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民詳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楊偉民

我理解習近平的經濟思想,包括11個方面的理論觀點。

第一,發展目標。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的目標是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文明的現代化強國。根據發展階段,制訂發展目標,一屆接著一屆的幹,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經驗,外國政要和理論界也認可這一做法。一個國家的發展必須認準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最大限度凝聚全社會的共識,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我覺得從發展史的角度來觀察,這是經濟發展,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規律。

第二,發展目的。我們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執行過程中存在著以GDP為核心,以GDP論英雄的傾向,總書記根據這些傾向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明確究竟為什麼要發展,為了誰發展,我覺得經濟學講的最初的基本觀點就是為誰發展,怎麼發展。我們仍然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經濟建設必須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總書記還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導向,我覺得這個論點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說不僅是經濟建設,今後推進五位一體,四個全面的工作,都應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樣的思想。但是我覺得也需要注意的是,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這個思想的同時,還要按照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觀的要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能完完全全都是以人為中心。

第三,發展階段。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對我國經濟發展先後提出三期疊加、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判斷,十九大又提出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三個階段是內在邏輯統一、逐步遞進的,也是實踐的發展和認識深化的過程。當一個國家在經歷了起飛階段高速增長後,必然進入到更高的發展階段,現在我國的需求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過了峰值,部分產品的產量已經達到了不理性的峰值,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減弱,汙染排放總量超出了環境容量,生態損害程度超過了自然的再生能力。也就是說,支撐過去高速增長的需求結構和供給條件都已經變了。所以,中國經濟2012年到2016年期間的減速,是發展階段變化的一個結果,而不是所謂的週期性短期變化。去年以來,經濟增長速度企穩,也不是什麼新週期的開始,只是正常波動而已。

第五,發展理念。面對國內外的新形勢、新矛盾,總書記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

第六,宏觀調控。必須要適應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經濟形勢變化。擴大需求和改善供給是宏觀調控的兩大政策思路,不同的階段要針對不同的問題,該擴大需求時就擴大需求。總書記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要求我們調整宏觀調控的思路,從擴大需求為主,轉向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

第七,發展戰略。十八大以來,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戰略,對以往的發展戰略也進行了充實完善,先後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糧食安全、水安全、森林安全、能源安全和創新驅動等等做出了戰略部署,每一項戰略部署都提出了完整的思路和措施,比如京津冀協同發展,牛鼻子就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功能走了,人方能走,交通、住房、資源環境的壓力才能得到疏解。疏解路徑就是“一城兩翼”,建設北京行政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必將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和巨大變革。

第八,生態文明。總書記經濟思想非常鮮明的特點,就是生態文明觀,不僅是中國的生態文明,也是全人類的生態文明。集中體現五個觀點,一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與自然是平等的,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時,必須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類還需要生態產品,需要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舒適的環境等等,要通過保護和修復自然,提供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三是綠色發展方式和生產方式,探索一條不再傷害自然的條件下,來實現經濟發展、實現人們全面發展的路徑,促進產業結構、空間結構、能源結構、科技創新、生產方式等全方位的綠色轉型。四是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體,機構改革要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整合。五是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人是主動的,自然是被動的,生態環境的破壞是人類過度開發的結果,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不在自然,要規範、約束、糾正人的行為。怎麼做呢?必須依靠制度和依靠法制。

第九,經濟改革。中國過去的高速度靠的是改革,今後的高質量也必須、也只能靠改革,以及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一般性,社會主義是特殊性,雖然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必須遵循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這樣一個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這是三中全會把過去基礎性作用改為決定性作用這一表述的思想基礎和認識基礎。所以需要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優化。當然,政府的作用和市場作用同樣重要,但兩個作用的內涵是不一樣的,市場的作用是配置資源,政府的作用是通過宏觀調控、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保護環境等等去引導改革永遠在路上。

第十,思想方法。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僅要有正確的思路和政策,而且特別要講究方式方法,總書記一直強調穩中求進,保持定力。

第十一,黨的領導,黨中央必須對經濟工作負總責,實施全面領導。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經濟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已經日趨完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加強對經濟形勢的分析研判。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研究決策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原則,重大戰略和重大規劃。中央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中長期和年度的經濟發展目標和重大任務,中央的一些專題性會議部署重大工作,比如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等等。目前重大的經濟決策都是由黨中央做出的,黨的領導、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落到實處。

以上十一個方面是一個思想體系,既包括了對經濟形勢怎麼看的思想,也包括了對經濟工作怎麼幹的思想;既包括了宏觀調控的思想,也包括了長期發展戰略的思想;既包括了發展的目的論的思想,也包括了經濟發展的路徑論的思想;既包括了經濟思想,也包括了經濟發展的政治保證思想;既包括了經濟發展的基本立場和觀點,也包括了經濟工作的方法論;既包括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經濟思想,也包括了超越國界的思想。總書記經濟思想是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