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有什麼價值能流傳至今?

擁抱大地奔向天

《道德經》對於我們的價值,遠遠超乎我們自己的想象。之所以現在很少人聊《道德經》,一是看不懂,二是自己本身就是“道家思想傳承人”,隨時隨地在運用被歪解了的道家某一點思想,哈哈!

就我自己而言,仔仔細細研讀道德經,才兩年不到的時間,抄抄寫寫,讀讀解解,也算是讀過至少七八遍不止。每讀一次,就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大而泛之的談,估計得著書。就拿最近身邊發生的一個小事情來說說我對於道德經的一點點小理解,或者說聊聊道德經對於我的生活和思想的改變。

從事化工行業15年,想嘗試的做養生行業,且不說兩個行業的跨度多大,就生意產品角度而言,一個是大宗工業品,一個是快消品。完全不是一個套路。

有一段時間就特別迷茫,有點“老虎抓蒼蠅,無處下爪”的感覺。

在特別迷茫的時候,我就拿出《道德經》反覆的讀來讀去。某一天,忽然發現第六十三章的“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如此簡單的道理,之前讀,就是讀了。只有在忽然的一瞬間,才明白這個道理並不是需要多麼高深的去理解,平時我們嘴上可能都說過。但是,我們只是沒有仔細的去品讀,仔細的去領會。

《道德經》告訴了我們太多的道理,我們也理解很多道理,我們也不必非要把全文都能背的下來。只要時不時的看看,然後根據自己的問題去尋找答案,必定收穫滿滿!


新風堂堂主

參看前不久寫的“道德經為什麼可以傳世這麼久?”。道德經揭示的是宇宙間最大的規律,最根本的法則,老子把他稱呼為道,人世間的所有規律和法則,都從屬在道之下。何以見得?“先天地生”,道在地球生存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縱觀歷史,每個時代的人,都可以從中受益,遵循道的法則,人們可以少卻煩惱,更輕鬆地生活,無限向道靠近的過程就叫修德,人性的向善可以被根本地激活,人心越向善,自己越坦然,可以應對生活工作中的任何壓力,人與大自然本來就是一體的,集體力量的向善,那麼這個地區就可以海晏河清,風調雨順。

放眼世界,道德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廣泛接受,許多國家的知名學者、科學家等都對老子的思想美譽盛讚。

德國傳教士衛禮賢,1911年出版了道德經德譯本,為歐洲適當地接受中國文化奠定的基礎。

著名的英國科學史家,生物學家、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得主李約瑟認為,道家思想具有重大的世界性意義,他說:“老子似乎用驚人的洞察力,看透個體的人和整個人類的最終命運”。

老子的話可行可驗,放在時下,依然可以鮮活地指導每一刻,如果留心的話,可以參考本作者前期的文章,敘述了多件自己的親身實踐。

多聽先賢智者的話,人生可以少走彎路,不需要艱辛的探索,拿來用就可以了。


漢字在人間

因時因地因人而宜這是古人對學問一詞的高度概括也包括易經與老子!現在動不動就這過時那過時請問什麼叫過時!什麼東西都是有階斷性的就如人有幼兒期青少期成年期老年期。穀子也有發芽成長成熟收割期等。社會也是如此人沒有原始社會的萌牙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一步步走向成熟那有如今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人類沒有當初的巫術怎有如今的科學可以說科學是在人類對古老巫術不斷提練的過程。就好比如今的空天技術或許在未來人眼中未必不是不科學的?任何東西都是一步步從不科學走向科學從不成熟走向成熟。所以易學的連山歸藏周易無不是對某一時代的高度摡括和延伸,如最開始人住在大山裡就以山為天地叫連山後來洪水氾濫人以鬥洪水為目的並沿水而居才有歸藏到後來人類慢慢走向成熟才有用易一書一直至今!老子和周易其實就是每一時代當代人對當代文化與科學的高度解釋和傳承並一代代傳承下去永遠沒有過時不過時之說!說過時之人是沒有真正地對當代科學文化有個明確的瞭解而已!當你真的對文化和科技有所瞭解或許就不會說這些話了。


點點星河

道德經的價值是無價的,雖然老子講的道我們沒有親身體驗到,但是經過2000多年的時間道德經能夠長盛不衰而且學習的人愈來愈盛就說明一個道理,道德經講的東西是真理,是正確的。

道德經的價值就在於老子揭示了宇宙的本質就是道和道這個本質在世間的應用規律。

老子講的道的性質就是無,世界的一切都是無中生有,這和佛講的空,緣生性空是一回事,只是文字表達方式不一樣,這個無就是世間的真理。

道在世間的應用就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和孔子總結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是一個意思,但是比孔子更詳細,同時說明了陰陽中的陰是主要方面,所以老子說弱者道之用。

第三個價值就是老子在道德經中舉例說明了道在政治,經濟,軍事,養生,以及做事方面應該如何做,給我們的生活指明瞭方向,可惜的是我們現代人大多數理解不了,不能去實踐聖人說的話,就是老子說的,吾道甚易行,甚易知,而人莫能知,莫能行!


中陽夢金園講堂

道德經這本書,它包含了相當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揭示了事物的對立統一規律,而且還揭示了事物的對立雙方互相轉化的規律。

老子在道德經裡講的人生觀,總原則是“道法自然”,順應自然,不違反自然而行。其要點:一、無私。二、容人。三、謙退。四、守柔。他的意思是說,讓自己處於柔弱地位,使自身具有的潛力充分發揮,從而戰勝一切。

老子其目的是講道修身,由修身而推之於治天下,在今天仍然有著其積極意義。


王六三

眾所周知《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經中之道以道德為宗旨,全面而詳細的論述了哲學,倫理學等等無所不括。通過道德經向人們闡述了治國,齊家,修身的切身體悟。

道德經重點闡述了萬物內在的秩序,天地萬物生長的過程,其中最多的內容講的是道,而道體現了地球上所有人類,體現了母愛般的恩德,要讀懂這裡這裡玄德,教導人們要懂得失與得,捨得,擁有或放棄乃是一種境界,我們每做的一件事,要把握好分寸,知足常樂,珍惜眼前自己手中所擁有的,不去羨幕或嫉妒別人,為人為事做最好的自己。

其實道德經中還蘊藏著很多很多的方方面面的大道理,用心來體悟,結合我們本身的工作去實踐它,猜透它,它也是我們為人處理的一把水平尺子。

時至今日,道德經經歷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仍深入人心,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人類的悠長河中,將繼續大放光彩,深入人!


東郭先生147637124

一部基於人性,平衡理性與慾望,平衡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鉅著,我想不通為什麼它不能流傳於至今?人類什麼時候改變了慾望?還是失去了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