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春曾引領書法界,如今網友卻說“不可為人師 誤人子弟”

說起楊再春先生,對於當代書法界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對中國當代書法普及、書法教育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當年錄製了很多書法課程,在全國轟動一時。就是這樣一個書法工作者,今天卻遭人質疑,竟有來人說其書法水平太差,“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今天我們就聊聊楊先生的書法。

楊再春曾引領書法界,如今網友卻說“不可為人師 誤人子弟”

楊再

楊再春,墨人,1943年8月生,河北省唐山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央電視臺書法系列講座主講、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他曾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美國、瑞士等國家和地區多次舉辦個人書法展覽和講座並出版專著30餘種。作品參加2011年8月23日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的“光榮的使命——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書畫展”。

楊再春曾引領書法界,如今網友卻說“不可為人師 誤人子弟”

楊再春

在書法界打拼了這麼多年,因為自己皮膚黑給自己取了別名「墨人」,75歲的他現在還只是一箇中書協的會員。是他水平不夠?還是文化水平低下?我看都不是,回頭看看現在書協有些理事、副主席的字,我似乎明白了一些。按照楊先生的資歷,我認為擔任書協理事、副主席甚至主席都不為過。其實,這就是楊再春的高明之處。

楊再春曾引領書法界,如今網友卻說“不可為人師 誤人子弟”

楊再春作品

記得好幾年前,在河北廊坊和楊老見過一面,楊老師為人很謙和。再聊起為何不擔任書協職務這個話題時,我清晰的記得當時他說了一句:“我皮膚這麼黑,不能當領導。”雖然只是一句自嘲的話,但足見其為人。最近這幾年我和別人聊天還時不時的用這句話調侃自己。昔日的楊老師,今天已是滿頭白髮。暮年的他依舊為中國書法在做貢獻,其精神令人佩服。

楊再春曾引領書法界,如今網友卻說“不可為人師 誤人子弟”

楊再春作品

近日,某媒體發佈了一篇關於楊老師的報道,看了眾網友的評論,我不得不說網絡時代,啥樣的人都有。借用周星馳一句經典臺詞“I服了油”。「網友:網上都說了什麼,讓您這樣?」往下看。

楊再春曾引領書法界,如今網友卻說“不可為人師 誤人子弟”

楊再春作品

網友A:這字給人的感覺太做作了!書法基本功不夠紮實,沒有領悟書法的精髓。病筆劃,病結構,不可為人師,誤人子弟。

網友B:江湖體代言人,不學古能寫這樣就不錯了,但毫無藝術價值。沒變化,如果硬要說的話,比鋼筆字胖。 當年可是和龐中華齊名,在學校練過兩年,楊先生的字比龐先生的字更簡潔些。

楊再春曾引領書法界,如今網友卻說“不可為人師 誤人子弟”

楊再春作品

我在疑惑,網友說這些,是不是這些網友都堪比王羲之、啟功?不然不會這麼理直氣壯。對書畫家的作品評頭論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身攻擊是不是有點過了,是何居心?


楊再春曾引領書法界,如今網友卻說“不可為人師 誤人子弟”

楊再春作品

細品楊老師作品,可見北碑風采,又融合了宋人尚意的書風,形成的這種風格,我覺得學書人不是三二年功夫能達到的。不可能所有的都面面俱到,更何況手指伸出來還不一樣長。一種書畫風格,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這不就是廚師說的“眾口難調”嘛!宋四家的黃庭堅書法應該很高古吧,但是依舊有人說的一無是處。這隻能說明“你喜歡和不喜歡”僅此而已。不能喜歡就是寶貝,不喜歡就是垃圾。至於楊先生的書法好壞,時間會來驗證。

更多內容請關注【二小文化】一個有格調的文化藝術自媒體,你的每次關注和評論都是我們的精神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