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壺上交博物館,也不願為了名和利

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朱可心,原名朱凱長,後取藝名“可心”,紫砂七老之一,是紫砂界的一代巨匠。為人德高望重,受人敬仰。

他把壺上交博物館,也不願為了名和利

他的壺藝生涯長達70餘年,先後授藝帶徒數十人,多數現今也都是制壺名家:汪寅仙、高麗君、李碧芳、許成權、潘春芳、範洪泉、謝曼倫等。

他一生清貧,生活儉樸,晚年甚至把制壺印章銷燬,但一生製作的紫砂作品卻留傳眾多,為紫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把壺上交博物館,也不願為了名和利

【 紫砂窯變梅樁薄胎壺 】編號:45994

虛心者,可師也小故事

朱可心十五歲拜汪生義為師學藝,至二十歲滿期後,初返蜀山時,由師兄吳雲根推薦,由校長王世傑考察,被聘為學校實習工廠教員。

任教不久,朱可心和師兄吳雲根曾因誤會而產生隔閡,甚至鬧到見面不講話的地步。

當時初到蜀山的王世傑校長,他是位留洋專家,想為紫砂打開歐洲市場,根據歐洲流行的咖啡茶具器皿專門設計了一份紫砂咖啡茶具的圖紙,分別繪製了立面圖、平面圖、正視、俯視等十幾張圖紙,讓吳雲根製作。

吳雲根花費三個月時,按圖紙尺寸連續做了二件套,然校長王世傑都不滿意。吳雲根性格耿直,覺得是王世傑校長有意刁難,氣得不肯再製。王世傑無奈,只能叫朱可心製作。

他把壺上交博物館,也不願為了名和利

【 魚化龍 】編號:40943

朱可心拿到圖紙後,又對照吳雲根的製品,細細琢磨,合理安排,最後製成的作品恰到好處。王世傑見了連聲贊:好!

不料吳雲根知道後十分生氣,認為是朱可心給他出洋相。而朱可心年輕氣盛,一時接受不了,認為自己第一個創制出新品,師兄不支援他,反而怪他,因此也不理吳雲根。這一來二去,兩人關係越鬧越僵。

王世傑知道後,請出老藝人程壽珍為兩人開導。朱可心憶起自己在學藝期間,師兄吳雲根像兄長一樣關心照料他,為自己驕傲不敬重師兄的行為感到慚愧。

朱可心主動恢復改善了和師兄吳雲根的關係。可心為記住這次教訓,取“虛心者,可師也”之意,自改其名為“可心”,朱可心改名,得到校長王世傑的肯定。

他把壺上交博物館,也不願為了名和利

【 包袱 】編號:44825

淡泊名利,譭棄印章不忘初心

朱可心生活一貫清貧儉樸,衣服穿工廠統一發放的工作服,吃食在食堂解決。有時候忙起來,就就著酒,吃點花生米對付著一頓。家中也無什麼用具,臥室裡一張竹床一睡就是半輩子,除此之外,就只有一個書櫥,一隻木箱。要說家中最豐富的擺飾,就是那一張工作臺了,臺上放滿了制壺工具,這應該就是他最捨得花錢的一方天地了吧。

隨著國門的打開,80年代開始,紫砂首先在港臺地區熱起來。朱可心作為當代制壺巨匠,花貨素飾器一代宗師,自然也成了紫砂熱浪中注目的追逐對象。

他把壺上交博物館,也不願為了名和利

【 線圓壺 】編號:40843

有人要買可心的壺,一天要跑可心家好幾趟,有人乾脆毫不掩飾,尋藉口要用可心的印章,賣一把壺分五成利。更有甚者,有些人一至可心家裡,拿錢朝臺上一摜,然後再求可心蓋個章款。

面對錢和利,面對有些人的無恥要求,可心一概嚴正拒絕。可心的態度很堅決,壺已全部捐獻給博物館,印章雖還留著,但不是自己親手製的壺,絕不蓋上自己的章。

晚年朱可心病倒,感到身體每況愈下,已無力繼續制壺,便囑咐家人,當面將印章全部銷燬。

在紫砂壺界假冒偽壺日超氾濫的時日,朱可心譭棄印章,正是表現了朱可心高風亮節的藝人氣魄,一層不沾的可貴品質。終身追求藝術的人,心裡只有藝術兩字,絕不會有其他的位置。

他把壺上交博物館,也不願為了名和利

【 竹段壺 】編號:39717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報春壺

朱可心一生中創作了許多經典壺型,其中《報春壺》可以堪稱經典,它是一件件經久不衰的藝術臻品,在藝術語言的選擇和表達上,充分呈現出大家風範。該壺造型優雅大方、風格鮮明、內涵寓意美好,是一把集實用、藝術、人文於一體。時至今日,已成為紫砂界的典型款式,許多制壺藝人都不斷揣摩嘗試,或臨摹,、或在此基礎上創新變化,賦予了“報春壺”無限的發展生機。

報春壺作為花器典型,其整體造型優美、穩重、秀麗,壺身呈雞心型,高足線、高頸、平口出唇,蒼勁挺拔的梅樹枝幹為壺的流、鈕、把,其上枝幹伸展自然,結疤佈局合理,老幹新枝爭奇鬥豔,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同時以梅花報春為題,在挺秀飽滿的壺身與壺蓋上運用雕僂和捏塑等多種手法,生動地刻畫了梅花不畏風霜嚴寒之俏麗英姿,精緻傳神。梅花有正、背、偏、側等姿態,五瓣花形、絲絲花瓣清晰可見,或含苞、或怒放,,千姿百態,暗香浮動,春意甚濃。

他把壺上交博物館,也不願為了名和利

朱可心 報春壺

自古以來,但凡制壺名家在創作壺藝時都會注入一定的情感內涵,以產生壺與人的共鳴。梅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它以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梅的品格與氣節寓意了中國人的精神面貌蘊含著哲學寓意和精神力量。

朱可心的“報春壺”以“報春”命名,將初春料峭中凌寒綻放的梅花融入壺的直觀意象中,更加流露出春日生機勃勃的自然氣息,展現出梅花的人格品質,昇華壺的整體人文之蘊。

他把壺上交博物館,也不願為了名和利

朱可心 報春壺

人們通過一把壺來了解紫砂、走進紫砂,獲取視覺和心靈上的共鳴感。對於制壺藝人而言,紫砂壺創作的根本也是形與意在同一件作品上達到高度的統一,使之不僅僅是一把適合使用的茗壺,更是精美而富有內涵價值的藝術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