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淮鹽商富甲天下的祕密,僅靠壟斷就夠了嗎?

文|王宇丹

鹽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商人中最富有的群體之一。

兩淮是全國鹽區的重中之重。唐宋以降,兩淮鹽利之巨,居天下賦稅之半。明清時期,兩淮鹽業達到極盛,特別是乾隆年間,其資本總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學者認為,乾隆時兩淮鹽商富可敵國。本文以乾隆朝為例,探析兩淮鹽商富有的秘密。

兩淮鹽商富甲天下的秘密,僅靠壟斷就夠了嗎?

首先兩淮鹽業是由清政府所壟斷的,鹽商的財富積累離不開鹽官的庇護和皇帝的支持。鹽商和朝廷之間相互倚靠,鹽商為朝廷提供鉅額輸納,朝廷則為其謀取鹽利提供方便。而清政府為了保證鹽課收入,往往對鹽商身份有特殊的要求。規定擔任鹽商的必須是家境殷實的大戶人家。所以鹽商的起點本身就高,有一定的財力基礎。

兩淮鹽商富甲天下的秘密,僅靠壟斷就夠了嗎?

列舉兩點:一是窩價。運鹽的憑證,即“鹽引”,也稱為“引窩”,由少數商人世襲繼承。無窩的鹽商要想參與淮鹽的運銷,分得一杯羹,就必須租買引窩。如此一來,有些擁有引窩的商人根本不參與淮鹽的運銷,僅僅憑著租賣引窩來獲取利潤,可見其中利潤之高。而且淮鹽如果暢銷,窩價還能根據市場需求而不斷抬高。乾隆年間,窩價的年收入約270萬兩。

兩淮鹽商富甲天下的秘密,僅靠壟斷就夠了嗎?

二是轉運過程中的差價。乾隆年間,兩淮鹽商在鹽場收鹽時,鹽每斤僅值錢一二文,最多也不到十文。但是鹽商把鹽運到江西、湖廣等地銷售,其價格會猛漲數十倍。即使扣除各項運輸及其他成本後,其利潤率依然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這實際上就是兩淮鹽商仗著鹽業壟斷專賣的特點,對灶戶和消費者實行雙重剝削。

當然,乾隆年間人口的增長對兩淮鹽商的暴富也有重要的影響。人口增長使得淮鹽銷量激增,財富迅速累積。另外,除了販賣食鹽之外,兩淮鹽商也通過大規模的販運糧米來攜取厚利。比如,乾隆年間,兩淮鹽商頻繁地往返於儀證與漢口之間。船到漢口之後,把淮鹽卸下來,裝上大米。將大米運到長江下游各地。

參考文獻:

吳海波:《明清兩淮鹽商的資本來源、增值及特點》,《蘭州學刊》2005年第4期。

周志初:《清乾隆年間兩淮鹽商的資本及利潤數額》,《揚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