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教育走過三十餘年,問題重重,出路在哪兒?你怎麼看?

剖析教育事件,探討教育熱點,君山與你分享一名老師的教育心得!願意和你聊天,感謝你的關注,真誠與你做朋友!

1、

民辦教育在中國已走過三十餘年,問題多多、矛盾重重,現在大家詬病的焦點集中在,民辦教育用公家的老師,賺私人的錢,有點公飽私囊的味道。那具體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君山今天具也來分析一下民辦學校的利與弊,探討一下民辦教育的出路。

民辦教育走過三十餘年,問題重重,出路在哪兒?你怎麼看?

2、

民辦學校作為國民教育的補充,初衷是為了教育的公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 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家缺金少銀,公辦教育無力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優質的教育,這時,民辦教育將民間資本引進到教育,為整個社會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機會,絕對為國家培養人才作出了重大貢獻。
  • 同時,公辦教育作為基礎性教育,為國民提供的是基本知識和技能教育,讓國民獲得的是基本的就業能力和就業機會,那麼對於滿足部分高收入階層的優質教育的願望是無法實現的,民辦教育卻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陷。
民辦教育走過三十餘年,問題重重,出路在哪兒?你怎麼看?

3、

民辦教育其實也有過艱難的歲月。

  • 在初期,民辦教育需要鉅額的資金投入,並且在“打牌子”階段,學生的學費又很難維持“教育的開支”,民辦學校在校舍和教學儀器的改善上,明顯不如公辦學校。再加上需要高薪聘請教師,很多民辦學校早期的發展是舉步維艱。
  • 影響民辦教育發展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師資的不穩定,早起民辦學校為了招生需要,聘請了大量退休老教師,這部分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是教學激情不足;剩下的教師大多以大學畢業生為主,這些教師熱情有餘又經驗不足,同時民辦教師的身份有給他們的生活、住房等造成一定的壓力,所以,很多年輕的民辦教師只是將民辦學校作為一個跳板,一旦有機會,紛紛就會跳往公辦學校,造成民辦師資大量流失,這也影響了民辦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民辦教育走過三十餘年,問題重重,出路在哪兒?你怎麼看?

4、

一晃幾十年過去,民辦學校用野草一般的精神頑強地活了下來,但是,同時,現在也活成了一個社會問題。

  • 民辦教育發展到現在,由於前期政府給予的招生優惠政策、辦學扶持政策等,很多地方已經是民辦教育一家獨大,公辦教育反倒是在苟延殘喘。
    民辦學校瘋狂發展,採用割麥頭式的招生政策,各類面試、“密考”,同時催生了各地“培訓班”的亂象,根據統計,現在的學生,百分之80要參加補習,百分之66左右是學業補習,祖國的花朵,一夜之間全生活在了補習班的花園裡。這與國家給“中小學生減負”的政策是背道而馳的。
  • 民辦學校最後發展下去,買單的中國的教育大環境,受苦的是中國的家長。原本,大部分學生應該可以在公辦學校裡享受到優質的服務,現在,家長卻要花幾萬甚至幾十萬一年的代價進入民辦學校享受,同時,這還不包括前期補習班裡的費用。
民辦教育走過三十餘年,問題重重,出路在哪兒?你怎麼看?

4、

對於民辦教育,我們應該怎麼看呢?

  • 對民辦教育不能一刀切地打擊。但是,我們必須要牢記“物極必反”的道理。一個事物發展到了“野蠻生長”的地步,我們就應該進行堅決地糾正。
  • 君山一直認為,民辦教育要不要發展?當然要發展。但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應該限制營利性的民辦教育繼續和公辦學校“搶生源”,破壞教育生態。民辦教育應該是高端教育,個性化教育,換句話說,民辦教育要搞,就搞成普通老百姓玩不起的“貴族教育”,要少、要精,然後把優質的教育資源還給大部分公辦學校,讓義務教育階段的大部分孩子能夠享受免費優質的公辦教育。

各位網友,感謝大家也發表自己的觀點,君山期待與您進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