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核心提示】茂名市茂南區鰲頭鎮飛馬村

現分為三個村委會,是鄭氏後人聚居地,漁米之鄉,崇文尚武是該村優良傳統,是茂名市有名的、為革命作出較大貢獻的老區村。

從抗日戰爭開始,共產黨人黃國強、鍾正書、鄭奎、鄭金、鄭凌華在飛馬村發動群眾武裝起義並建立革命根據地,成立茂電信武工隊,長達十一年之久在當地開展鬧革命。期間湧現出一批批和敵人英勇鬥爭的英雄人物,鄭奎、鄭金、梁月等同志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為革命英勇犧牲。

村裡的文昌廟,高大雄偉,供奉的菩薩是傳說中的天神天將,廟門的楹聯:“文章華國,武烈安邦”。文武之道,這大概表達了飛馬人的情懷。

飛馬人崇尚習武,村裡有十幾間武館,由本村武師執教,男女青年多到武館練習拳腳,“飛馬功夫”,在電白、吳川一帶頗有名氣。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2018年2月18日,農曆大年初三傍晚,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一行前往茂南區鰲頭鎮飛馬村採風。他們連夜開始訪談,瞭解當地民風習俗,為《年例》的順利拍攝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

飛馬村為茂名最大的鄉村,座落在茂(南)電(白)吳(川)交界地帶,平原沃野,以大村為中心,有二十多條小村環繞,呈眾星拱月狀,三千多戶人家,常住人口約1.3萬,總人口2萬多,是鄭姓人聚居的村落,村中道路整潔有序,屋前房後遍種果樹、竹子,蔚然成蔭。村莊、田野、魚塘、河流相映成趣,有著江南鄉村的迷人景色。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年例》攝製組在飛馬村採風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飛馬村自然村的村首們開會共同商討正月二十八年例活動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茂南鰲頭飛馬村年例被評為“2017年我最喜愛的茂名十大年例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飛馬村長者暢聊年例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飛馬村中始建於1808年的古井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飛馬村大廟,正月二十五都將在此舉行一年一度的起年例儀式。

“神之德惟一 一氣相通 一誠有感,天與位以三 三才立極 三寶同尊”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三侯廟敬奉的三神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年例遊神之“寶馬車”也是遊神時被視為神的重要“交通工具”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竹頭做的杯珓,年頭也不短了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村民一般在年例前半個月從市場購買回幼雞進行精心飼養的年例雞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村民自家種的年例菜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流經飛馬村的小河,河水神奇的向上遊流淌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作為飛馬村外孫女在此次採風中作為嚮導兼任現場翻譯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飛馬村一隅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飛馬村一隅

拍攝花絮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來到茂名飛馬村採風,鄭氏後人聚居地

茂南區鰲頭飛馬村年例為正月二十八,正月二十五起年例,期待再相逢,共同見證飛馬年例的精彩。

(紀錄片《年例》攝製組攝影、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