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本質 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老周有話說

從幼兒時期開始孩子就展現了很強的模仿能力,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哈佛大學曾有一項研究發現,職業母親的女兒也更有可能成為成功女性,而兒子則會更體諒異性。作為職業母親,不可能時時刻刻管束孩子,但是為什麼反而能教養出更出色獨立的孩子?這就源自榜樣的力量。更好孩子的前提往往是更好的父母,同理,如果孩子有什麼問題,家長大概需要先反思一下自己。

前不久一條關於學霸媽媽談教育的文章刷屏了:為了女兒的學習,這位媽媽十多年來放棄了單位旅遊以及所有的同學、同事聚會,專心陪讀,家裡也十幾年沒有開過電視機。大家對此觀點不一,但是有一個觀點很中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犧牲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去陪孩子,而應是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經營好自己的人生,讓孩子看到你對待生活的態度,看到你的人生價值。這種過好自己的榜樣力量,比“無私”的犧牲更現實和可貴。

真正的起跑線是家庭氛圍

美國教育部曾進行過一項縱貫研究“早期兒童縱向發展研究”(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簡稱ECLS),研究人員從全美各州,來自不同家庭和社會背景,幼兒園到小學的學生中抽樣選出研究對象。除了學習成績外,ECLS 還收集了大量相關的統計數據,如種族、性別、家庭結構、社會經濟地位、父母教育程度等,以期找出它們的相互關係,結果有些出乎意料:

父母教育程度高、父母社會經濟地位高、母親在生育孩子時已超過30歲、父母在家講英語、父母參加PTA家長教師聯合會、孩子家裡有很多書與孩子學習成績呈正相關。

孩子經常看電視、常帶孩子去博物館和圖書館、孩子家庭完整、父母最近搬去一個比較好的街區等,卻與成績並無決定性的相關關係。

這些因素大多圍繞父母是怎麼樣的和父母做了什麼,很多父母可能問,我帶孩子去博物館增長見識、給他們買書報班,我做了這麼多,為什麼收效甚微呢?

很多情況是,班報了、書也給孩子讀了,而家長在等待孩子的上課外班這段時間以及日常都在幹什麼呢?逛街、玩手機或是刷劇。如果家長是這樣的狀態、這樣的自我要求、怎麼能真正說服、營造環境讓孩子好好學習呢?

有趣的一點是,孩子家裡有很多書與學生成績是正相關,而帶孩子去圖書館卻與成績並不相關。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家中有很多藏書的家長一般自身教育水平比較高或是愛好學習,自然對孩子形成一個薰染,稍加引導孩子就會愛上書;而即使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如果你自身就不屑、懈怠學習,那也會是無用功;即使會去博物館,如果你不加以引導解釋,那也像一場走馬觀花。有些時候我們倚賴技巧、“育兒秘訣”,其實不如以身作則。

教育孩子的本質 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父母其實更需要教育和成長

在學校的常規教育之外,我們已經愈發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為人父母的教養責任,教育孩子不是一件拋給學校和老師,家長就可以甩手的事情。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往往先入為主地認為需要被教育、需要成長的對象就是孩子。而不知道,父母其實更需要教育和成長。

東漢的語言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教育”有這樣的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

著名教育專家,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冉乃彥在一次講座中講道,根據團隊做得很多針對家長的研究,發現了家長成長的四部曲:第一步,發現自己僅僅有教育子女的意願並不夠,還要有行動;第二步,僅僅滿足於我“在教育”也不是終點,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第三步,進一步理解“身教重於言教”,關鍵在家長自己;第四步,認識到成功的身教,來自家長的自我教育。

微博擁有百萬粉絲、自稱“非專家、一位普通父親”的王人平曾說,“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很多問題,其實不是孩子的問題,它根本存在於我們自身的性格或經歷中。你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你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就會怎樣對待孩子,從這個角度來說,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怎樣教育孩子。”

我們總喜歡比較,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但是做這種比較時,你又是否將自己與其他家長相比?一個保持學習狀態(工作後也是需要保持學習的)、態度積極、富有毅力和勇氣的家長,和一個放棄學習成長、只知看電視打麻將的家長,怎麼可能培養出能力相同的孩子?

教育孩子的本質 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熊孩子”背後的“熊家長”

家長的言行會成為孩子模仿的樣板。這個時代,我們似乎隔不久就會看到有關“熊孩子”惹事的新聞,其實很多新聞讀下來,我們會發現,真的是有其子必有其父(母)。

熊孩子在餐廳隨便小便,父母居然直接用碗接;熊孩子在公共場合大聲鬧騰,家長斥責前來提醒的客人;再到剛剛判決的江歌案,江母表示事發一年來,陳世峰的家人始終未聯繫自己,“陳世峰一家人至今沒有一句愧疚、溫暖的話,他能成為殺人犯,我一點也不奇怪。”

家長不負責任的託辭縱容、沒有擔當和承認錯誤的態度、總是找別人的問題而不反省自己,這些都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強化著這樣一個印象:孩子你可以為所欲為。這樣的孩子也根本沒有自我反思精神,不會對別人有同理心。

不過也有這樣的新聞,主人公是一位帶著幼兒的年輕寶媽,她給同在同艙的乘客每人發了一份小禮物,並附上卡片:“我是來自寧波的Wendy,我剛剛一歲半......獨自帶我的媽媽擔心我的哭鬧會打擾到您,這裡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減輕你的困擾......”新聞出來後,評論裡對這位媽媽也是一片讚揚。

就像英國教育家洛克主張的,在教育孩子時,與其讓孩子記住規則,不如給他樹立榜樣。孩子從家長身上不僅模仿著對學習的態度、生活熱情、社交習慣、情緒處理方式等,更重要的是家長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中,自然獲得了一種權威的光暈、樹立了一種富有說服力的溝通模式。

教育孩子的本質 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某種程度就像爆紅的復旦女教師陳果講的,“一切自愛必會帶來熱愛生活,一切厭世追根溯源都是自我厭倦。”如果家長在孩子問題上,存在著過度的焦慮或極高的要求,那其實某種程度反映的是家長自己內心的恐懼、見解的拘泥。家庭是根,孩子是抽芽的樹,孩子是你所作為的投影。真正的起跑線,不是學區房,是陪伴孩子成長、自身也不斷成長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