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2018年5月27日至28日,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大會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西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東家APP承辦的全球華人最重量級的文化創意盛會。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千匠匯聚,守望長安

此次大會以“新西安 以匠心 為初心”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各門類的兩千多名優秀匠人。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潘魯生宣佈大會開幕,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上臺致歡迎辭。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從巨幅陝派剪紙作品《黃河兒女》上取下“匠心鑰匙”授予匠人代表劉潔瓊,象徵著西安這座匠心之城的大門永遠向匠人敞開。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作為十三朝古都,西安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關於西安在傳統文化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復旦大學教授、著名學者錢文忠進行了《新西安 以匠心 為初心》的主題演講。向大家展示了西安這座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西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亦是中華文明史詩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安不僅有製作剪紙、陶壎、皮影、洛川毛麻繡等極具民間特色手工藝品的匠人,唐三彩、鍾南山香囊等具有皇家氣質的傳統手工藝作品更是被廣為流傳和保存。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今天,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的隆重召開,是中國工匠精神傳承中的又一次延續。西安,是文化之城,也是手(守)藝之城,更是匠心之城。

時代賦能,“星”閃耀

當今,手工藝的保護,傳統文化的復興已經成為社會重要議題。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普發表了名為《中國手藝——一個尚待發掘的文化產業富礦》的演講,他認為中國匠人大會旨在搭建一個不同手藝門類交流融合的平臺,解決中國傳統手工藝在生存與發展中的難題。

中國匠人大會是首次以特定的組織形式把各門類的匠人聚集在一起,在歷史上只有皇家能夠做到。不論是宋徽宗時代的“畫院”,還是清朝“造辦處”,都是滿足皇室需求的國家動員機構。讓匠人從幕後走到臺前,讓匠人成為受人尊重的一個群體,他們是真正的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締造者。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傳統文化對於匠人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匠人也應該學會通過現代手段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通過政府支持,匠人和設計師創造,NGO組織的引導和商業平臺機構驅動,才能共同促進中國手工藝的健康發展。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互聯網+傳統文化”的產業模式已備受關注。如何更好地對手工藝進行商業賦能,如何讓匠人的商業價值得到更好地發展和體現。東家APP創始人兼CEO俞海華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據介紹,東家APP目前已接觸了3萬餘名匠人,其中6000名入駐,去年幫助匠人賣掉了100萬件作品,每天有近200萬用戶通過東家APP和東家構建的平臺,接觸和了解各種手藝。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本次大會東家推出“匠星計劃”,將從產品力,影響力和銷售力三個方面全面賦能匠人,打造“匠星”,計劃打造1000名年收入超過百萬的匠人、1000名粉絲超過萬名的明星匠人、提供10000件博物館典藏IP。

眾志成城 協力同行

傳統手藝的傳承與傳統文化的復興需要各界力量的努力,博物館作為社會文化教育機構,其中典藏了無數人類歷史上最寶貴的手工藝作品。這些作品既是古代匠人智慧的結晶,也是現代匠人的靈感源泉。在本次大會上,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西安市文物局、有朋文博、東家APP與陝西曆史博物館、陝西關中民俗博物院等三十餘家博物館、博物院的代表,共同上臺啟動文創戰略合作。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從數字化到智能化,科技與世界的聯繫愈發緊密。字節跳動副總編徐一龍表示,今日頭條將與東家APP與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達成戰略合作,聯手為匠人提供更好地服務,用科技手段擴大匠人的影響力。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近年來,匠人經濟和傳統文化也已經成為資本關注的熱點。復星國際執行董事、聯席總裁徐曉亮認為:根植中國,以家庭用戶為中心,讓中國傳統手工藝走進現代生活,智造健康、快樂、富足的全球幸福生態系統。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名人助力 傳承匠心

手藝的傳承需要眾多力量的加入,而名人大咖的助力更利於傳播和推進傳統手藝的傳承與發揚。本次大會還向著名錶演藝術家、煤礦文工團團長瞿弦和;著名錶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六小齡童”章金萊;著名媒體人曹景行;著名演員夏雨;著名舞臺藝術家薩頂頂頒發了“中國手藝傳承推廣大使”稱號。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在隨後的沙龍討論環節,六小齡童、曹景行、夏雨、薩頂頂等諸位明星大使還同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普以及東家創始人朱見山共同以“跟著匠心去生活”為主題展開了一場新時代文化激盪的對話。

匠人之歌 榮耀時刻

“詩言志,歌永言”,為了慶祝第二屆匠人大會在西安舉辦,西安市音樂家協會精心創作了本次大會主題曲《匠者 初心》。這首歌的創作歷時三個月,反覆打磨多稿,曲風大氣恢弘,不僅表達了匠人的心聲,也喚醒了聽眾的共鳴,而這也是第一首專門屬於匠人自己的歌曲。

在本屆中國匠人大會“榮耀分享時刻”,中國手藝發展研究中心向三十餘位當代傑出匠人代表們頒發了:創新匠人、人氣電商匠人、中國名片、傳承榜樣、突出貢獻藝術家等榮譽,並共同宣讀了《中國匠人宣言》。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附:《中國匠人宣言》

我是中國匠人。

我們知行合一,我們心地光明。

我們繼承傳統,我們追求創新。

我們融匯中西,我們貫古通今。

我們跨界合作,我們術業專攻。

我們超與自我,我們引領潮流。

我們精誠服務,我們尊重需求。

我們堅持不懈,我們精益求精。

我們感恩造物,我們大美不言。

我自豪,我是中國名片。

我驕傲,我是中國匠人。

此外,大會還設置了三個平行分論壇。分論壇一:讓匠心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互聯網文化產業電商論壇;分論壇二:傳統手藝與設計創新;分論壇三:“博”採眾“藝”—以匠心 助文創。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了當代匠人發展的現狀與未來。

盛典之外,看點多多

守藝長安——百匠千藝進長安

長安自古以來就和匠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有學者很早就指出了漢代長安城的佈局形成和《考工記·匠人營國》中文字記載的一致性。

2018年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百藝千匠進長安”圖文展,108名中國各個門類傑出的手藝人的守藝故事與精美作品圖亮相西安永寧門古城牆。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5月27日晚20點,數百名匠人緩緩前進,通過永寧門,步入長安城,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大唐迎賓禮。隨後,來自全國各地的匠人與嘉賓共同參觀了“守藝長安——百藝千匠進長安”城牆圖文展。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守藝長安——大唐工坊

大唐工坊位於舉世聞名的大雁塔下,大唐不夜城內。大唐工坊以盛唐文化為背景,以唐風元素為主線,以西安當地匠人為主,通過技藝工坊的形式在大唐不夜城做技藝表演體驗市集,與市民進行零距離互動,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展示中國匠人的絕活和精神面貌。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文化盛宴 大秦小宴

本次中國匠人大會晚宴主題為“大秦小宴”。逾2000名匠人在曲江國際會議中心金色大廳內同時用餐,創造了西安餐飲界同時用餐人數最多的新紀錄。晚宴菜品,氣勢恢宏,食材精緻。每道菜品均有典可查,頗具秦地之風。

通過本次中國匠人大會,2000餘名匠人在參會的同時,也品嚐到陝西特色美食,體會到西安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感受到了這座千年“匠心之城”獨特的文化魅力。

眾望所歸,匠心所在

本屆中國匠人大會是西安這座歷史文明古城在中國工匠精神傳承中的一次當代延續。這次大會不僅是一次匠人與世界的對話,更是一次匠人與歷史的對話——在歷史中尋找永恆的“匠人精神”,在歷史中探尋“匠人精神”在新時代的演變。

不忘初心 守藝長安——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在西安召開

中國的手工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從這個層面看,西安千年前就是文化之城、手藝之城、匠心之城。從其伊始,便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

值得一提的是,“匠人精神”在當下西安雖和技藝及其傳承和堅守有關,卻並不代表抱殘守缺。它不代表對舊有傳統的原樣復刻,不代表與文化的創新、創意背道而馳。中國的“匠人精神”在新時代必將加入新的文化內涵並被新一代匠人奉為圭臬。

背景資料:

東家APP是一款基於東方生活美學的文化生活平臺。2017年3月完成由SIG由SIG海納亞洲基金領投的B輪融資,由“匠人手作電商平臺”升級為“文化生活平臺”。平臺內匯聚了來自東亞文化區域內 6000 多名手藝人,作品覆蓋茶器、首飾、服裝、文玩、家居、古法食品等諸多領域。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結識匠人,瞭解匠人故事和購買手藝作品。以“讓傳承成為潮流”為使命的東家APP,希望能夠為民間匠人提供一個商業化的平臺,通過“買賣”與“使用”,來保護傳統文化的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