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本線掙扎幾個月了,今年養黃顙魚估計難賺錢!

在成本线挣扎几个月了,今年养黄颡鱼估计难赚钱!

黃顙魚作為一條深受老百姓喜愛的特種魚,這幾年在很多區域的養殖規模都增加了不少,還先後有全雄魚、雜交魚等品種推陳出新。一個完善的產業,首先要有紮實的群眾消費基礎,黃顙魚具備這個要求;其實就是規模養殖要跟得上,黃顙魚也達到了,而且現在出現了總量過剩的問題;然後就是不斷有人進入和退出,有進就有出,有人賺錢有人賠錢,才會陸陸續續有人進進出出。沒有那個品種能一直紅火,即便是像小龍蝦和大閘蟹這樣的網紅,這兩年同樣也有養殖規模擴張過猛的隱患,黃顙魚雖然流通量不小,但終歸是一條特種魚,在市場總消費量上和最常規的四大家魚是沒辦法相比的,所以一旦規模增加到一定的界限,魚價下滑只是時間的問題。

進入春天以後,廣東珠三角一帶的黃顙魚價格就持續下滑,現在5.5兩頭的塘口價格跌到了9塊錢出點頭,3兩多4兩多的塘口價格跌到了7塊錢左右,短時間魚價也沒有回暖的跡象,因為養殖戶還在不斷地出魚。魚價如此低迷,不少養殖戶已經虧本了,為什麼還要賣魚?一方面是因為存塘量確實大了,池塘的負荷大了,不賣魚也不行,另一方面溫度升高了,到了六七月份溫度更高,池塘出問題的風險更大,珠三角一帶養魚向來密度高,控制不好的話容易出現發病連續死魚的問題,現在賣魚價格是不高,至少還能勉強撈回成本;在這樣的情況下養殖戶還不斷賣魚,也說明了對後市的魚價沒什麼信心,“估計後期魚價不好,繼續養下去還要喂飼料,白白增加養殖成本,不如早點賣了”。

這兩年珠三角一帶黃顙魚養殖也在慢慢的變化,主要就是品種的增加,以前珠三角一帶主要是養殖全雄黃顙魚,無論在廣東省內外市場,全雄魚都有很強的消費基礎。然而隨著雜交黃顙魚在全國範圍的慢慢推廣,全雄魚的市場也受到了一定的擠壓,中國水產養殖網瞭解到,雜交魚相對於全雄魚來說,現在有發病少、生長快、耐運輸等特點,實際上在全雄魚推廣的早期階段,發病少、生長快的特點也很明顯,“可能是這幾年種質慢慢退化了,全雄魚發病也多了,反而是新推廣的雜交魚,在抗病性方面表現的不錯”。而耐運輸這個特點則是公認的了,去年高溫的時候,全雄魚比雜交魚價格便宜一些,流通商都不肯下手抓魚。如今在珠三角地區,全雄魚雖然還是占主導地位,但來自雜交魚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

在湖北枝江等地,黃顙魚價格同樣比較低迷,一方面湖北省內的流通商到廣東抓魚更多了,廣東魚比湖北本地魚要便宜一塊錢以上,本來跑市場利潤就已經越來越低了,流通商也只能捨近求遠,另一方面,現在湖北的存塘魚是去年秋天放的規格苗,現在也到了上市的規格,“這批魚反正不少養殖戶都掙不到錢,各種成本除掉,能不虧本就不錯了,現在本地養黃顙魚的越來越多,估計這批魚賣完,會有一部分人不養了”。眼下湖北枝江等地也有養殖戶開始慢慢養加州鱸和大白刁等品種了,利潤情況暫時看還可以,但收這些品種的水車老闆少,而且在技術上也還處於摸索的階段,短時間增長的速度不會快。

貴州廣西等地大量拆除網箱,對於淡水魚價格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常規魚和特種魚的價格都受到了影響,對黃顙魚的價格衝擊沒有那麼大,但在整個淡水魚價格都不理想的大環境下,黃顙魚的價格想抬頭也是沒有可能的。貴州廣西拆網箱上來的黃顙魚只是其中的一個品種,受到衝擊最大的是西南市場,對於其餘市場的直接衝擊不是那麼明顯。而由於拆網箱是陸陸續續一直都有地方在拆,對魚價的影響會一直存在,實際上如果上半年沒有這麼兇猛的拆網箱,草魚等大宗淡水魚品種行情肯定是不錯的,鮰魚這樣的特種魚價格也不會差,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希望等到這一波拆網箱結束之後,魚價能有所反彈。

以浙江湖州為代表的華東產區,黃顙魚價格同樣不理想,4兩多頭的塘口收購價格大概在8塊錢出點頭,3兩多頭的塘口收購價格大概在7塊錢出點頭,價格也是一跌再跌。背靠長三角市場這樣的消費體量,還是支撐不起來黃顙魚價格,存塘量大是最重要的原因,現在出魚老魚快要結束、新魚大量存塘的階段,收購價格相對比較混亂。這兩年江浙地區黑魚養殖戶掙錢不少,加州鱸的利潤也很好,不少黃顙魚養殖戶也有轉養的意願,好在湖州一帶可以選擇的品種比較多,養殖戶機動性相對較強一些。

這兩年黃顙魚的養殖規模確實增加的猛了一些,兩廣地區、江浙地區、兩湖地區、加上四川貴州等產區,產量過剩的苗頭越來越明顯,主產區養殖戶想賺錢難度在增加,可以適當考慮轉養,不能抱著一棵樹吊死,短時間如果不能在成本上進一步有所降低,很難再挖到什麼利潤的。在非主產區,還有一些地方在慢慢推廣黃顙魚,因為當地養殖量少、消費量也不大,大量走魚的老闆不太會關注,本地自產自銷的話,還是有些利潤可圖的,這和傳統的四大家魚等品種相比還是有優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