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監獄舉行“高牆有愛 獄園有情”主題開放日活動

五月花如海,五月歌如潮。五月的臨汾監獄,細雨過後更顯魅力。2018年5月20日,臨汾監獄舉辦了首次“主題開放日”活動,社會人士和山西師範大學現代文理學院法學專業部分師生30餘人,服刑人員親屬200餘人,一起走進高牆,感受臨汾監獄的環境優美,感受臨汾監獄的文明管理,感受臨汾監獄的文化浸潤,感受臨汾監獄的教育理念,感受臨汾監獄的知行合一。臨汾監獄監獄長楊磊、政委張俊生、紀委書記李清元、副監獄長李明和李增奎等一起參加了此次活動。親情幫教、社會幫教、成果展示、法律援助、交流座談、現身說教、警示教育等,開放日活動豐富多彩。

臨汾監獄舉行“高牆有愛 獄園有情”主題開放日活動

開放的環境

8時30分,在民警的引導下,所有來賓有序參觀了監獄的環境、服刑人員習藝車間、監獄發展陳列室、獄內食堂和服刑人員監舍,直接目睹了服刑人員生活、勞動、學習的方方面面。

參觀過程中,監獄優美的環境,如公園一般的風景不時吸引著大家駐足觀賞。一位社會人士這樣評價:進入監區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優美的環境,有魚池、各種花卉、綠樹成蔭,完全沒有印象中那種生硬的、冷冰冰的,讓人很怯的感覺。另一位女士接著說,我家就在咱們監獄的旁邊,前30年的時候進來(參觀)過一回,這次來發現簡直大變樣了,簡直就是花園。像這樣的溢美之詞不時地從來賓的嘴裡說出。

進入生活區,道路兩旁30餘塊圖文並茂地記錄著監獄文化建設點滴的宣傳展牌,不時都吸引著各位社會愛心人士和服刑人員親屬代表們駐足仔細觀看,還不時向解說員詢問各項活動的開展情況和“獄務公開”情況;在監舍,內務衛生整齊劃一,整潔統一白色床單、藍色被罩、牆上掛著的液晶電視、床頭粘貼著溫馨的親情寄語,特別是監內服刑人員減刑假釋公示欄引起了社會人士尤其是服刑人員家屬的濃厚興趣,並不時向民警詢問服刑人員改造和減刑等相關情況,尤其是監院的文化牆、監舍樓道和監舍內張貼的書畫作品,吸引得大家不時駐足觀看;在獄內食堂,參觀了製作區、洗菜區,詳細瞭解了服刑人員的伙食標準,特別是看到公佈欄上的一週食譜,看到著裝整齊規範的炊事犯和功能齊全的炊事設備,看到那些新鮮的豬肉、青椒、木耳、西紅柿等食材和鍋里正在翻動的菜餚以及正在加工的雪白饅頭、花捲、米飯,這一切無不引起了社會人士和服刑人員家屬的極大興趣。“服刑人員真是吃得好,吃的健康,和在外面(社會)差不多。”一位社會人士感慨道。

“這裡的改造環境讓我們心理踏實、放心、我相信孩子在這裡一定會改造好的,我心裡太感激了。”一監區王某某的母親看到這些情不自禁地對身邊的民警說;她身邊的一位服刑人員的父親接口說到:“老大姐!你看這無處不在的細節管理,無不充分說明了監獄工作的嚴謹、規範,同時又人性化地為他們的服刑改造營造了溫馨和諧、健康向上的改造氛圍,我是真的放心了。”

臨汾監獄舉行“高牆有愛 獄園有情”主題開放日活動

開放的文化

9時30分,社會人士、師生和服刑人員親屬代表步入了監區操場,由監獄分管教育的副監獄長李增奎主持舉行一個簡短會議,主要是監獄領導致詞、親屬幫教發言和服刑人員代表表態。

服刑人員代表張某感慨萬千,淚水幾乎模糊了雙眼,看著臺下的母親及親人,鄭重承諾:“親人們!請你們放心,我們會改好的,我們將用自己的努力改造去踐行重新做人的諾言,用實際行動回報親人,回報社會。”

服刑人員趙某某的母親是一位老師,她的發言字字珠璣,直擊在場每個服刑人員的心底,撥動了服刑人員那顆作為人子人夫人父那根脆弱的神經:“你們作為服刑人員,一定要認真悔改,在監獄裡認罪悔罪贖罪,警醒、認識自己的犯罪行為帶來的後果,不僅讓你們自己失去了寶貴的自由,也讓自己的家庭遭受了深刻的打擊,我們作為家人一方面承受著骨肉分離的痛苦,一方面承受著別人對我們的指責和羞辱。一方面還要替你們扶老攜幼,一方面還要遠道而來,到監獄來探視你們,因此,你們要時刻懂得感恩,踏實改造,忘記過去,面對現實,要時刻牢記你有一份愛的承諾,你有一份愛的責任,你有一份愛的擔當,把自尊、自信、自立、自強作為自己今後走向新生的目標。”許多服刑人員垂下了自己腦袋,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臨汾監獄舉行“高牆有愛 獄園有情”主題開放日活動

臨汾監獄舉行“高牆有愛 獄園有情”主題開放日活動

“一區一品”文化表演是此次“主題開放日”活動的重要展示,它是臨汾監獄以堯文化“和合”精神為主要內容的“一監一品”教育新模式的精髓和縮影。整個彙報演出共分四個篇章。優美的舞姿,震天的鑼鼓、摧人淚下的小品,親人們淚流滿面,服刑人員落下悔恨的淚水,觀眾席上的親屬和來賓也是淚流滿面,使整個彙報演出達到高潮。一個個精彩的曲目不僅演繹了全監服刑人員真心認罪、真正悔罪、真誠贖罪服的決心,更是向親人們表達了他們走向新生的信心。

“通過觀看這些節目,發現服刑人員對生活以及內心也是非常憧憬的美好的,他們所展示出來的精神風貌,根本讓人看不出他們是曾經的殺人犯、搶劫犯,是罪大惡極嗎,就沒有那種感覺,能感覺的只是他們那種渴望新生嚮往生活的信心,我覺得這是一種文化的薰陶,一種潤物無聲,一種潛移默化,這是臨汾監獄民警的辛勤付出換來的。”一位社會人士如此說。監獄黨委副書記、政委張俊生這樣回答,“學習音樂演奏的方式讓服刑人員懂得真、善、美的文化內涵,旨在通過對服刑人員的文化薰陶,在潛移默化之中改變性格情操、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促使服刑人員養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為以後步入社會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臨汾監獄舉行“高牆有愛 獄園有情”主題開放日活動

開放的座談

11時30分,監獄警體中心。人聲鼎沸,氣氛熱烈。100張桌子橫成排,豎成線,上面擺著瓜子、花生、香蕉、蘋果,監獄領導、社會人士、管教科室領導、服刑人員親屬、法學專業的同學按照安排有序就座,整個會場熱鬧而有序,人多而不嘈雜。

親情在這裡洋溢,親情在這裡瀰漫。服刑人員與親人們,有的竊竊私語說著家常話,有的滿臉的笑意擁抱,有的流淚滿面的訴述著什麼,引人注目的是那個靠著桌子的雙柺,服刑人員王某某正抓著已白髮蒼蒼且行動不便的父親的手,邊掉著眼淚邊聽著老父親的叮囑:“兒啊!一家人都在盼你能早日回來,如今,監獄給你們提供這麼好改造環境,你一定要好好改造。”來自四川的服刑人員李某的妻子心情也特別開心,臉上充滿了團圓的喜悅,她是從丈夫入監以來由於路途遙遠第一次來監探視,她說:“我不僅看到他身體棒棒的,而且還看到監獄為他們提供這麼好的改造環境,他還能學到一些的實用生存技能,我真的為他高興。”李某的妻子是此次幫教親屬中路途最遠的,在丈夫住監後一直不離不棄,自己在家裡無怨無悔地照顧老人和孩子,使得李某備受感動和慚愧。

與這邊感情渲瀉截然不同是,靠近門兩排桌子圍滿了人,桌上擺放的是監獄的教育成果展示和獄務公開宣傳手冊,有人在翻看資料,有人在諮詢著什麼法律問題,這裡是監獄在“主題開放日”活動中展開答疑解惑、執法情況介紹和座談而設立的臨時現場辦公點,分別設立了監獄領導、獄務公開、法律服務三個諮詢交流點,一些社會人士和親屬紛紛過來諮詢瞭解。

臨汾監獄舉行“高牆有愛 獄園有情”主題開放日活動

開放的真實

12點30分,開放日活動圓滿結束,家屬和社會人士有序退出,在邊走邊聊中,談到對這次開放日活動的印象時,一位剛退下來的教育局領導說:“前幾年來過臨汾監獄對服刑人員自學考試進行巡視,這次來與前幾年相比,感覺變化特別大,特別是環境變化大,印象特別深刻的還包括一區一品表演,組織得很好,服刑人員精神面貌很好,節目質量高,通過開展開放日活動,讓服刑人員與親屬面對面座談,特別人性化,嚴格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輔相成,相結合,能促使服刑人員自覺接受改造,對國家,對社會,對監獄,對服刑人員本人,對服刑人員親屬都是一件好事。”

一位城建局的幹部說:“原來覺得監獄非常的神秘,對監獄瞭解得比較少,進了監獄給人的感覺是環境優美,感覺不像是監獄,沒有印象中那種森嚴、冰冷的感覺,習藝車間非常整齊、乾淨,通過對陳列室的參觀,對監獄的發展有了一個簡單的瞭解,參觀了監舍,裡面非常規範,最震撼的是一區一品表演,表演隊中服刑人員所展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和一個個精彩的節目,感覺服刑人員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覺得就是經過文化的薰陶和監獄的教育。作為社會人,通過這樣一個開放日,瞭解到了臨汾監獄最真實的一面。”

法學專業的同學們也紛紛議論:“通過參加這次開放日活動,首先是感動,為監獄為給服刑人員創造的這麼好的改造環境感動,為監獄民警繁雜、複雜的教育改造工作的辛勤付出感動,為服刑人員在這個特殊的學校裡,能認真學習文化、技術、法律知識,努力改正自己,積極奔向自由而感動。”另一女大學生接口說:“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監獄濃郁的文化氛圍,這與我之前對監獄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以前我只是以為將服刑人員關在監獄裡,每天讓他們幹很重的活兒,給他們吃得也不好,也吃不飽,甚至還打他們。現在通過了解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原來不只是讓他們幹活兒,還讓他們學知識,學技術,開展通過文化的薰陶和參加各種活動,從心理上教育他們,從思想上教育他們。這種文化氛圍真的只有在大學以上的學府裡才能感受到的。而且一區一品表演的有一個節目是《弟子規》,真好,相信無論是犯了多大的罪,只要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接受教育,一定會改正成好人的。”

這一句句一聲聲的真心點評一場場社會愛心人士的幫教無不詮釋了高牆陽光的溫情。正如臨汾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楊磊所說:“感謝社會人士和親屬對監獄工作的支持,監獄舉辦這樣的開放日活動是第一次,也是全省監獄第一家舉辦的,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舉辦,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通過你們看到的、感受到的給監獄工作進行正能量的宣傳,希望通過我們共同努力,為將服刑人員改造成守法公民不斷地奮進。”

監獄“主題開放日”活動的舉辦,充分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下的監獄工作新要求,展示了臨汾監獄良好的執法形象,更好地發揮了親情和社會愛心人士幫教在服刑人員改造中的感召和激勵作用,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改造質量,拓寬教育渠道,確保監管安全的持續穩定打下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