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教師是一個高薪職業嗎?

文|王宇丹

《論語》裡面有這麼一句: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束脩”是一種乾肉,是孔子教導學生所收取的一點微薄學費。“束脩”一詞後來專指教師的薪金。古代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同時也需要有收入來維持日常生活。

中國古代的教師是一個高薪職業嗎?

先說官學的教師。

官學教師的任務是專門為國家培養人才,與科舉考試相適應。官學教師屬於中央官僚體系,有“官”的屬性,享受的便是朝廷的俸祿,收入穩定,待遇優渥。比如,兩漢時期太學的教師稱為博士,這個職位篩選嚴格,百裡挑一。太學博士擁有較高的經濟、政治待遇。漢宣帝時博士的俸祿有六百石,屬於“高官厚祿”。朝廷為博士們提供專門的住所,還為他們製造衣冠。

官學教師除了有官方的穩定俸祿之外,還有一些額外的獎賞。比如南朝時期,官方教師,如國子祭酒可占上二頃五十畝,國子博士、國子助教可佔山二頃。此外,還享有絹綿、菜田、蔭族等待遇。北宋時期,地方官學教授可以依據其工作業績,授改為京朝官。當然,在古代成熟的官學體系之中,官學教師也需要接受定期道德品質、業務技能等考核,並且存在相應的懲處制度。比如,北宋時,官學中的學生試卷如果質量低下,負責考校學生試卷地教師要受到降職的處罰。

中國古代的教師是一個高薪職業嗎?



私學教師是古代教師中一個龐大的群體。

與官學教師相比,私學教師的待遇會差一些。私學教師的收入不太穩定,主要的收入來自學生們來上學時繳納的“學費”,學費可能是銀錢,也可能是糧食、肉類。

經師、技師和蒙師等都屬於私學教師。他們的任教形式各不相同,待遇也有明顯差別。比如經師,經師是兩漢之後私學教師的主體。他們一般擁有家學背景,家庭經濟也比較好,能自己做研究。而且經師大多擁有出眾的學術能力,或為退隱的名學鴻儒,董仲舒、鄭玄都曾從事私學。有名氣的經師常能吸引眾多學子,收到的學費自然也豐厚。而且朝廷會出於政治需要捐助經師。所以經師的待遇算是私學老師中較好。

明清時期,書院教學是私學中的重要領域。明清書院的教師多是科甲之士,俸祿會明顯高於私學中的其他教師群體。比如清代巡撫蔡士英規定白鹿洞書院的主講教師,即山長,年支銀108兩,遠高於社學和義學的教師。另外,在書院體系中,教師的資歷會影響其收入,比如清代的毓文書院規定:山長如果是舉人,年支銀200兩;進士,年支300兩;翰林,年支400兩。

中國古代的教師是一個高薪職業嗎?

總體而言,古代教師的收入和待遇不免會受到時代發展的影響,每個時期、每個地方都不盡相同。而且古代教師所處的體系、所具備的能力也存在差異,這些也都將影響他們的待遇。但是可以肯定是:無論待遇如何,古代教師的社會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往往受人尊敬,因為他們熟讀四書五經,掌握了官方的文字和知識,且大多都品行出眾。

參考文獻:

章小亮,李世宏:《中國古代教師的待遇》,《當代教育科學》2007年第21期。

韓鳳山:《唐宋官學制度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

高慧斌:《南朝“公辦教師”地位有多高》,《中國教育報》2008年12月27日。

黨亭軍:《明清時期書院教師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車麗娜:《教師文化的嬗變與重建》,山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