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互動”才是真文明

唯有“互動”才是真文明

近日,蘭州交警向廣大市民倡議:車讓人,讓出的是文明和溫度,人讓車,讓出的是安全和理解。斑馬線前的交通問題,不僅僅是機動車單方面的原因,行人同樣需要有所作為。(5月23日 《 蘭州日報》)

唯有“互動”才是真文明

在飛馳而過的機動車面前,行人是道路交通的“弱勢群體”,斑馬線就是生命線,禮讓斑馬線就是敬畏生命。禮讓斑馬線不僅是一種美德,也是每一位駕駛員應該遵守的法律義務,應該成為所有駕駛員的“必修課”。值得欣慰的是,當下禮讓斑馬線已成為越來越多駕駛員的文明共識和自覺行動,禮讓美德蔚然成風。

然而,走上街頭,我們經常會在斑馬線上看到另一番場景:行人一邊過馬路一邊旁若無人地玩著手機,或是一邊聊天一邊慢悠悠地前行,又或者不走斑馬線翻越護欄,還有一些小孩在斑馬線上嬉戲……這些都增加了斑馬線前的危險。事實上,城市交通如同一個生態系統,需要車輛和行人共同維護;禮讓則是一種價值導向,需要“車讓人”與“人讓車”的合二為一。

唯有“互動”才是真文明

倘若行人把駕駛員的文明禮讓當成了自己生命的“保護傘”,不管何時何地,都把車讓人當成了理所當然,看作是行人應該享受的待遇,在馬路上橫衝直撞,大有“我是行人我怕誰”“行人天下第一”的態勢,把機動車禮讓行人當成了橫穿馬路、強闖紅燈的擋箭牌,這是對交通法規的漠視,更是對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禮讓斑馬線絕非機動車的“特權”,唯有互動才是真文明。車讓行人是一種文明,行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也是一種文明,對主動禮讓的車主報以文明的回應則更是一種文明。禮讓斑馬線就是一面鏡子,照著別人也照著自己。“雙向禮讓”必將讓文明在城市道路上互動起來,共同營造出和諧的交通環境。

唯有“互動”才是真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