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浪潮已來臨,ST的寒冬冰冷刺骨,這是績差股的末日?

退市浪潮已來臨,ST的寒冬冰冷刺骨,這是績差股的末日?

近日,或許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退市的股票突然多起來了,的確,繼ST吉恩和ST昆機後又一家ST的上市公司面臨著退市的風險,這家上市公司名為ST烯碳。

如果沒有意外情況發生的話,這ST烯碳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退市已經是絕對了的事情,沒有什麼懸念,就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竟然就有三家上市公司被退市。

往常就算是一年,恐怕都難有一家上市公司被退市的,畢竟在A股的市場之中上市的股票,都有一個“不死鳥”的稱號。

退市浪潮已來臨,ST的寒冬冰冷刺骨,這是績差股的末日?

就是說,一旦一隻股票被套上ST的帽子以後,就會想方設法的通過其他的途徑保住殼子,一般而言,亦或是賣資產玩財技,讓虧損兩年的業績,突然在第三年來了一個扭虧為盈。

第二個辦法就是轉讓股權,把殼子給賣出去,讓別的公司來借殼上市,前幾年IPO的大門基本上被關死了,想要上市不太容易,只能通過借殼上市。

但是從2016年以來,IPO的大門已經被打開,現在排隊上市的公司多不勝數,很多想要上市的公司沒必要再通過借殼上市讓旗下的公司融資,完全可以通過IPO申請,只不過速度要慢了一些而已。

退市浪潮已來臨,ST的寒冬冰冷刺骨,這是績差股的末日?

在這一種背景之下,ST的股票反而不太被市場關注,導致出現退市的危機。

財經君相信,這個月退市的三隻股票只是一個開始,往後會又更多的ST股票會面臨著退市的風險,再加上如今的定增規則已經改了,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能超過現有股票數量的20%。

一般而言,ST的上市公司總市值都不到五十億,他們發行的股票市值也只能在十億或者十億以下,不太利於大型公司的借殼,資產過大的企業,沒辦法一下子把所有資產都裝進一個籃子之中,如果每次裝一點的話,又很浪費時間和精力,不合算。

所以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ST板塊的風險性,能不碰ST板塊就儘量遠離ST板塊,不然一旦股票出現退市,投資者畢竟血本無歸,這也是向註冊過渡的時期,潛移默化以後,會成為一種習慣,到時候必然是註冊制的全面實施。

退市極有可能在今後成為常態化,ST 的寒冬已經來臨,投資者需要警惕風險,避免被寒風所傷。

以下的ST股票需要注意風險。

ST明科

股票市值在18億左右,是一家生產化學產品的公司,扣非淨利潤已經保持了十三年的虧損歷史,但是這公司財技玩的好,至今都還沒退市,第一大股東是正元投資有限公司,而這所謂的正元投資有限公司的最大古董乃是資本市場赫赫有名的明天系控股的,也就是說,ST明科是明天系的股票,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扣非淨利潤保持十三年的虧損歷史,反而還能存活至今,有高手在背後支撐著。

ST聖萊

股票的市值在11億左右,是一家從事電器相關產品的公司,目前處於虧損的狀態,而且已經連續虧損了兩年,也就是說,如果今年繼續虧損的話,按照證監會的規則,連續虧損三年的公司,就要被退市的話,這家公司面臨著被退市的可能,2018年第一季度無論是淨利潤還是營業收入都出現雙降,如果不玩財技的話,這家公司斷然會在明年被退市,當然還有一年的緩衝時間,公司的管理層肯定也不會讓公司被退市,很有可能會把第三年這關鍵一年的淨利潤做成正數,這已經是ST股票慣用的方法了。

退市浪潮已來臨,ST的寒冬冰冷刺骨,這是績差股的末日?

如今A股市場還有80多隻ST的股票,這些股票投資者都已經注意風險,能規避的最好規避,畢竟ST股票的風險大於收益,買這種股票在以前行得通,但是在今時今日的投資環境下,斷然是很難行得通的,所以股市還是以價值投機為主,只不過,從去年到現在,很多藍籌股的漲幅也很驚人了,還是要注意風險,保護資金的安全,才是股市生存最要主要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