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奔騰6
格物致知,重在格而不是物。格是將事物的特性分門別類地進行認知。
古人,由於受限於認知手段欠缺,將事物的特性,按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屬性進行分類,分別進行研究,以陰陽相互作用和轉換指導,認識事物是本性和演化過程。
這個過程,被古人稱之為格物致知。
今天隨著對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入,用古人思維方式,一樣可以,對具體事物的具體特性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繼續格每個事物的每個具體特性,進行格物致知,這就是有總綱的和有方向的科學研究,
所以說,廣大精微,無窮無盡。今天的所有科學研究,均可以歸入這個思維和認知方式。而科學發展的今天,事實也是沿著這條路走,將來也一樣。
阿奇100
格物出自《大學》。原文如下: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可見,格物是儒家修行的第一步。《大學》曰: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格物這一步走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後面的所有修行。何為格物?
千百年來,爭論不休。王陽明格竹子到格心,朱熹推究事物之原理。王陽明的解釋還算靠譜,而朱熹直接將儒學帶到溝裡去了。
因為格物這塊基石沒弄清楚,儒學修行成功者日漸稀少,儒學也因此沒落。
既然格物這麼重要,為何曾參不說明白一點呢?這是最值得深究的地方。
格物需自悟。
明白什麼是格物,不是靠別人教,而是靠自己悟。顏回肯定是格物致知了,我們先看看顏回的表現。
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
生活窮困,人人憂愁,而顏回樂在其中。為什麼呢?簡單的說:心不為物所動。
物,是食物,是衣服,是住宿,是環境。包括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嚐到的,觸到的,想到的等等,所有的一切。
對這些物,看破放下,不憎愛,不取捨,不沾染。方能稱作格物。
總結一句話:格物是儒家修行的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
Fandy
先說答案。
“格物”一詞中的“物”泛指宇宙、自然以及宇宙中的一切事物。
這裡的“物”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世界”。
“物”從何而來?
《道德經》代表的華夏道易思想認為萬物的生成順序是這樣的。
道生,德畜,物生,形成,現象。
物形成而現象,就如同嬰兒來到母體,孕育而出,我們可以感知到的“物”也是這麼出現的。
任何“物”,都根源於“道”。
在《道德經》中,有許多關於“物”的描述:
“有名萬物之母。”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補充解釋一下“格物”
“格”這個字,由“木”、“夊”、“口”組成。
“木”,本也;
“夊”,是“止”的倒形,“止”是腳掌,
“夊”則是腳掌反象;“口”,洞口;
“夊”、“口”則有人從外來到半穴居的門口的意思。
“格”因而有返本之意。
所謂“格物”,也就是認清事物本來的樣子。
並不是隨便拉個框架,找個抽屜、格子,把事物往裡一塞,就萬事大吉。
而是要觀天之道,格物以自然。
形而上的道易思維,在伏羲時代,演化出象數的思維,河圖洛書,便是對天道運行的符號標識,這是最初的格物。
到了黃帝的時代,文字發明了,華夏人用象形文字這樣的自然語言去擬合自然的生活,這是人文時代的格物。
正確的“格物”的前提條件,就是理解掌握道易思維。
以道格物,可以得正知,得正知而可以達誠意,達誠意而可以正心,正心者可以以道修身,以道修身者可以以道齊家,以道齊家者可以以道治國,以道治國者可以以道平天下。
這才是《禮記·大學》中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這段話的意思。
平凡2850
格物,最普遍的認識是“推究事物之理”,看上去很現代的樣子,似乎就與西方的科學文化相銜接了,與我們的物理學科相聯通了。
但其中的“理”,是做人的道理,並不是哲學和科學中的自然規律。如果是自然規律,那中國的科學早就發達了,所以不是現在理解的探究事物之理,不能當做“物理”來看。早期王陽明“格竹子”失敗,也就是不明白這“理”的內涵所在。
我認為是“物”,更多指的是“事”,是指在做事的過程中體會其中做人的道理。想想當時的讀書人,皓首窮經,不會把目光看到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之中,都是把自己身邊遇到的“忠孝仁義禮智信”與經典相參,去體會經典的“微言大義”。
而王陽明更進一步,把“物”當成心,把“格”當成“使之歸於正”,這樣格物實際上就是“格心”,在“酬酢萬千”的物和事面前,看到自己的內心,去掉各種私慾,使內心歸於中正。
劉向雄
格物的“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出自《禮記-大學》,格物是指探究推究事物之理,“物”包括有形的物和無形的事即世間萬事萬物。……格物就是探究所有事物、所有知識去體驗感悟道理或真理,格物就是探究、追本溯源、實踐體悟……
格物在我國古代又曾是科學的代名詞,指自然知識、自然科學以及相關的機構等,近代“科學”一詞,由日本學者首先從西方引進、翻譯,後傳入中國取代了“格物”一詞。
早期的儒家對格物並沒有太多的解釋,由於南宋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強調“格物致知”並作為程朱理學的認識論而為世人所推崇。
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通過實踐對事物、知識探求,以追求“真理”。但是,此“真理”並非“客觀規律”,而是現實社會中的“天理”也就是儒家的綱常倫理,“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學之真。……
逛一逛3
格物致知是華夏科學體系的重要方法論
格物致知——
簡單的理解就是通過對事物的剖析以獲得真知。
西方醫學解剖人體來獲得一些醫學治病的知識,
而王莽時期就已經對人體進行了解剖,華佗更是已經開始對人的腦袋進行開顱手術了。
王莽可是距離西方的醫學有N多年的距離
華佗也距離西方醫學N多年,西方就是坐火箭也趕不上啊
而格物致知的科學認識體系就是指導華夏先祖進行科學實踐的法寶。
最早的是老子留下的煉丹法,這個煉丹法不僅僅是用來煉丹的。世人不知道罷了。
自從《大學》,《中庸》被孔丘們劃為儒家經典後再也沒人能知道如何格物以致知了。
現今誰又能正確解釋如何格物以致知呢?這會讓大家簡單的獲得真知,功德無量啊。
看來老子不在人間行走後,什麼人都可以解釋什麼是格物致知了。包括王明陽剖析竹子搞了個心學出來,成了儒家的一大分支。其實,心學是沒什麼真知的。王明陽自己都感嘆,還是不懂得什麼是竹子。
guihuxuan1
謝謝你的提問。我是千千千里馬。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思想的綱領性文件《大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 。
格物致知,首先是“格物”,格物,首先是“格”。過去,都認為格是分類。大體差不多。但是,根據儒家的思想實踐來看,格物的“格”,主要是把“物”類倫化,就是賦予“物”一個倫理的特性,這就與我們現代人,或者西方人的推究事理還不是一回事。
比如,孔子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就是孔子具體的“格物”。這裡孔子不是在探究松柏是不是耐寒的問題,而是通過鬆柏的耐寒,懂得人應該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再比如說,“梅花香自苦寒來”這裡也不是在探討梅花的香味是從哪裡來的問題,哪裡來,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人應該耐得住寂寞,自然有美好品格。
所以,格物的“物”是一種事物,也是一種精神。
致知,就是要從事物或精神中選擇做人的志向。這種志向一旦卻定,就要付諸實踐,推及自身,影響一個家族,然後,影響一個社會群體。
儒家主要探討人格和做人的倫理,所以“物”往往都是精神化的東西。格物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一點中國畫家提現的非常清楚。比如畫梅蘭竹菊,這些梅蘭竹菊早已不是具體的“物”,而是精神境界的象徵。
千千千里馬
格物就格除世人所謂的事物之理,視而不見,充而不聞,這時你的良知就會出現,良知現,智慧出,良知現,善心出,良知現,愛心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格物就擱置掉世人的垃圾思想,思想是人類意識的產物,都是過去的經驗,看法,也就是說思想只是一定時期,一定條件下,某個人的看法,它不會放之四海而皆準,更不是真理,都是識神產生,慾望產生的,修行的本質就是淡化掉識神,則元神顯現,元神現,則良知出。元神無所不知,智慧由此產生。
易理萬機
格物:看東西,不是光是用眼晴看物還要加上心,用眼和心去觀察事物,王陽明年輕時他踐行格物論時就站在自已家的花園裡看花草樹木,站在小樹前成年累月看這個樹的發展變化,目的是找出他想要找的真理,現在的哲學的概念叫〝主觀難心主義〞,徑過長期的格物,王陽朋悟出了格物的所渭真締一一心學,就是我上述封建社會唯心論的主觀唯心主義。
包強中
格物的物是天地萬物的意思。出自儒家的格物致知,其思想最早起源卻是道家修仙的想法。道家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格物致知就是分析琢磨天地萬物的天道,使得自己感悟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