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為何能避免外蒙的獨立命運?

文/楊鵬雲

1912—1928年,中國正經歷著從清朝到民國以及軍閥割據混戰、外蒙古“獨立”等等一系列重大變故。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新疆並沒有追隨外蒙古的腳步分崩離析,反而保持了近20年的相對穩定,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今天新疆老人口中的老將軍——楊增新。

新疆為何能避免外蒙的獨立命運?

圖/楊增新像

1912—1928年,正是楊增新主政新疆的時期。楊增新曾經做過這樣一個比喻,在當時形勢下,只要新疆發生戰亂,塔里木就像是一口鍋底燒紅的大油鍋,佔據中國1/6領土的新疆,一點火星就會釀成森林大火。因此楊增新對內採取懷柔政策,讓百姓休養生息,對外則寸步不讓,全力保境安民。

在休養生息的同時,楊增新還招募士兵,培植自己的軍事勢力。新疆地區地廣人稀,勞動力稀缺,楊增新的徵兵政策至今都令人稱奇。每年寒冬將至,他就開始招兵,願意當兵的,他都保證糧餉。到了來年春天春耕時分,他又打開軍營大門,讓士兵們脫下軍裝去當農民。如此,既保證了新疆地區農業的發展,又能確保新疆內部的穩定,將軍隊掌握在自己手中。

楊增新堅持,新疆“亂世是絕地,治世是桃源”,打不得仗。他採取一系列強硬的手段,力求將引起新疆勢力不平衡與戰火的一切勢力,隔在新疆之外。

新疆為何能避免外蒙的獨立命運?

圖/清末新疆局部圖

1912年,外蒙古軍隊攻佔科布多,進而企圖吞併阿勒泰,當時的民國政府準備放棄阿勒泰。楊增新則認為,阿勒泰存則新疆可保,阿勒泰亡則新疆難以獨存。他將科布多與阿勒泰分治,並立即派兵固守阿勒泰,一次次打退敵軍的入侵。阿勒泰得以在中國版圖保留至今,楊增新功不可沒。

外蒙古黑喇嘛丹畢加參逃亡到中國境內後,楊增新當即要求哈密營縣修復與甘肅接壤的邊城軍事防禦措施,堅決不允許黑喇嘛踏進新疆半步。在額濟納、安西、肅州都有楊增新的秘密特工,監視黑喇嘛動向。楊增新及時關閉了新疆的東大門,關閉了黑喇嘛將戰禍引往新疆的途徑。

楊增新主政新疆之時,東突分裂勢力已經從俄羅斯東亞和土耳其滲入新疆。對於以傳教身份混入新疆的中亞東突分子,楊增新採取了十分強硬的手段。楊增新規定,這些人必須按照儒家傳統在新疆傳教,他們開辦的伊斯蘭經文學校,必須在政府部門登記,否則一經發現,直接取締。傳教者如果不遵守以上規定,將會被驅逐出境。

新疆為何能避免外蒙的獨立命運?

圖/紀錄片《黑戈壁黑喇嘛》第四集《楊增新要塞》片段

在楊增新的嚴厲打壓下,東突分裂思想的傳播得到有效控制,1928年以前,疆獨、東突分子始終沒有形成大氣候。可以說,沒有楊增新,就沒有今日新疆和中國西北邊界。就沒有今日新疆,和中國西北邊界。楊增新主政時期,佔據中國1/6領土的新疆,保持了近20年的穩定和平與休養生息。

1928年,在烏魯木齊俄文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典禮宴會上,楊增新被刺殺。楊增新一死,新疆猶如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馬仲英與盛世才你爭我奪,東突分子也趁機興風作浪,新疆陷入了無休止的戰亂,民不聊生。

參考文獻:

1. 楊鐮:《守望天山:楊增新與現代新疆》,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5年。

2.CCTV紀錄片《黑戈壁·黑喇嘛》第四集《楊增新要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