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三、四線城市二手房不好賣,是因炒房者不炒了嗎?

還沒成熟的小葡萄

是這個原因沒錯,但是三四線城市將是下一波大幅上漲的重點。

關於房地產市場近期走勢的分析,最近我連續發了好幾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看一看。

為什麼這麼肯定的說三四線城市將是下一步房價暴漲的重點呢?



第一,三四線城市是房地產價格的窪地

正如大家看到的,三四線城市現在的房價很低,基本上保持在1萬多2萬以下,這個價格還不到北上廣深的1/3,從全國各大城市的房價來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已經成為全國城市房價的窪地。具有上漲和炒作的潛力。



第二,三四線城市將成為下一步炒資金炒作的重點

北上廣深的房價已經在高位運行,雖然有不小的上漲幅度,但是房價炒作的動力不足、成本也很高。所,接下去炒房資金將會盯住三線四線城市,特別是基礎條件較好、離一二線城市比較近的三四線城市,將會是炒房資金緊盯的重點。



第三,房地產上漲的趨勢還沒有根本改變

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緩慢上漲開始,房地產市場上漲的趨勢到現在已經維持了20年。這20年中,雖然有多次的回調,但是過後都報復性漲回來了。從目前的狀態狀況來看,房地產市場成為國內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同時,房地產的收入也成為地方財政的來源,所以整個房地產上漲的趨勢還沒有變,接下去三四線城市作為價格窪地,將會是全國房價上漲的重點。


財市知透透

三四線二手房不好賣跟炒房客沒啥關係,因為一開始三四線房價起飛就不是因為炒房客。

三四線城市購房者主要是三類人:

一類是棚改貨幣化安置直接製造的購房需求,這個很好理解,你的房子拆了補現金,一個城市一年拆幾萬乃至幾十萬套很普遍。對應的就是幾萬乃至幾十萬套商品房銷量。

二類是農民進城帶來的購房需求,有子女為老人買的,也有老人為子女結婚買的房子。這類需求有明顯被刺激的跡象。棚改刺激的房價上漲,讓他們很難淡定不進場。

三類是返鄉置業人群。

這個好理解吧,一二線買不起,又不想錢在手裡貶值,還有些人希望通過迂迴三四線,最終置換成一二線城市的房子。

三四線城市二手房之所以不好賣,有多種原因,根本原因是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一般,房子的附加值也比較一般,在新房的諸多優勢面前,二手房反而比較雞肋。

發達的二手房市場一般都是最先誕生於發達城市。這些二手房附加值非常多,價格也貴的驚人,最近北京一個半地下室90平米,賣了1050萬,購房者只貸款了200萬,這個小區房子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三十多年了,但是出來一套賣掉一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牛逼的學校。


樓市微觀察

三、四線城市二手房不好賣,有多種原因。一是本身的供求關係;二是炒房者群體的撤退;三是房產稅,租售並舉的樓市新政等疊加效應使然。目前諸多城市的二手房,精裝修之後折算成毛坯房的市場價格,大致低於市場20%左右。

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一直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2017年房價上升幅度很大,得益於返鄉置業群體,屬於補漲性質。在這一批需求完全釋放之後,樓市清淡是很自然的事情。 因為價格窪地的因素,部分大城市的炒房一族,來到三、四線城市淘金。由於房價漲幅高達100%以上,現在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該是套現的時候了,於是二手房就出現供大於求的格局。

房產稅,租售並舉的樓市新政,對於三、四線城市同樣具有邊際效應。炒房群體都是先知先覺之輩,他們不會接樓市最後一棒。 如果網友關心一下“房天下”等網站的二手房市場,不難發現很多已經裝修完畢的二手房,雖然房齡不常,才做好精裝但已經掛牌出售。如果扣除裝修成本,大都比市場一手房價格要低20%以上。如果扣除利息成本以及時間成本,其實炒房的實際利潤沒有媒體形容的那麼誇張。

即使是毛坯二手房,其價格往往也低於同樣樓盤的一手房。筆者很多同事,就是買了此類房子;由於是現房,折算下來比一年前買期房,上漲幅度沒有超過50%。

網友們可以嘗試到正規二手房網站以及大型中介進行實地考察,從而驗證筆者所言是否反映真實情況。當然不同的三四線城市,有不同的具體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感謝你們光臨寒舍!順祝各位週末愉快!


陸燕青

個人認為不是,而是三、四線城市的二手房本來就不好賣,這個跟炒不炒房關係不太大。

2016年到2017年,中國的三、四線城市隨著一、二線城市的限購,房價大幅上漲,平均上漲1倍。這些城市的居民的家庭財富隨著房價的上漲而得到大幅提升,用“春風得意馬蹄疾”來形容一點不為過!當然,在這些城市需要新購住房的如剛畢業大學生、改善住房人群和前期因各種原因未及時購房“上車”的人們而言,購房壓力確實增大的很多,置業安居變得更不容易!

(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三、四線城市的房產面臨一個很明顯的問題,那就是已經升值的房子沒有市場,曾試過出售,但又是有多少人願意接盤呢?

這是一個很尷尬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因房價上漲而受益的三、四線城市居民卻發現自己手裡業已大幅升值的房產並那麼不容易變現,部分人群想要賣舊房換新房進行住房改善成了一個不太容易實現的夢!

要分析這個問題,就要看三、四線城市的購房人群出自哪個地方?目前來看,這類城市的主力購房人群分為以下幾類:

1:炒房者,特別是較熱門的三四線城市這類人群較多;

2:結婚購房人群,丈母孃經濟的直接體現;

3:新就業大學生置業,在人口流入較多的三四線城市較多,人才新引力弱的較少;

4:改善性住房人群,這類還是存在的,主要是二居換三居的多;

5:縣城或農村向城市轉移的購房人群,這類還是較多的,畢竟現在農村結婚也是需要在城市有房的;

6:租房人群;

7:一、二線城市被擠出或逼迫購房人群;

8:棚戶區改造購房人群。

等等。。。。。

(圖片來自網絡)

樓市基本面導致的此類城市二手房出手困難!

樓市的基本面是什麼,行業是否普遍共識的,產業和人口是最關鍵的兩大指標!

而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最缺乏的就是產業和人口,這是個不可爭辯的事實。從這兩個關鍵指標來看,三四線城市產業和人口顯然是幹不贏二線,更別說一線了。

但是,在這種基本面的基調下,當調控來臨之時,三、四線樓市必將首先遭受重創,需求可能瞬間消失,首先遭殃的是開發商,曾經花了幾個月時間培育的客戶,一瞬間都沒有資格買房了。而那些已經買房的人也會慌神,沒有購房者進來,他們手中的房子就好比空中樓閣。

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三、四線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在經濟欠發達地區,3000多的收入是普遍現象,以此收入來支撐1萬+的房價顯然不現實,也難以為繼!

總體而言,三、四線的二手房是難以出手的,在此類城市投資房產需要謹慎!要牢記那兩個關鍵指標,產業和人口。一切背離這兩項指標的炒作都是不能長久的!


晃晃悠悠的滾滾

炒房者不炒了只是原因之一吧,而且是相互作用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子不好賣,炒房者炒不動了自然會選擇放棄。

三四線城市的樓市火熱很大程度上是開發商與炒房團聯合做局炒起來的,甚至很多中介公司也摻和其中。據一項對15個二三線熱點城市的調查數據顯示,約有四成的購房行為是投資性的,甚至還有一些難以鑑別的水分,投資性購房比例可能會更高,真正的購房需求並沒有市場表現的那麼搶眼,否則三四線城市也不會為去庫存而頭疼了。

炒房團惡性炒房的結果就是導致房價虛高,甚至會出現一二手房倒掛現象,差不多的價格,當然是選新房。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買房需求的人不願意買二手房。

在三四線城市,房子作為一種資源並沒有一二線城市那麼緊張,而且城市的規模也沒有那麼大,即便偏一點也遠不到哪。而且和新房比起來,二手房買賣稅費多,流程長,手續麻煩。所以,有買房需求的人很少願意買二手房,畢竟能買新房誰會選二手房。

有二手房需求的一般是具有改善性買房需求的購房者,但是這部分人的需求佔市場比例小,遠遠小於二手房市場的供應,更別說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可能會改變主意直接買房了。

所以,在三四線城市二手房很難脫手。有許多急用錢的朋友都想趁著好時候把手裡的房子變現,但是卻只能看著市場上的高房價眼饞,然後揮淚降價甩賣。最慘的是,有時候降價也不見得有人願意接盤啊。


大亞灣其易房網

貸款利息上漲了,銀行貸款也難了,買房子的人越來越少,房產稅快出臺了,一些炒房客也想在高位賣出房子,造成二手房很難賣出去,專家說了,將來很多二手房賣都賣不出去,租也租不出去,又不能拆除,空置的房子還要交房產稅,物業費的。


獨家探索視角

現在的樓市行情已經逐漸穩定了,一二線城市房價穩步下跌,不過雖然表面看上去三四線城市表現的非常房價漲幅明顯收窄,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三四線房價還,不過雖然表面看上去三四線城市表現的非常火爆,但仔細發現就能在三四線城市買房的,都是新房,二手房的市場成交量寥寥無幾,就像筆友有個朋友房子在中介掛牌一年都沒人看房,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啊因為上次線?其上樓市庫存成為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大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三四線城市的貨幣棚改規模十分大,通過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政策,樓市庫存成為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大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三四線城市的貨幣棚改規模十分大,通過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政策,三四線城市居民能夠拿到不菲的貨幣補償,這些人成為了當地樓市最大的購買者,但就是這個問題導致的,新房供不應求,房價不斷上漲,反觀二手房市場,雖然房價低於新房,但是無人問津,這很簡單,就要看買房的人是什麼人知道了,前面剛才說過,最大的人群就是那些拆遷戶,而對於拆遷戶來說,因為有的政府拆遷貨幣補償,對於他們最不缺的就是錢,他除了拆遷戶之外,其它的三四線城市買房的都是這些人,哪些人結婚買房的年輕人,剛需改善型購房者投資新買房者,而這些對於買新房的需求也比二手房需求大,很多就拿結婚買房的年輕人來說吧,如果不是結婚的話,那麼買二手房也沒問題,那既然用來結婚的房子,那肯定都是要新的。二手房房齡也比較老了,銀行貸款那邊也比較少,稅費也比新房高,成本太高,用自己的錢炒房風險太大。


皮匠傳媒

三四線城市二手房一直以來都沒有市場,這跟炒房者是沒有多大什麼關係的。

最近幾年三四線城市火熱的是新房市場,而三四線城市的二手房市場根本就沒有發育,一直是冰冷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雖然一直上升,出售二手房卻很困難。哪怕大打折扣很久連問的人都沒有。



現在三四線城市買房的絕大部分都是剛需。買房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一輩子就買一套房,而且是自己住的,所以他們想法是寧願多花一點錢,也不願意把一生的積蓄去買一個二手的房子住,這也許是普通老百姓迷信的心理作用吧!


九彩祥光

你這個問題很有必要討論一下,挺有意思.我在房地產法律服務領域多年,對相關話題很感興趣,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彼此的觀點.

首先,市場銷售不景氣,特別是二手房市場交易困難,其實質就是供需關係產生了轉換. 在一個供大於求的市場中,我們是很難看到活躍的交易的.而前一段時間,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搶眼, 大多是一手房, 二手房受此影響,也跟著表現良好. 但是, 其中真實的需求是多少, 沒人知道. 況且,這都發生在一線二線城市的強勢調控的大背景下,被調控驅趕的資金進入三四線城市,當地的價格是否能代表真正的房屋價值是怎樣的,很難講.

其次, 而市場需求和當地的經濟, 社會發展和人口數量有密切關係. 比如, 面對人口數量的滑坡,去年各地開展搶人大戰。濟南、武漢、長沙、成都等地都出臺了吸引人才的大招。

比如,武漢,該市最新出臺的安居住房政策明確,爭取讓更多留漢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以低於市場價20%買到安居房、以低於市場價20%租到租賃房,這也被外界解讀為“購房租房可打八折”。

又比如,長沙,則對到當地工作的博士、碩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畢業生,兩年內分別發放每年1.5萬元、1萬元、0.6萬元租房和生活補貼;博士、碩士畢業生在長沙工作並首次購房的,分別給予6萬元、3萬元購房補貼。

採取類似舉措的城市還有好多,大家不約而同地都把落戶作為搶奪人才和推銷房產的方法。因為誰搶到人才,誰就有發展前景,誰就會擁有未來的繁榮。

這些二線城市都有如此緊迫感, 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如果都被吸引到二線城市,那麼,當地還有多少購買力, 不得而知.但是,憑著理性判斷,大概也能看出一個所以然.

(詳見我的頭條文章《你家鄉的房產是否升值,全看搶人大戰打得是否漂亮!》)

第三, 目前三四線城市的二手房交易困難, 就說明, 買房轉手投資變得艱難, 無人接盤, 意味著大家對未來是否能再出手, 變得不那麼有信心了. 除了自住之外,這些地方的房屋在逐漸喪失投資價值, 二手房交易不好, 也是情理之中.


穎想法律

一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三四線城市人口基本穩定或成流出狀態,如果新建商品房供應充足或者供過於求,房價又不高,基於新建商品房戶型結構、小區規劃、物業服務、使用壽命等諸多優勢,購房者肯定優先選擇新建商品房,而不會去考慮二手房。

二是由交易屬性決定的,二手房交易遠比購買新建商品房程序複雜。新建商品房,購房人直接與開發商網籤合同,直接付款給開發商或按揭,安全可靠。產權證等有手續均由開發商代辦,即便利又不用操心。而二手房交易由買賣雙方自行簽訂合同或通過中介簽訂合同,付款方式、按揭貸款均存在較大風險。手續基本自己跑,客戶對房屋實際使用情況也無法準確掌握。加上房屋使用壽命、戶型、小區環境、戶口等諸多因素,絕大多數人更喜歡買新房。二手房自然有價無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