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為何騰訊出品總是被人詬病?馬化騰虛心接受犀利批評

“騰訊正在喪失產品能力和創業精神,變成一家投資公司。”

昨天,騰訊遭受到了尖銳無比的批評,一篇1.3萬字的《騰訊沒有夢想》傳遍網絡。

今天,馬化騰對此文進行了回應,表示有批評的聲音蠻好,並承認了產品確實需要反思。

“投資是把不核心的、不專業的項目交給其他更合適的團隊去做,將資源利用和效益最大化;關於產品,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反思的,確實需要產品團隊有更大的決心和耐心做出更優秀的產品”。

近兩年來,為何騰訊出品總是被人詬病?馬化騰虛心接受犀利批評

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

近兩年來,網上對於騰訊的噓聲不斷,為什麼騰訊的產品總是被人詬病?

遊戲強大,卻成硬傷

騰訊遊戲的強大毋庸置疑,以《王者榮耀》為例,風靡各類人群,甚至跨越了各個年齡段。

但去年被人民日報點名後,就一直遭受著非議。網友稱其“毒害青少年,毀掉下一代”,也成為了無數家長、老師的眼中釘、肉中刺。

近兩年來,為何騰訊出品總是被人詬病?馬化騰虛心接受犀利批評

然而騰訊的主要盈利靠遊戲,也正因這樣騰訊的名聲越來越差,與其願景“做最受尊重的互聯網公司”已經越走越遠,遊戲成為了騰訊磨不掉的硬傷。

靠模仿為王的年代已過

互聯網發展早期,用戶缺少很多實用、耐玩的互聯網產品,所以無論是抄襲還是模仿,能夠讓用戶用著舒服就已足夠。

近兩年來,為何騰訊出品總是被人詬病?馬化騰虛心接受犀利批評

而如今,互聯網高速發展,用戶也變得越來越挑剔、有個性,互聯網產品除了要實用耐玩、也要有自主特色、甚至還要滿足用戶的情懷等等。

所以光靠模仿取勝已成過去,若沒有創新遲早會被淘汰。

騰訊如今主要靠三個人:小龍製造流量,mark把流量轉換成錢,martin用錢生錢並做戰略佈局。可以看到這三個人不是閉環而是鏈條,源頭在製造流量的張小龍。

近兩年來,為何騰訊出品總是被人詬病?馬化騰虛心接受犀利批評

近兩年來,為何騰訊出品總是被人詬病?馬化騰虛心接受犀利批評

《騰訊沒有夢想》裡面有這樣一句話:騰訊是一家水一樣的公司。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哪有渠道他往哪裡流,優點他的順暢性很強,缺陷是他的個性非常弱,幾乎沒有,這樣的公司沒有信念。

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