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認為鄉村教師每個月多少錢多少合適?

壯族老家筆記

農村教師工資月工資多少合適?本人家屬恰好是一名鄉鎮九年義務教育學校的老師,結合她的工資,我來談談我的一點看法。

首先是工資低。是低得有點離譜,本人家屬在農村學校工作了7年,現目前每個月扣除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後,到手的工資也就2900多元,居然不到3000元/月!即便等到了年終,目標考核獎也沒有同類鄉鎮公務員高。



其次是條件差。鄉鎮的學校大多地處偏遠,學校的老師大多數也是來自五湖四海,每個星期往返乘車費大約50元,一個月就得200元,一般來說也是不會給老師解決住宿,因此任教的教師還得解決租房的問題,一般點的鄉鎮,街道邊的房子月租在200-300元不等。辦公條件也不怎麼好,沒有空調,沒有配備電腦。



再次,至於工資多少合適?具體數字不好說,我認為至少要與當地鄉鎮所處縣(區)城市裡面每平米的房價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如本人所處X縣,現目前房價在5500元/平方米,那麼,鄉村教師每月可支配的工資(扣除各類保險後的)也應該在5500元左右,算下來,每月總工資至少應該在7200元才可行。



最後,來農村任教的老師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都面臨著戀愛、結婚、養子、買房買車和贍養父母等現實問題,若待遇提不上來,誰還願意留下來為農村的孩子傳道授業解惑?



當然,除了提高農村教師收入水平外,應該還要不斷改善學校教學條件

,如解決教師教學必要的教學設備、住房和加強業務知識培訓等問題,僅僅單靠漲工資也是留不住人的。


左手非燙右手冰涼

我是從農村中小學走出來的人。我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現在農村空心化越來越嚴重,學生大量流失,要麼進城讀書,要麼輟學打工。

追究原因,與農村教育塌陷,師資薄弱,教育質量低下有關。與之相對應的是,農村教師收入低,留不住人才。


那麼,農村教師月收入多少才能夠隊伍保持穩定?由於中國廣大農村差別非常大,很難以用統一的數據來衡量。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當地公務員的收入水平,比如農村小學校長的工資不低於鄉長的兩倍,普通教師不低於鄉長的1.5倍。


這樣一來,就會吸引大量優秀教師留在農村,他們能夠有尊嚴的工作生活,能夠提升農村的教學質量,讓那些進城讀書的孩子返回家鄉,節約大量的社會資源。

以上是個人的不成熟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評論。


逐錄中原

筆者來自農村,由於工作原因,經常穿梭於縣城和農村之間,對農村的情況比較瞭解,對你提出的鄉村教師待遇問題很感興趣,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鄉村教師每個月收入多少合適,也就是工資多少合乎常理,這個還真不好說。但是,筆者經過思考,覺得3300元最合適。為啥?

筆者思考的角度不是什麼基本的工資,補貼,工齡工資等等,這些專業的東西,一般人,都沒看懂。而我是從現實生活中,去理解,感悟,去計算.



怎麼計算呢?

一人一頓飯吃半斤米,按每斤1.4元計算,折算成人民幣0.7元;一人一頓吃青菜2元;一人一頓吃肉10元,總共加起來,1人1頓12.7元人民幣啊,一天吃午餐和晚餐,兩頓,那就是25.4元,加上早餐5元人民幣,最終的結果是每人一天花費基本生活開支30.5元,那麼一個月30天計算,就花了915元。那麼,一個人不可能沒有其他的開支吧,所以每天再補30元。另外,為了調動鄉村教師的積極性,幫助他們解決買房貴的問題,每月天補給50元,那麼後兩者加起來就是每人每月收入2400元,加上之前的915元,那麼就是3300元。



綜合各種開支,鄉村教師的工資應該是在,3300元/每月。


有點意思的事兒

我是一名鄉村教師,自1990年從師範學校畢業,一直在鄉村學校教書。


當年,我們一起畢業的40多名同學,也大多在鄉村學校教書。

從教近三十年,如今,我和同學們的工資從三千多元到五千元不等。教齡一樣,工資差別的原因是職稱和職務不同,還有一些不同的補貼。

對於鄉村教師來說,聽起來,三五千元,是個不少的數目,但這些錢太不經花,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家來說,也多是月光一族。

如今,許多農民都進城買房,做鄉村教師也想進城買房,但是,縣城的房價現在己經漲到四五千元一平米。

同學有兩口都在鄉村中學教書,二人一月工資加起來不到一萬塊錢,除了供養兩個上學的孩子,還要贍養年邁的父母。幾年前,想在城市裡買房,只能買了一套便宜的小產權房。

我們鄉村教師,不要求太多的工資,能比現在漲一倍,一個月能拿到八千到一萬,感覺還不錯。

當然,更希望能給教師一些實惠的福利,比如有的縣市,為鄉村教師在城裡建教育社區,成本價賣給鄉村教師,這真是不錯的政策。

給教師希望就是給教育希望,就是給廣大農村一個美好的未來。


小桔燈

座標:四川成都某衛星城

採訪對象:某鄉村教師(我同事)

場合:吃飯閒聊時

我:現在網上都在說教師工資低,你們覺得呢?

同事1:我覺得我工資挺低的,都快窮來吃不起飯了!

同事2:我的工資快連車都養不起了,別說養自己了!

我:網上很多人對教師有意見,你們咋看呢?

同事1:無語……

同事2:無語……

我:你們覺得工資漲到多少,你會活得很滋潤?

同事1:5000元,我就非常開心了!

同事2:5000元左右吧,現在的錢,100元也買不到啥東西,一點都不經用!

我:朋友,有點追求,好嗎?(此時成都主城區房價已經10000+了!)

談話結束)

我身邊的鄉村教師也分為鄉鎮教師和貧困山區教師。據我瞭解,在我們四川涼山州黑縣鄉下教師每個月工資約4000+,週末只放1天,有月假。但是交通十分不方便,與外界聯繫少,與學生接觸時間多,從早上7點30分到晚上8點30分都得和學生一起。他們當地的房價是2500元每平方(2017年末),這樣看來,作為當地人,在當地教書的話,還是挺有幸福感的,但是條件確實艱苦!

我作為成都某衛星城鄉鎮學校編制教師我的工資加上鄉村教師補貼一共有3000元,每個月除去房租、水電氣,交通費(回家),節衣縮食,能省下1500元存起來。可能是因為我踏入社會沒幾年,比較容易知足,感覺現在的工資也能活下去,就是心累了點,得計劃著花錢。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國家能夠讓教師安居樂業,安心教書,沒有後顧之憂!今年出臺政策,釋放出提高教師待遇的信號,但願能真正實行!

(我是 桃李不言夢夢,敬請關注,留言討論,共話教育!)


桃李不言夢夢

鄉村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中脆弱的一環,鄉村教育的發展程度和質量從某種程度而言影響著整個國民教育的發展水平。

早在民國時期,鄉村教育就備受教育人士的關注,粱漱溟、晏陽初等都是投身鄉村教育的先驅,也是我們當代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應該效仿的榜樣。

回到正題。個人認為當前鄉村教育發展的最大問題不在於師資問題,而應該首先關注的是生源問題,因為生源問題是導致其他問題的重要原因。

隨著城市化的大力推動,國家一直在鼓勵農民進城務工,不少地方還通過強力去迫使農轉非,這樣下去,農村人口下降,農村人口下降自然導致農村學生生源下降,留下來的都是留守兒童自然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農村生源少,無法形成教育規模,舉個例子來說,就我們村上,政府建了一座四層教學樓,相應的現代化教學儀器並不是沒有,然而每個年級只有十幾個人,這樣以來,教育部門不可能配備標準的師資,如果配備了反而是浪費,而且極不利於老師的成長,當然也並不見得就是對學生好。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人都是在一定環境中生存的,學生太少無法構建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也就不能很好地產生教育效果。教育是無止境的,老師也需要良好的環境使自己不斷成長,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教學生,這一切都是在有一定教育規模的學校裡才能實現的。

目前來說,鄉村教師工資的確是低,但並不止於鄉村教師,是所有教師工資都低。鄉村教師工資低,生活環境相對較差,城市老師工資低,尤其是年輕老師面臨著嚴峻的房車和婚姻問題,所以不管是哪裡的老師在當下的教育環境裡都是很弱勢的,口號並不代表就真的尊師重教。教師是培養人的職業,教室後面是成百上千名生命,他們責任重大,大到可以超越任何行業,可是,如果老師們都面臨著基本的生存問題,我想沒有誰可以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也沒有誰會真心說我愛教育我喜歡做老師。是說愛的喜歡的恐怕只是領導罷了。

心裡學上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說的很清楚,馬克思也說過:人們首先必須解決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在當下我們既不能片面之說鄉村教育,更不能只看到教育的問題只是教師待遇。教育改革任重道遠,倘若能切實提高全體教師地位和待遇,我想教育改革的春天才能真的會出現。

希望這一次的教育文件不再只是一個文件了。


小強環球

城市是這樣,在農村這個問題更加嚴重。現在農村的小學教師流失嚴重,這也導致農村小學學生流失。所以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迫在眉睫。

如果讓我來說農村教師的工資定位多少?那麼我認為最少一年不能少於8萬元。

不過我說的怎麼可能算數。國家也重視起農村教師待遇的問題了。


2017年提出了“差異化補助”,不再單一的補助,根據鄉村學校的偏遠程度以及距離城市中心距離的遠近來進行補助。確保鄉村教師的年收入不能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收入,努力提高鄉村教師社會地位。

具體差異化補助是什麼樣的?以北京市為例,具體如下圖:

相信不久的以後,鄉村教師也會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到那時候我們國家才會真正的強大。


宇航農業

我是雲南鄉村教師,對於每個月的收入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首先,我所在的地方,事業單位每個月收入不算低,目前我個人對收入比較滿意。

最近在問答上也瞭解了一些其他地方的教師收入,各地方都有差距,每個月多少錢先不說,至少讓全國鄉村教師待遇差距縮小,不要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影響工作熱情。



此外,《教師法》規定,教師工資不低於公務員,這麼多年一直沒有體現出來,教師群體,特別是鄉村教師除了工資沒有其他收入,這也會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總之,鄉村教師工資要多少錢才合適,不能用一個固定數字來界定,根據物價和其他行業工資來看,合理就可以了。

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深悟淺談

這個題目是要考慮地區差異的。

我在大城市的大學任職,月入大幾千,同事也都認為收入不高。因為房價高企。


我老家的同學現在已經做了中小學管理人員的一個月收入平均下來在五千到七千,其實跟我們差不多。那是因為老家新鄭那邊這幾年財政比較充裕,各種福補較多。但基礎老師就少一些。問題在於那裡還有大量沒有編制的代課老師,他們的月收入在兩千元左右,沒有任何福利。

我覺得農村教師不僅僅是收入問題,而是整個教育亟待被重視的問題。2018年河南省為了發展本地高等教育,創立品牌,對對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單獨追加了幾個億。這不是壞事,但基礎教育呢?只要高樓大廈,不打地基的建設模式很讓人擔憂。河南是人口第一大省,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落後於全國的那些“教育貴族”地區。接下來就不要罵河南人了,國家欠我們的太多。


用經濟去衡量發展的模式改改變了。用金錢種出來的樹,不一定是搖錢樹,也可能是萬惡之花。

我不羨慕那些“貴族地區”,只要我們的基礎教育能做好。別說鄉村教師應該發多少錢,只要大家都擠破頭考教師就行。退休官員急著當教師,國家就有希望了。


五行缺瞌睡

現在中國教師的收入貌似有點低(哪個報道說是世界倒數第三),在成都地區說真的,的確不如絕大多數打工的農民(沒有說農民該低!請勿噴)如果我們不去奢望像民國那樣普遍高於大多數職業的話,單從養家餬口正常消費來說,我覺得要這樣吧:基本飲食,每月1500,不要用米多少錢菜多少錢給我算賬,憑心而論,現在的消費,一個月這麼點錢多嗎?人情往來,算600吧,現在趕禮隨單子最低都是400,實際上平均下來,600肯定不止,從不和別人交往的除外。衣服,適當的化妝品,平均600,最低了。外面蹬三輪穿的羽絨服都要近2000,我總得要買件幾百塊的吧?也不可能當老師就該變太婆大爺,永遠不用護膚品甚至不洗澡吧?那樣誰願意當老師?每月800元的週末費用,如買點書啊,看看電影,朋友小聚,平均每週200,不多吧?幾個人出去吃頓麻辣燙都要3/400。孩子的費用,小時候和大學用得多,其他總得少,平均1000,憑良心說話,多嗎?你也不願你的孩子過得像乞丐吧?農村教師,大多父母也是農村的,沒有收入,養老要靠孩子,不生病的前提下每月500,不多吧?教師不能不住房子吧?每月供房1000,也不多吧?好了,最終教師每個月月光族,也得6000。呵呵。。。。。我在做夢了,工作近30年,每月3800。所以我現在沒有房子,什麼都沒有,只有一身職業病。。。。年邁的父母每週趕車給我揹他們種的菜到我這裡來補貼我。。。。這就是一個農村教師的自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