛造一把寶刀,誰的刀最鋒利就有誰來繼承衣缽。岡崎正宗逐一審視,細細觀察完三把刀,指定貞宗繼位。性格偏激的村正心中不服,便要求開刃試刀。於是,正宗帶著三位弟子來到河邊,分別將刀插在流動的水中,刀刃面向上流。當樹葉稻草流經正近的刀時,雖被斬斷,卻藕斷絲連;流至貞宗的刀時,只輕輕一下,就被一分為二。

可是,觸及村正的刀時,雖然也被極快地一分為二,但這把刀似乎有生命一般,將樹葉稻草緊緊吸住,令它們無法飄走,如同被妖法纏住一樣。岡崎正宗指著水中的刀說:“刀匠理想中的名刀,目的並非只在鋒利。短刃護身,長刀護國,這才是刀劍真正的使命。正近的刀拖泥帶水,護身尚且不能,怎能護國?村正的刀充滿妖氣且失去美感,一刀既出,不沾鮮血不回,不但不能保國,恐怕反而害國。唯有貞宗的刀,磊落乾脆,抽刀斷水,方可視為名刀。”

妖刀村正不但殺人無數,還有噬主的特性

日本名刀——妖刀村正!

日本名刀——妖刀村正!

說到妖刀村正,那就必須提到德川家康,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村正妖刀出世後不但殺人無數,還有噬主的特性。據說武士只要手持村正就會入魔,成為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妖怪。如果持刀人本身的正氣不足以震懾住村正,就會反受其害,輕則斷指,重則死於非命。戰國時代,此刀輾轉流傳到松平家(德川家),令德川家飽受噩夢纏繞,被視為“在德川家作祟的不吉象徵”而名動後世。

接著遭遇村正慘禍的是家康的父親松平廣忠。松平廣忠在父親死後,努力收拾殘局,為了維持政權不得不投靠當時強大的今川氏,在其羽翼庇佑下繼續對抗織田氏。天文十八年(1549),織田氏買通了松平家臣巖松八彌,用純真到暗殺了松平廣忠。廣忠死時才二十四歲。德川家與村正刀糾葛的第三起命案,則是德川家康一生最大的痛楚,因為被害人是他最為摯愛的長子德川信康。

種種揮之不去的慘痛陰影和血光之災,讓不信天命不敬鬼神的德川家康感到恐懼,生怕自己也會死於妖刀村正下。村正成了德川政權的一大禁忌,妖刀的說法也隨之廣泛流傳。從此妖刀村正步入了黑暗的命運,不是被當場銷燬,就是被改鑿刀銘。只有極少數的村正刀靠著少數武士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才得以保存下來。

德川家康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熱衷於收藏妖刀村正的人

日本名刀——妖刀村正!

日本名刀——妖刀村正!

日本名刀——妖刀村正!

在德川家康去世之後,他將收藏的妖刀村正傳給了家族的繼承人,而由此,村正成為了德川一族地位的象徵。附屬於德川的家族為了表示對德川的忠心,不在保有妖刀村正,經年累月,“不保有”變成了“避諱”,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忘“避諱”的理由,只記得“避諱村正”這一事實。 這一解釋雖缺乏足夠的證據,但是足以解釋為何德川家族的後代會保有妖刀村正,也遠比那不著邊際的傳說可靠的多。

然而傳說在大部分人眼裡遠比真實的歷史有趣的多,在後世的許多戲劇及文學作品中,都將妖刀村正作為德川一族的剋星。更有甚者,幕末時期反對德川幕府的維新志士都大肆收集妖刀村正,甚至將自己的佩刀刻上“村正”的銘文來表達自己反對德川的決心。而經過了幕末的腥風血雨,村正的妖刀名號,就此確定。平心而論,妖刀村正即使沒有那個以訛傳訛的妖刀名號,也著實是刀中精品。

上個世紀曾有日本科學家對妖刀村正做過鑑定,發現村正所作的刀,性能都保持在同一水平上沒有上下浮動,因此發出了“真的是村‘正’啊”這樣的感嘆。另外,關於妖刀村正的斬切力,許多研磨師都表示“磨村正刀的時候經常會割破裹手布”“研磨其他刀的時候也時常會被割破流血,但是都沒有村正割開的傷口疼”,其鋒利程度,可見一斑。

在評判日本刀時,通常有兩個標準,一個是外形是否優美,另一個則是斬切力。同時兼備了外形和斬切力的刀,是相當難得的。村正和和泉守兼定一樣,以實用為最優先,同時有具備優美的外形,受到廣大武士朋友的追捧也在情理之中。做人和做刀是一樣的,必須好看而且實用。僅僅是好看的話,只是一副花架子不堪大用;而只是實用,又上不了檯面。這並不僅僅是日本人的想法,中國的傳統觀念也一樣如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