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特色美食糌粑和酥油是如何製作的?

知吃詩的思

糌粑名字聽起來新鮮,實際上就是青稞炒麵。製作方法是,將青稞曬乾炒熟、磨細、不過篩,這樣製成的炒麵便是可以食用的糌粑了。食用時先將酥油用茶水溶化,再放入糖、糌粑和曲拉用手拌勻,捏成團狀即可食用。由於糌粑吃法簡單,攜帶方便,很適合遊牧生活。牧民們出遠門時腰間總要掛一個糌粑口袋,餓了就從口袋裡抓把糌粑吃。因此糌粑被稱為藏族人民的方便麵。粑食營養豐富,香酥甘美,不僅藏族終生食用,居住在藏區的其他民族也喜歡。

糌粑的良伴是酥油。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華,高原人離不了它。它是類似黃油的一種乳製品,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的脂肪。藏區人民最喜食犛牛產的酥油。產於夏、秋兩季的犛牛酥油,色澤鮮黃,味道香甜,口感極佳。酥油滋潤腸胃,和脾溫中,可以補充由於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維生素不足,幫助消化,營養價值頗高。在食品結構較簡單的藏區,能補充人體多方面的需要。酥油在藏區用途很廣,有多種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入糌粑調和著吃,逢年過節炸餜子,也要用到酥油。

倍受藏族人青睞的酥油是如何製成的呢?每年789月青藏高原草肥水美,氣候宜人,正值膘肥體壯的母畜產奶的旺季,是提煉量多質佳酥油的絕好時機。在那遼闊無垠的草原上,肥壯的牛羊悠閒自得地啃食著青草,此時婦女們正在家裡、帳篷周圍,從事提煉酥油等奶製品的勞動。傳統的做法是將奶汁倒入特製大桶裡,用力上下攪拌來回數百次,攪得油水分離,表面便浮出一層淡黃色的脂肪質,把它舀起來,冷卻後便成酥油。

(文by Alina,圖取自網絡,侵刪)


亞洲食學論壇

糌粑

美食物語

糌粑,名字聽起來很特別,其實是藏語中炒麵的意思。和北方的炒麵不同,糌粑不除皮,先炒後磨。出門帶上一些散發酥油芳香的甜甜糌粑,充飢耐寒,就好像把家的溫暖帶在身邊。

用料

  • 青稞面

  • 酥油

  • 奶茶

糌粑的做法

  1. 將青稞面和酥油在碗中混合。

  2. 倒入奶茶,用手抓勻即可。

小貼士

更多美味食譜及優質食材請關注公眾號「龍江好味道」

知米味

要睡覺了,看見西藏新疆的題還是想答,太愛這兩個地方,簡單答幾句吧,正好也簡單。

糌粑做法,把青稞面炒熟,加水或者雞蛋捏成團就行了,就是這麼簡單。

藏區的酥油是犛牛奶輕微發酵之後,用離心機分離出來的乳脂,藏民們都有這個小設備,不過不同人家的酥油茶味道差異很大,發酵程度不是太好把握,恐怕你在內地的話,這個酥油是不太好製作的,脂肪含量少的奶不行。

關注我,搜索新疆,應該有一集專門介紹酥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