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清江一江清水 湖北長陽拆除養殖網箱,引導漁民轉產

湖北宜昌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清江隔河巖庫區,細雨綿綿,水面霧氣迷濛。

近日,7條漁政執法船和貨運船舶,聯合捆綁著一排超大面積的網箱養殖設施,緩慢向碼頭拖曳,並實施拆除。至此,長陽清江庫區養殖網箱全部清零。

“八百里清江美如畫,三百里畫廊在長陽。”清江,是長江第二大支流,也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長陽41萬老百姓的母親河。1996年,為給庫區老百姓謀生路,長陽開始鼓勵網箱養殖,“清江魚”一時名聲大噪,成為中國名牌農產品。高峰時期,長陽漁業年產值突破6億元,網箱養殖成為長陽重要的經濟支柱。然而,投放餌料影響了庫區水質,前些年每逢換季重點時段,清江庫區局部水體就出現明顯富營養化現象。

保護清江水生態刻不容緩!2016年以來,長陽對境內140多萬平方米的網箱等養殖設施實施拆除,累計清理7萬多隻網箱、千餘個工作用房和500多艘漁船。

“難點不在拆除網箱,在於保障漁民生計。”長陽水產局局長韋健說,一方面,全縣養殖網箱共有存魚5000多萬斤,其中近半數是鱘魚。這種魚生長週期達8年之久,未成熟的必須轉移繼續餵養。另有江團、鰣魚等品種,離水即死,轉移難度大。另一方面,大多數養殖戶從業時間在10年以上,清理網箱無異於砸他們的“飯碗”。

如何既護清江生態,又解民生難題?長陽組織黨員幹部一面到江西、重慶、陝西等地尋找閒置魚塘轉移養殖鱘魚;一面聯繫多家媒體,召集全國水產品營銷企業召開清江魚產銷對接會。各鄉鎮也出臺獎勵政策,對前來批發銷售清江魚的客商給予補貼。經過一年多努力,全縣千方百計幫助漁民銷售存魚3000萬斤以上。去年年底,長陽全面完成養殖網箱清理取締工作。

保護清江的行動得到了很多養殖戶的支持。清網動員令下達後,都鎮灣鎮養殖大戶覃煥新第一時間拆除了自己近7000平方米的網箱,並主動申請將自己在外地的養殖池用於轉移半成品魚。

“漁民上岸轉型、轉產,謀求增收新路,是我們保民生的必答題。”長陽縣副縣長覃高軒說,長陽先後在網箱清理、漁業轉型和退漁養殖戶安置上投入2億多元,未來將積極推動大戶轉型上岸,按照環保標準引導漁業轉型升級,並提供政策、資金支持,鼓勵小戶發展茶葉、柑橘等特色種植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