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國迷蹤——中山國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是《論語》裡講的關於怎麼治理一個大的邦國的治國之道。

如何衡量一個邦國是不是個大國?標準是:能不能養得起一千乘以上的兵車。

如果按這個標準來衡量,中山國絕對稱得上是個大國。

古國迷蹤——中山國

白狄建國

中山國是個特殊的邦國,特殊之處在於,它是白狄建立的國家。

在古文獻中,形成的概念是:華夏居中,四方有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禮記*王制》: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粒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有不火食者矣,衣羽毛穴居。”

春秋初期,秦、晉、鄭、衛、邢等國以北,今天的陝北、山西與河北兩省的中部與北部的一些強悍的部落,不似中原王國開化,但同時又是中原諸夏的威脅,他們被中原諸夏所重視,到了春秋中葉,他們被稱之為北狄。

狄,是驅除於遠方之義。這是諸夏對位於他們北方的這些部落的真實心思,希望能夠遠遠地驅諸他們。狄,也表示強悍有力,行動迅疾,絕異壯大有力者。

狄是一個範指,白狄是確指基本生活在陝北或是陝西東部的狄人。為什麼叫白狄,這個白字可能取自於姓氏或取自於生活的地名,沒有確實的定論。

晉厲公命呂相為使致秦桓公《絕秦書》:白狄與君同州,君之仇讎;而我之婚姻也。這句話把白狄和秦與晉的關係說得很清楚。與秦同屬古雍州,與晉有聯姻的關係,比如晉文公重耳的母親狐姬就是白狄人。

但是關於白狄的來歷沒有記載,模糊難辨。《潛夫論·志氏姓》說:“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從姓氏的角度來看,白狄的姮姓是非常古老的姓,來自於遠古。

建立中山國的是白狄中的鮮虞一支,為姬姓。姬姓是周王族的姓氏。有種說法:六千年前,炎帝統一關中渭河以南地區時,打敗眾多異姓部落,其中,軒轅氏的一部分遷入渭北來發展。從渭北北山擴散到河套這一區域的軒轅氏,稱北狄或白狄。

阪泉之戰後,黃帝打敗炎帝,建立了有熊氏華夏國,軒轅氏興盛。春秋戰國時的北狄遍佈於陝北甚至河東呂梁。此說認為,白狄也是黃帝的嫡系後裔,故有姬姓。

《遁甲開山圖》:“蚩尤者,炎帝之後,與少昊治西方之金。”有解釋認為,阪泉之戰後,炎帝姜姓部落成了黃帝部落的奴隸,被改了名字叫“蚩尤”。為了給炎帝部落復仇,於是有了後來黃帝和蚩尤的大戰。蚩尤部戰敗,首領被殺,餘部被驅逐,形成了東夷部落。到了商代被稱為鬼方,春秋時期被稱為赤狄。

北狄人因為阪泉和涿鹿的兩次大戰遷移到了易水一帶,在此生息、繁衍,這就是後來建立中山國的那一支狄人,是黃帝軒轅氏嫡系後裔。

以上是一種觀點,尚待考辨。但也不排除這是白狄自己的攀附正統之說。

華夷之辯歷來存在。但是所謂華、所謂夷有時候只是一種戰勝者對戰敗者的侮辱而已。在遠古的大戰中,只要被逐出中原流落四方的,都有可能被稱為夷狄。比如戰敗的炎帝部論為東夷,戰敗的有虞氏成了北狄。

古國迷蹤——中山國

中山王鐵足銅鼎

武公重興

中山國溯源,現在今來看,實證起於中山侯鉞這件文物。鉞,原本就是一種大斧,但作為禮器的鉞就成了權力的象徵。商代尤其盛行用鉞作為隨葬器。

中山侯鉞上有銘文:天子建邦,中山侯惟作茲軍(斧),以敬(警)厥眾。

從銘文來看,“天子建邦”應當是指周立國。此時應當是西周初年,中山侯受封,向天子宣誓效忠。中山侯鉞是賜封與受封的實證,兩相認可。

從公元前555到公元前450年,關於中山國一直沒有詳實確切的記錄什麼事件。這一時間段內的中山國應該只是一個並不引人注目的小國。見於記載是《左傳*襄公十八年》,突兀一句,“十有八年春,白狄始來。”字裡行間的意思多少帶著點流亡的意思,明顯是離開了自己原來的故國,似乎想尋找新的生息之地。中間發生了什麼,是否曾諸侯國之戰的戰爭,以致中那個周初分封的中山侯國已經被滅?這些都沒有詳實的記載。但是這個白狄不能確實是當時的中山國還是鮮虞國。當時的中山國和鮮虞國都在現在的石家莊一帶。

後世《呂氏春秋》記載,“中山亡邢,狄人滅衛。”至少說明當時有過混戰,以至於中山人流亡於中原。這個中山國後來甚至流亡到南方,依附於楚國。想來原先就是夷狄立國,又是亡國之君,想要在仰正統、蔑夷狄中原地區生存起來一定格外不易。

《戰國策*中山策》裡記載了一個故事,給這個初封的中山侯國做了結局的交待,也格外讓人覺得悲辛。

中山君鄉都士(國都中的士人),因為羊羹不遍,惹怒了沒分到羊羹的中山國大夫司馬子期。司馬子期就為了一杯羹,遊說楚王伐中山。中山君逃亡而走,只有兩個人挈戈而隨其後。中山君問這兩個人為什麼肯追隨自己。二人對曰:“臣有父,嘗餓,君下壺飧餌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來死君也。”因一杯羹而亡的中山君這時喟然而仰嘆曰:“與不期眾少,其於當厄;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飧得士二人。”

傷透了心的中山君連楚國這個最後的盟友也沒有了,復國無望,在史籍徹底消失。

在史籍中過了幾十年,中山國卻又再次出現了。

先秦《世本》記載: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

《史記*趙世家》:(獻侯)十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

1978年中山王墓在河北平山縣發掘,出土方壺,有銘文記載“惟皇祖文、武,桓祖,成考”

文獻及出土實物都明確表示,有個中山武公這個人,重新又有了中山國的記錄。這個中山國先興於顧,後在齊桓公支持下遷到了靈壽。有自己的國土,是重建的中山國。中山武公不能確定就是重建新中山國的初代君主,而方壺上的銘文又表示,新中山國的國君世系傳承的順序已歷數代。

新建的中山國國君若從青銅器銘文上看,如果說中山武公就是其中的“武”,那麼之前應該還有中山文公。總之就是新中山國沒提到之前周初分封的那個中山國,看起來其中並沒有什麼傳承關係。但中山侯鉞被保留、傳承下來了,這表示權力的傳承接續。

北魏闞駰《十三州志》:中山武公本週之同姓。如果確實如此的話,由此可知,新中山國的國君姬姓。也就是說到了公元前414年,新的姬姓中山國又重新在舊中山國的國土上建立起來了。

古國迷蹤——中山國

錯金銀犧尊

幾廢幾立

不得不說,中山國是一個命運坎坷又格外堅韌不折的邦國。

從中山王方壺的銘文上看,中山國世系的傳承應該是:文、武、桓、成。

文公不可考。中山武公於公元前414年立國,滅國於公元前406年。中山武公在位時間正是在秦魏第一次河西之戰的激烈爭奪中。公元前408年,河西之戰中取勝的魏國立刻回師直指中山。一方面因為中山之地可能成其心腹大患,另一方面就是武公復國的中山國很可能是魏國的傀儡。樂羊攻中山,三年而拔之。白狄的拼死抵抗還是沒能改變中山國的命運,中山國再亡於魏之手。

魏文侯封樂羊於靈壽,後來樂羊的後世子孫因地為家。可見魏國是多麼痛恨中山欲脫離自己的掌控,以至於樂羊在攻破中山之後一直以守靈壽為重任。魏文侯先封太子擊於中山,後重命少子摯為中山君。

公元前387年,趙武公死,趙敬侯繼統。武公之朝作亂,不克,出奔魏。於是魏國支持公子朝而攻打趙國邯鄲。公元前383年,趙國攻衛國,魏國又成了衛國的援軍,和趙國再戰於兔臺。趙國不甘心,與楚國南北聯合夾擊,屢取魏地。

數年之間,趙魏之間戰爭頻繁,給了中山國復國的好機會。

中山桓公復國之後,趙國逐漸成了中山國最大的威脅。於是中山國修長城,引水圍鄗,攻守並舉地對抗趙國。

為了對抗秦、楚、齊等大國鯨吞蠶食,公元前323年魏國為首夥同趙、韓、燕、中山一共五個國家再次“五國相王”結成聯盟。中山國國君從此稱王。中山國處於幾國中心的中原腹地,固然其地勢重要,但也可以說明中山國這時已經勢力不小,成為強國,不是趙魏可以小覷的弱國了。

中山國的疆域,基本在現在河北石家莊,也包括保定的一部分。《戰國策*秦策》: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

趙亡其國

稱王之後的中山,逐漸達到頂盛。但中山國在縱橫捭闔的時代外交極其失敗,不懂得合縱連橫之術。

中山國擺脫魏國,與趙國更是仇敵,就算魏趙肯與其相王也不過是為了共同對付秦、楚、齊多拉一個幫手。但中山國因此又與齊國成了仇敵,以至於齊國閉國不通中山之使。

當齊國伐燕時,中山國趁火打劫又奪佔燕國大片領土,完全不固相王之盟約背棄盟友,不重承諾。從此與燕國也反目成仇。

中山國的地勢,嵌入趙國腹心,是趙國的心腹大患。《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武靈王繼位後雲“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邊,而無強兵之救。”遂將中山之患視為第一要務。趙武靈王出巡九門,為野臺以望齊、中山之境,可見其關注。

趙武靈王不得不說是個深有謀略的人,他並沒有一味用力兵大舉征伐。在房子之戰失利後,趙武靈王開始潛心運籌。“胡服騎射”的指導政策下,趙國兵強馬壯,有了軍事實力。隨後頻頻出使,使樓緩之秦、仇液之韓、王賁之楚、富丁之魏、趙爵之齊。此後數年之間數國混戰,趙國一直保存實力。此後秦、楚、齊、韓、魏、越一直持續混戰。這中間趙武靈王拉攏宋國,附首齊國,做足準備。

公元前305年,趙國舉二十萬之眾大舉攻打中山國,攻下鄗、石邑、封龍、東垣,勢如破竹之下中山國不得不割地求和。此後,趙國不斷蠶食中山國土地。《戰國策*魏策》曰:中山數割數伐而隨以亡。趙軍攻下國都靈壽,中山王逃亡。趙立傀儡,後又黜。

趙國從此絕了心腹大患,其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

中山國固然軍中多力者吾丘鳩,衣鐵甲、操鐵杖以戰,所擊無不碎,所衝無不陷,最終還是免不了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