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槍大多數都是栓動的嗎?

叫我東海

想要精度高就得上栓動,否側精度上的偏差實在是無法接受。

有很多人都吼著叫著說巴雷特M82是狙擊槍可是我卻不同意這個觀點。巴雷特M82,作為一款反器材武器十分優秀20-29寸的槍管使得整槍具有極大的威力,並且採用的是.50bmg口徑的子彈,所以殺傷力驚人,並且子彈可以飛行很遠。但是實際上巴雷特的精度其實並不高,甚至在100碼距離上,精度還不如M16.這主要還是怪最於M82的回膛系統。M82採用的是槍管後座式退殼方式,而這一方式造成的之間後果就是這把槍在製造時就會給槍管提供一個凹槽,使得槍管可以在其中滑動,但是隻要有運動就會造成誤差,細小的誤差在近距離無法察覺,而等到推到遠處目標才發現一把巴雷特M82 在100碼上的精度以及誇張到4moa以上了,隨便從美軍軍火貨庫拿出一把M4都要比它大的準。

除了槍管震動,槍管導氣所造成的彈速變化也是很麻煩的。類似於美軍的MK110以及MK12這種建立在AR平臺上的槍支,採用的是氣導式後座方式,這麼一來一定有一部分本來可以用作助推子彈的火藥燃氣卻被拿去推動機匣,而部分自我控制導氣的系統會給超壓的系統自己放氣,當氣體流失之後,子彈的速度就會發生變化,這樣的變化直接影響就是子彈彈著點的高低的變化。並且槍機的抖動也會造成子彈的偏移而無法形成一個完美的group。

並且栓動狙擊槍完全可控啊。不像半自動狙擊步槍基本都是打完自己補子彈,而是自己手動拉栓,推栓,從而我們可以控制子彈進膛的時間,從而由於子彈的火藥燃燒速率隨溫度變化影響很大。所以我們需要控制,不讓子彈更早的進入槍膛而被槍膛熱量導致子彈初速的變化。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其實大部分狙擊槍特別是高精度狙擊步槍都是栓動,因為栓動式步槍不用向全自動步槍那樣要預留火藥燃氣完成拋棄彈殼和上彈的動作,使得子彈火藥燃氣完全是提供給彈頭前進。所以它比全自動狙擊步槍擁有更高的精度。所以二戰時的栓動式步槍幾乎都可以當成狙擊槍使用。

但到現代,由於作戰方式和戰鬥形態的變化(城市反恐作戰,特種作戰…),對狙擊槍的要求更高,便研製出了高遠程,高精度的狙擊槍。而一般這樣高要求的步槍的造價、維護的費用也更高,不合適大規模生產使用,只能是小規模的部隊裝配。而且這種步槍的研製技術難度也比較大,其細緻的程度小到子彈的研發都是一項高的技術要求。


而相對於全自動狙擊步槍相比於栓動式步槍的技術要求沒那麼高,生產研發的經費也沒那麼高,更合適部隊的大規模裝備,而且相比栓動式步槍,全自動步槍擁有更高射速、更大的彈容。對戰場的支援速度更快。就比如解放軍曾經裝備過的81式狙擊槍(原蘇聯的SVD),和現在裝備的88式狙擊步槍。都是秉承著簡單耐操價格便宜的理念來設計的,雖然很多人都吐槽這槍和其他著名的狙擊步槍相比這裡不好那裡不好的,但是它卻可以讓班組擁有了狙擊槍的精度火力。所以設計理念不一樣所研發的武器是不一樣的,所執行的任務拿的武器裝備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直接的拿兩款武器做性能對比。


蘇聯SVD狙擊步槍
88式狙擊步槍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這個問題真“棒”,範圍真大。基本的概念就不多BB了,狙擊槍有拴動也有半自動,半自動狙擊步槍一般是發到步兵班裡當做DMR(Designated Marksman Rifle)也就是所謂“精確射手步槍”來用,使步兵班的精確火力延伸到800M左右。
M14就是比較優秀的班組DMR。

拴狙一般是特戰單位裝備,偵察連什麼的應該也有,栓狙比連狙準多了,結構不多說,網上資料一大堆。

連狙有很大的缺點就是由於採用導氣式,槍機復進的時候橫衝直撞把槍管震成羊癲瘋
如圖,德拉貢諾夫在槍機復進的時候
震的像傻逼一樣。

狙擊步槍沒有硬性指標,班組支援就用連狙,暗殺行動就用栓狙,這麼好用怎麼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