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西漢

這是一個堪與亞歷山大、拿破崙、希特勒相比肩的冒險者和野心家,他的終極目標,是要讓當時他已知世界的所有蠻夷番邦統統都臣服在他的腳下,匍匐、戰慄、頂禮膜拜。

我想,如果有足夠多且足夠先進的交通工具,或者說如果東亞版圖不是被茫無人跡的沙漠與冰封萬里的荒原所包圍,這個可怕的野心家,說不定會去征服整個歐亞大陸。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漢武帝時代,是中國的少年時代,漢朝的盛大,不僅表現在物質文明上,更表現在精神狀態上。不要說張騫、衛青、霍去病等將軍,就連社會底層也不乏郭解這樣的“豪俠”,連司馬遷這種黃老出身的文人,也胸懷天下,銳氣逼人。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在整個歷史長河裡,漢武帝的功績斐然:外擊匈奴,內削諸侯,南平百越,東撫蠻夷,北通西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拘一格,唯才是舉……如此帝王,若不能稱之為“雄才大略”,那還有誰敢當此稱號?

而成就劉徹這一歷史功業的,除了他本人之外,還有他的這五位心腹大臣:

第一位:衛青

他是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姐姐是皇后,姐夫是皇帝,再加上老婆也是皇帝的姐姐,可以說是和劉徹兩人互為姐夫,衛青漸漸也飛黃騰達起來,官兒越做越大,後來,漢武帝讓他帶兵去攻打匈奴,衛青不負姐夫的厚望,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劉徹也不虧待他,封他為長平侯,一再增加他的封邑,把他的封邑增至一萬六千三百戶。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漢武帝覺得這還不足以表達他對小舅子的愛,把小舅子衛青三個襁褓之中的兒子也封了侯,每個小孩兒給食邑1300戶。——可別小看1300戶,西漢初年,很多跟隨劉邦出生入死的功臣食邑只有幾百戶。衛青父子食邑共計兩萬兩千戶,自西漢開國以來無人能及。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他曾前後7次率領漢軍精銳馬隊,“每出輒有功”。公元前129年,衛青直搗龍城,斬首七百;公元前128年,衛青出雁門,斬首數千;公元前127年,衛青光復河套;公元前119年,衛青深化漠北、與單于決鬥,斬首一萬八千。



衛青不但功勳卓著,並且也很會做人。他對手下將士保護有加,重情重義,位高權重不結黨營私。顧大局,謙遜,夷易隨和,面臨恩賜,衛青也讓功於別人。於是,深得漢武帝信賴。公元前106年,衛青病死,為懲處衛青的功勞,漢武帝給他“烈”的諡號。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第二位:桑弘羊

這個人,為漢武帝的戰功,提供了財政支撐、物質保障,卻沒有得到後人的肯定,反而受到後人的質疑、唾棄;如蘇東坡甚至就貶他為“糞穢”;他本人在世時,就被人咒為“烹弘羊,天即雨”最終被他的政敵揪住了辮子,被一把煮了,死得很慘很難堪。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如果說漢武帝劉徹打仗有一個支援“國寶”,那這個“國寶”就是西漢著名的“精算師”桑弘羊。桑弘羊特別像是“穿越”過來的,他提出的經濟改革理念非常先進,總之一句話就是一切都是國家的,一切都是國營的。

桑弘羊是漢武帝擢用的理財家。當時擺在他面前的緊迫任務,就是趕快為政府斂錢!因為漢武帝連年對外用兵,財力物力消耗巨大,不僅過去多年積累的老本被吃光,財政上的缺口也越來越大。

桑弘羊的改革實際上不僅是一場中央財政開源式的改革,更是一場對地方勢力的滅絕式打擊。而這個就是桑弘羊在漢武帝時代最大的作用。桑弘羊所實施的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歷史已經證明:作為漢朝頂級的理財家,桑弘羊在長達近三十年的時間裡,桑秉持工商富國的思想,極力主張和踐行工商官營,主持或參與制定的一系列經濟政策和制度,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作為出色的政治家,他對政府管理和軍事外交亦作出過較大貢獻。

漢武帝做了亡秦之事,卻避免了亡秦之禍,這功勞非桑弘羊莫屬;但是畢竟社會財富就這麼多,不管桑弘羊如何巧取豪奪,羊毛最終出在羊身上,漢武帝的好大喜功,最終由老百姓買單 。

第三位:霍去病

他幾乎擁有穿越小說裡主角的全部特性,首先是他出身卑賤,是一個小官和公主府上的奴婢私通生下來的私生子,在他17歲的時候,勇冠三軍。之後,萬丈光芒加身,震懾四方。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好在因為有漢武帝這個伯樂發現了霍去病的才能,挑選了十七歲的霍去病為驃姚校尉,這其中或許有他是衛青外甥的關係,但不論怎樣霍去病的人生也從此改變了。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兩次在河西走廊這出擊匈奴,也正是由於霍去病的功勞,使得漢朝重新控制了河西地區,這也為打通西域的道路奠定了基礎。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堪稱中國歷史上一顆最耀眼的將星。

他十八歲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因功被封為冠軍侯;二十歲便成為驃騎將軍,獨立領兵征討匈奴。在短暫的一生中,六次出擊匈奴,共斬獲敵兵十一萬多人。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特別是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率軍驅逐匈奴數千裡,從此“漠南無王庭”。可以說,霍去病對減少匈奴侵擾、維護西北穩定、開拓邊疆,都立下了赫赫戰功。

第四位:主父偃

漢武帝時期名臣,“推恩令”的幕後策劃者,也是“大一統”主張的積極倡導者。與許多謀臣一樣,主父偃也因文采而深得武帝賞識,只不過他的幸福來得晚了點。長久以來的貧困與遭遇,讓一朝榮貴的主父偃有點飄飄然,“歲中四遷”的待遇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得到的。自己的意見也基本都被武帝採納,這對於謀臣來講,更是莫大的榮譽。“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作為武帝最深愛的諫臣,主父偃充分發揮了他的諍諫的作用。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主父偃,作為漢武帝劉徹的左膀右臂,幫助漢武帝做了能讓西漢走向鼎盛的三件大事,他們分別是除掉地方豪強,打擊北方匈奴氣焰,削弱諸侯王實力。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在幫助漢武帝劉徹成就大業之時,主父偃,得罪了不少的諸侯和地方豪強,幾乎是全天下豪強和諸侯都憎恨的人物,為了剷除主父偃,這些人聯合向漢武帝劉徹施壓,希望漢武帝能夠除掉主父偃,因為迫於內外的壓力,漢武帝劉徹最終含淚,滅了主父偃的一族。

第五位:張湯  

西漢時期名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酷吏。張湯因為處置陳皇后、淮南、衡山謀反之事,而得到漢武帝的賞識。他先後晉升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人與人交往最基礎的東西是什麼,答案當然是信任了。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古代君臣之間,最重要的東西也是信任,沒有了信任,一切都玩完!張湯就是這樣,漢武帝之前是多麼信任他呀,他當官當到最大也只是個御史大夫而已,可是就憑著漢武帝寵信他,他就能使用丞相的職權了。

張湯個人在執法過程中,總喜歡引經據典把正在辦理的案件說的說的光鮮亮麗,這也正中武帝下懷。在漢武帝時期,他的權勢達到了頂峰。這不僅體現在朝政上,甚至影響到了對匈奴和親。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有一次,漢武帝與群臣討論與匈奴和親之事,群臣皆要和親以求得現世安穩。張湯上書劉徹言辭激烈,主張以武力來解決。

張湯忠君唯上、唯命是從、配合默契、處事果敢、用法嚴苛,深得武帝劉徹的賞識。他直接秉承最高旨意,嚴刑峻法,不惜運用任何嚴厲手段打擊一切不利於皇權統治的力量,處處維護皇家集權制度。他一生中遵旨辦案,依律斷案,曾審理過陳皇后巫蠱案,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等重大謀反案件。


漢武帝劉徹成就宏圖偉業的五位左膀右臂,文臣武將留名千秋史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張湯墓是西北政法大學2002年在長安區郭杜新校區基建工地上發現的。一亭、一碑、一館,便是墓地的全部。警示、紀念、教學,與立法、執法、守法,組成一種別具意味的文化結構。社會、歷史的大課題,既在這裡沉思,又在這裡延展。多少怨恨紛爭,多少血淚榮辱,凝結一角,不聲不響,任人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