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砸掛:郭德綱惹官司,馬三立大膽,孫越讓岳雲鵬悲痛欲絕!

相聲前輩有云: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相聲演員上臺後,砸兩句掛,能讓場子的氣氛迅速熱起來。比如德雲社總教習高峰,跟隨郭德綱商演時,常常是一開場就對老郭一通埋汰,便是為了讓火爆的現場氣氛延續下去。經典的有,高峰換下郭德綱,於是,不少觀眾借這個間隙去廁所,高峰見狀便開啟自黑模式:高峰欒雲平上臺的時間,就是觀眾上廁所、郭德綱喝水的時間……

相聲砸掛:郭德綱惹官司,馬三立大膽,孫越讓岳雲鵬悲痛欲絕!

相聲同行間砸掛,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不熟別逗。因此,砸掛亦有很大的風險。下面4位相聲大家,就曾因砸掛惹禍……

1、郭德綱: 發小因被砸掛翻臉,老郭差點吃官司

那年,郭德綱火得一塌糊塗。老郭對衣食父母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只得賣力演出,甚至創下了25次的返場記錄。

相聲砸掛:郭德綱惹官司,馬三立大膽,孫越讓岳雲鵬悲痛欲絕!

返場就得有新段子啊,於是,為了達到最好的演出效果,郭德綱調侃完于謙又擠兌李菁,可還是未能滿足觀眾胃口,於是,他就拿發小汪洋被“帶綠帽”的事兒砸掛,沒成想,汪洋得知後惱羞成怒,向媒體公開表示不滿,差點鬧上法庭!

郭德綱認為,汪洋是圈內人,又是自己從小學藝時的發小。對砸掛一事的反應有些反常,他判斷應該是一些不懷好意的同行的惡意挑撥。自那以後,郭德綱說相聲變得謹小慎微,全身心的把砸掛事業投入到“于謙一家”身上。不知您認為,汪洋和郭德綱誰有錯在先呢?

2、馬三立: 拿孔聖人抓哏,被後人找上門

相聲砸掛:郭德綱惹官司,馬三立大膽,孫越讓岳雲鵬悲痛欲絕!

相聲泰斗馬三立,因為砸掛也惹過事。話說,那一年,馬三爺正值壯年,在濟南首演了經典相聲《吃元宵》,為了使當地觀眾更有代入感,馬三立詼諧的將孔老夫子刻畫成了一個愛佔便宜的小老頭兒, 雖顛覆了人們對孔老夫子的固有印象,但並無詆譭之意,演出效果更是出奇的好。

下臺後,劇場經理帶了一個衣著打扮非常體面的人,來拜見馬三立,經介紹,馬三爺得知,這位正是孔子的後人。馬三立極為尷尬,連忙道歉。但那位先生,並沒有生氣,當即表示了對相聲藝術的寬容和理解,並祝賀馬三立演出成功。這樣以來,馬三立的經典段子《吃元宵》才得以流芳百世。

3、馬志明: 飛來橫禍

相聲砸掛:郭德綱惹官司,馬三立大膽,孫越讓岳雲鵬悲痛欲絕!

馬志明是馬三立的兒子,人稱“少馬”。多年前,他創作過一個特別諷刺的段子《糾紛》,後來,還製成了相聲MV,在各大電視臺轉播。 但觀眾並不知道,因為這段相聲中一句無心的砸掛,少馬爺攤上了事兒,成為少馬相聲生涯中,揮之不去的痛。

《糾紛》中刻畫了一個尖酸刻薄的角色,因為該角色一句“我天拖的”,竟讓當時的天津拖拉機廠的領導極為不滿,還到曲藝團鬧事,甚至還揚言將以毀謗付諸法律,事情的最後走向,筆者不得而知。但當電視上再播這段相聲時,卻用技術手段刪減了關於“天拖”的部分。

相聲砸掛:郭德綱惹官司,馬三立大膽,孫越讓岳雲鵬悲痛欲絕!

自那以後,馬志明在演出時,再也沒有說過這個段子,可以說恰恰因為這事兒,少馬從此變得謹慎,沒有了充足的創作空間,少馬也失去了早年間那份靈氣和帥氣,從高產相聲大師變成了如今的默默無聞。

4、孫越:砸現掛,岳雲鵬躺著中槍

砸掛的原則,無非五個字:對人不對事。即郭德綱的相聲主角全是于謙,如果換成另一個人,也成立,因為都是事先編好的。主角定為于謙,只為讓觀眾更快的進入角色。反觀“現卦”,則具有臨時性,是根據現場的突發狀況臨時編纂的包袱,抓哏運用好有意外的爆笑效果,用不好則會……

相聲砸掛:郭德綱惹官司,馬三立大膽,孫越讓岳雲鵬悲痛欲絕!

有一年,岳雲鵬跟郭德綱去德國巡演,突然收到父親去世的消息。但是,票已售罄,小嶽想到,很多華僑都是奔自己買的票,便沒有及時回家,看父親最後一眼。事後,郭德綱不止一次誇小嶽嶽:戲比天大。

讓我們說回砸掛,相聲中的砸掛,確實沒有一點規矩,被砸掛的對象如果生氣,那就太外行了。可是,有時候還是要顧及被砸方的心情, 例如,岳雲鵬得知父親去世後的那場演出,岳雲鵬現場狀態明顯不佳,可大胖子孫越似乎並無察覺,在岳雲鵬以河南話重新演繹《泰坦尼克號》的翻船片段時,孫越翻包袱,居然現卦了一句 :“你就拿死人開玩笑吧!”通過演出視頻,我們都能明顯感覺到,岳雲鵬瞬間在舞臺上沉默了三秒……想必那時他心如刀絞。

相聲砸掛:郭德綱惹官司,馬三立大膽,孫越讓岳雲鵬悲痛欲絕!

從馬三立時代的包容理解,到郭德綱時期,同行間的四面埋伏。如今,“抓哏”“砸現掛”的空間越來越小,似乎最見演員表演功底、最有意思的“砸掛”越來越難呈現。這到底是在進步,還是退步呢?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