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同:36歲交給我的13件事

今年是2018年,離17歲的我一晃時間過去了20年,我總算是有點資格坐下來和17歲的自己聊聊了。

先說你最擔心的。

刘同:36岁交给我的13件事

1 是的,你考上了大學,讓父母刮目相看,大學時光你也未曾虛度,提早實習和每日寫作是你這輩子幹得最對的事,這時你也交到了一些朋友,你完全不用擔心沒人會喜歡這樣的你。

2 你從一個什麼都想和人聊的人,變成了把一件事藏在心裡反芻的人,剛開始你會覺得這個世界沒人理解你,但很快的,周圍有朋友向你透露心事,你用安慰自己的方式去安慰他們,他們覺得和你在一起很有安全感。

你知道了,所謂安全感就是任何事情自己都能給自己一個答案,無論好壞。

3 你很努力進入了學生會,卻沒有能像希望的那樣成為學生會主席,因為類似於“與人打交道“這樣的事情並不是你的擅長,你只擅長做讓你覺得心情愉悅的事情,那就去做那些事,那些事最後能養活你。

看人臉色生活和取悅自己生活,後者會讓你更快找到自己的擅長所在。

刘同:36岁交给我的13件事

4 你的父母如小時候一樣喜歡大聲爭吵,你很多次希望他們離婚,甚至有幾年回家都選擇住在賓館。後來你發現,他們並不是不愛對方,而是兩個人溝通的方式有問題,你從“兒子”的身份變成了“想解決問題”的那種人,一切都會好轉。

你不成為敢解決問題的人,你就會變成別人的問題。

5 很多你喜歡的朋友都會慢慢的消失在你的生活裡,你會難過,但其實也不用太難過,因為你會遇見新的朋友,不是那種靠時間才能積累出來的友情,而是一拍即合,極其默契的感情。你很訝異,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那麼像自己的人?

如果你覺得有人和你很像,不是他們像你,而是你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一致。

6 你此刻想買的卡帶,想買的cd機,想買的名牌運動服未來都會有的,而且都能夠買最新款,只看你是否願意。

你不再會踮著腳尖去夠那些本身不屬於你消費能力的東西,你知道了“相得益彰”才是一個人最舒服的狀態,知道了什麼年紀就該幹什麼年紀的事情

,別人也會覺得這樣的你看起來有點帥啊。

7 17歲的時候,你對很多東西都畏手畏腳,害怕別人瞧不起。但後來你還是去做了很多事情,決定了就會去做,你的命比較好,絕大多數事情的結果都如你所願。

事實上你發現了“這個世界真正有自我價值的人都很忙,他們沒有時間瞧不起別人。而那些瞧不起別人的人,他們只是沉溺於瞧不起這件事而已,除此,他們也別無擅長。”

刘同:36岁交给我的13件事

8 對了,你一定很擔心未來沒有人會看得上你。其實你這時的“看得上我“只是“對我感興趣就夠了”。後來你會發現,感興趣,喜歡,習慣,默契,信任,呆在一起,以及愛,他們看起來都很像一件事,但他們又是不同的感覺。

被人喜歡不再是你幼稚的目標了,被你喜歡的人喜歡,才是值得去努力的事

17歲之後你學到的,大多數是你與世界相處的方式,而不是你本身的行為方式

10 此刻,你的成績算全班的中下游。你的人際,算人群的邊緣。你的理想,也混沌看不清方向。你對未來也沒有什麼規劃,你搞不定父母,也搞不定老師,對比家境更好的同學,你父母也不能給你值得保障的未來。看起來很糟糕的樣子。但你有一個優點——但凡有人給你一點鼓勵和信任,你就很想做好一件事情。這句話是咱倆一輩子的寫照——“不是因為我可以,而是因為這個人值得。”

不辜負,可能是讓一個人能一直死扛的原因

11 你或許想知道現在的我過怎樣的生活,是不是像你想象中一樣的瀟灑?其實,現在我的生活根本就不是你的想象,你此刻的貧窮限制了你對未來的想象,這裡的貧窮不僅指金錢,也指精神。你對自身的自卑,眼界的狹隘,讓你看不到更遠。

既然仰頭看不清未來,那就低頭走好眼前的路,總之,只要你現在努力去做每件事,你未來自然能看見我現在的生活。

刘同:36岁交给我的13件事

12 你一定想不到2012年,有本叫《誰的青春不迷茫》的書,我在你後來寫下的每篇日記後面和你靠文字對話,後來我寫了一本長篇小說《我在未來等你》。36歲的我,回到了1998年找到了你,成為了你身邊的一個熟人陪了你一年,你知道我是誰嗎?

13 對了,你沒錢的時候總會問爸爸要錢,然後給他寫借條。你以為只是開玩笑,但他真的會一直留著,問你要利息啥的。你能不寫就不要寫,如果你真寫了,也沒事,我都會幫你還給爸爸的。

刘同:36岁交给我的13件事

請你放心往前奔跑,別慫,別自卑,別被他人的看法打敗,別找藉口,別太虛榮,別太計較眼前的利益,我會在未來等你。

刘同:36岁交给我的13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