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妻病故,小妾沒有被扶正,丈夫另娶新妻,小妾在病故後才被扶正

民國總統馮國璋有兩任妻子和五個姨太太,二任正室夫人分別是原配妻吳夫人和繼室周夫人。吳夫人是馮國璋發跡前娶的結髮妻,她生有三子一女,繼室周夫人本是袁世凱的家庭教師,沒有生育過子女。

在馮國璋的原配妻吳夫人病逝後,他並沒有把家裡的小妾扶正,還是讓大姨太彭氏代替家務,這時袁世凱作媒,把他家的女教師周砥(周道如)嫁給馮國璋當了繼室夫人。本來有希望被扶正的大姨太彭氏眼睜睜地看著新人進了門,自己沒機會扶正了。

髮妻病故,小妾沒有被扶正,丈夫另娶新妻,小妾在病故後才被扶正

可惜繼室夫人周砥紅顏薄命,嫁過來三年就病故了,又由大姨太彭氏主持家政,可是彭氏還是沒有被扶正。彭氏是什麼時候被扶正的?是在馮國璋病逝多年後,由馮國璋髮妻生的大女兒發話讓彭氏扶正,那時彭氏剛剛病故。

1953年,大姨太彭氏病逝,靈柩停在客廳裡,馮國璋的大女兒(馮國璋的髮妻所生)來拜祭,她跪在靈前大哭,一邊哭一邊說:“扶了正吧。”彭氏的兒子感激涕零,一邊磕頭,一邊說:“謝謝大姐!”

髮妻病故,小妾沒有被扶正,丈夫另娶新妻,小妾在病故後才被扶正

雖然馮國璋的大女兒是嫡出,可是她和大姨太彭氏自幼相處,感情非常深厚。當時馮國璋的大女兒是馮家最年長之人,也是說話最有份量的人,所以她說要扶正大姨太彭氏,彭氏當然被扶正了。

因為被扶正了,大姨太彭氏的棺材裡能夠放上的馮國璋一張大照片,她的子女能在她的墓碑上能冠上顯考和顯妣的稱謂。

彭氏是一個非常賢惠的姨太太,她是貧家女出身,很小的時候就來到嫁到馮家,陪伴著馮國璋的髮妻,一直擔當料理家務的重任。

髮妻病故,小妾沒有被扶正,丈夫另娶新妻,小妾在病故後才被扶正

馮國璋很喜歡自己大哥的女兒,就把大哥的女兒接來撫養,交給大姨太彭氏撫養。

在彭氏三十歲那年,馮國璋還為她寫了一個對聯,上聯是“一生授理家庭多順壽”,下聯是“兩次代權終貴無閒言”。意為彭氏管家管得好,兩次代行正妻的管家權都沒讓人有閒話可說。

可是這麼賢惠的小妾,生前沒有得到扶正,她被扶正已經是她病故之後,而扶正她的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她丈夫的嫡長女。

髮妻病故,小妾沒有被扶正,丈夫另娶新妻,小妾在病故後才被扶正

這樣說來,在舊式社會,富貴人家的小妾想扶正是很難,富貴人家的元配病故,丈夫卻再娶一位繼室正房夫人,而不是把家裡現成的小妾扶正。填房夫人病故後,丈夫年老不想再娶,讓小妾行使正室夫人的管家權,但是就是不給她扶正。

在中國幾千年的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制度下,很多小妾都夢想著扶正,可惜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小妾扶正是很難的。就算到了民國,封建宗法制度滅絕了,可是還是有人守著舊思想不肯給小妾扶正,這隻能說明,我們中國古代是很注重嫡庶之別的。

(注,舊社會的姨太太是從大姨太排起,而不是像現在文藝作品裡小妾和正室一起排行:“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過去的小妾是不能稱太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