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子和生女兒,真的不一樣,年紀越大越越明顯!

生兒子和生女兒,真的不一樣,年紀越大越越明顯!

珍珍說,曾經,哥哥被父親捧在手心,不肯有半點閃失。從小到大,父親給哥哥的總是超過自己。包括結婚,珍珍的彩禮都成了哥哥娶妻生子的砝碼。而珍珍,連件像樣的嫁妝都沒有。

她也想過,以其人之道還回去。可是,畢竟那是自己的父母,沒有養恩總還有生恩吧。所以,珍珍從來都是睜一隻眼閉隻眼。

自己的一雙兒女出生後,珍珍越發覺得,有兩個孩子,真的很難一碗水端平。畢竟五個手指頭該參差不齊呢,更何況對待孩子呢?所以,珍珍更加理解父母。

她曾經問過父親。既然不喜歡自己,為何當初要把自己生出來呢?父親淡然處之,從沒告訴過她原因。不過,珍珍猜出十之八九因為男孩是家庭的命根子的原因吧。哪個年代家裡沒有男孩不僅會被村裡人恥笑,更過不了自己的那道關。父母對哥哥的寵愛,不亞於公婆對珍珍兒子的愛。那種溢於言表的愛讓她很難受。曾經,自己也在這樣的家庭成長,心裡一直不是滋味。所以,她和公婆相反,更偏愛女兒多一點。

生兒子和生女兒,真的不一樣,年紀越大越越明顯!

除擔心女兒心裡受傷外,珍珍更堅信,女兒和兒子最大的差別不在於傳宗接代,也不是提升家族門面。而是擔心自己一個錯誤的思想讓女兒傷心,當然,透過這幾年哥哥對父母的態度,珍珍更覺得,父母越老,越能看出兒子和女兒到底哪個更孝順!

傑子的父母和珍珍的父母大同小異,只是,傑子比珍珍更幸運,弟弟結婚後,父母越發覺得弟媳已經把弟弟管的唯命是從,所以,父母及時止損。

傑子父母的晚年,幾乎是和傑子同住的,不拋棄不放棄,用在傑子護理爸媽身上再恰當不過了?只是,偶爾,父母也會念叨兒子的好。可是,想想病重這麼多年,女兒不離不棄的呵護,甚至從不計較他們曾經為了弟弟豁出命一樣的賺錢,最終把所有財產給了弟弟。傑子不但沒有計較,相反,還精心呵護他們。越想越覺得初為人父人母,想的最多的無非是兒子的體面?可是,年邁後,卻心心念念著女兒的呵護!

隔壁趙叔有兩個兒子,倆兒子又共生三個孫子。這對於喜歡兒子的趙叔來說,別提多高興了。逢人便說,自家多子多孫多福氣,當然,迎面來人除了恭喜,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畢竟,每天把兒孫滿堂掛在嘴邊去炫耀,終歸會引來反感!

趙叔的孫子們漸漸長大,趙叔慢慢變老。幾天前,看見骨瘦如柴的趙叔,不禁心疼。年邁的趙叔,雖說每個月有3千塊錢的退休金,可是,工資卡卻在大兒子手裡。原因很簡單,大兒買房貸款用這筆退休金還貸。

生兒子和生女兒,真的不一樣,年紀越大越越明顯!

小兒子自然對趙叔的舉動很是不滿,趙叔雖說年邁,但是,平時打零工,做點體力活,還是可以維持老兩口的開銷的。先前說過,工資在大兒子手裡,小兒子已經不滿意。所以,每次趙叔打工回來,小兒子夫妻早早就等候在家門口。趙叔想留一分零花錢都難。

孤苦的趙叔,每每看到同齡曾經生女兒,沒有他風光的老哥們,都喃喃自語:你們生女兒的幸福啊,老了有人買吃買喝,還有一個人惦記。我啊,這輩子毀在倆兒子手裡了!

都說兒子女兒都是自己的心頭肉,有兒子的風光,有女兒的貼心。如果父母養育過程中注意細節,而不是圖一樂呵,相信不論兒子還是女兒,都會孝順的。我們中國是傳統文化很重的大國,孝道也不是一兩句就能講清楚的,它需要耳濡目染的傳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