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曾屬於清朝的大島嶼,如何被俄國一步步侵吞?

文/盧佳鑫

一、 庫頁島的歷史歸屬

這個曾屬於清朝的大島嶼,如何被俄國一步步侵吞?

在地理發現史上,中國是最先知道庫頁島的國家,在《山海經》中就有了關於毛民(庫頁島原住民)的記載,但是中國政府並未進行管轄。至晚到唐朝,中國史書中就有了 “窟說”的記載。其後,島名在元代寫作“骨嵬”,明代寫作“苦兀”、“苦夷”,清代寫作“庫野”、“庫頁”和“庫葉”,皆是同音異譯。

當今世界上對於庫頁島的名稱有三個:中國的庫頁島,歐美的薩哈林島,日本稱之為樺太。在這三個名稱之中,以中國的名稱為最早。

清朝政府將黑龍江下游地區和烏蘇里江東、包括庫頁島劃歸寧古塔章京管轄。清朝統治之下的庫頁島居民既不編八旗又不屬理藩院,而是由姓長(哈喇達)、鄉長(噶珊達)分戶管轄。清政府在庫頁島徵收貢賦,稱為“進貂”或“貢貂”。

二、尼布楚條約

庫頁島本來是清朝領土,怎麼被沙俄佔去了呢?

俄國原是一個歐洲國家,自第一個沙皇伊凡四世起,開始派商人、冒險家越過烏拉爾河,進而闖入中國的邊疆。沙俄領土擴張的野心昭然若揭,在1680年竟公然將尼布楚變為西伯利亞一個單獨的督軍區,三年後又建立了雅克薩督軍區。清朝政府決心以武力驅逐沙俄侵略者。

兩次雅克薩之戰後,中俄政府商議簽訂《尼布楚條約》,條約規定以流入黑龍江的額爾古納河為界,以南為中國,以北為俄國。在興安嶺和烏第河之間的諸川流及土地如何劃分,卻未能定論。這時庫頁島雖在吉林省之內,但是這塊嘴邊的肥肉著實吊起俄國進一步擴張的胃口。

這個曾屬於清朝的大島嶼,如何被俄國一步步侵吞?

三、《璦琿條約》與《北京條約》

沙俄決定於1850年夏佔領阿穆爾河口(黑龍江的俄語名稱),悍然宣佈從外興安嶺起,“整個阿穆爾沿岸地區直至朝鮮邊界,連同薩哈林島(庫頁島)在內均為俄國所佔有。”

接著,咸豐八年(1858),沙俄乘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北京之機 ,悍然武裝入侵邊防重鎮璦琿鎮,脅迫黑龍江將軍奕山於5月28日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條約中除保留璦琿對岸被稱作江東六十四屯仍為中國居民永為居住外,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劃分給俄國。清政府當時沒有批准《璦琿條約》,還處分了奕山等人。

這個曾屬於清朝的大島嶼,如何被俄國一步步侵吞?

但在內外交困的局勢之下,拳頭決定話語權。1860年訂立《中俄北京條約》時認可了《璦琿條約》,從而使俄國吞併了烏蘇里江東約四十多萬的中國領土。此時包括庫頁島在內的中國大部領土已經盡歸沙俄矣!

四、 俄日爭奪

到了清末,庫頁島上的主權歸屬發生了好幾次變動,然而這早已不是中俄之間的爭奪,而是日俄兩國的爭奪。日俄戰爭之後,俄國戰敗,被迫簽訂了《朴茨茅斯條約》,庫頁島被一分為二,南部成為了日本領土,北部仍由俄國佔領。在俄國十月革命之際,日本一舉出兵佔領全島。但是,俄國怎麼可能甘心呢。二戰之後,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將南部庫頁島重新佔據,並一直控制至今。

這個曾屬於清朝的大島嶼,如何被俄國一步步侵吞?



參考文獻: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第十七卷

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杜瑜:《中國曆代疆域》

高福順:《庫頁島的地理發現與日俄對庫頁島德爭奪》,《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薛虹:《庫頁島在歷史上的歸屬問題》,《歷史研究》1981年第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