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群合不來的人共處是什麼感覺?

孫仁文

我大學的時候就與室友合不來。

我看不上他們課餘時間打遊戲,而我在看書。我看不上他們的穿著,其實我家境很一般。我看不讓他們的脾氣秉性,其實我也不是天賦異稟。我看不上他們的庸俗與市儈,其實我也同樣如此……

直到很多年後的今天,我回憶起來,才若有所得。這裡分享給大家。

野夫的《鄉關何處》裡有句話,胸有異志,常常不與人群。當然這是對精神上有很高的造詣的人而言,但對於普通如我的大多數人而言,真相併非如此。而是佛法中所講的一切痛苦的來源“我執”,通俗講就是自我為中心,自我意識太強。

所以如果想合群,就得放下“我執”。

放下“我執”不是泯滅是非,放棄原則。是不要從個人利益得失和感情好惡出發去看人看事。要放寬心胸,放大格局,提高眼界。對所謂的“壞人”不是簡單地憎惡和批判壞人的“壞”,而是要看到壞人為何“變”壞,找到產生壞人的根源並努力改變它。反而對具體的個體的壞人卻是要心懷悲憫的。如迅翁筆下夏瑜之對紅眼睛阿義等。

而如何才能放下“我執”。我們的《論語》中早有解決之道。

子曰:“其之不怍(zuò),則為之也難。”

意思就是,說話表態的時候,如果內心不懷著點愧怍,那麼也就很難落實到行動中了。

我們每次覺得自以為正確時,首先要在心裡閃過一個霹靂,問自己:我是這樣做的麼?如果不是,我憑什麼要求別人?如果是,那麼我能堅持下去嗎?即使已經做得很好,那也沒什麼了不起,不過是各種機緣促成的而已。總之,在這種不合群看不起他人的時刻,要把自己想得差一點,不好意思一點。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這樣做,我們就能在實踐中不知不覺地變得合群,而且每天都能進步。好比你到了一個新的單位,為公司做了很多領導並不知道你付出了的事情,但你內心認為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結果你最大的可能是,你會很快融入到新的集體,獲得大家的肯定與照顧。而當同事們都誇你做事認真,為公司努力工作時,你要認識到,你還有很多做的不到的地方,任重道遠,仍需砥礪前行。

以上,與各位共勉。

2018.5.26,於西安。


我老吃不飽


都說“話不投機,半句多”,跟一群合不來的人共處,那種感覺就好像戴著隱形面具活在群體裡。他們喜歡的東西,你未必鐘意,你鐘意的東西,他們剛好不感冒。他們喜歡吃吃喝喝到處耍,你喜歡鄉村草地寫寫畫畫,他們覺得你假清高,總給人距離感,不合群。你明白你只是不適應那種浮誇的熱鬧,人和人的交往,如果不是出於真心實意,又何必表現得熱絡非凡。你心裡總有把標尺在那。但中國式社交,講究的是群體式的狂歡,當多數人的喜好和你自身的喜歡相互悖論時,你唯一能做的體面就是少言寡語,沉默。

就好像一個人走在大風中,你聽到周圍人的笑鬧聲,雖然你們認識,你抬頭報以善意的微笑,但心裡明白:“這終究和你無關。”


黃小骨

每個人的身世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習慣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也就會有差別。有的人心地善良,性格開朗,善於表達和溝通,就比較好相處。有的人性格孤僻木訥,喜歡安靜或者獨處,也有的人爭強好勝,喜歡出風頭愛表現。還有一些人工於心計,心理陰暗,嫉妒心重。總之,大千世界,芸芸眾生。

在日常生活中,有朋友,有知己,有對手甚至是敵人仇人,都是正常的社會現象。能聊的來,值得信任和尊重的人,我們就多聯繫多交往。聊不來的就儘量少說,要注意避免矛盾和衝突,更要管控情 緒而不激動,不失態。不排除有的人個性太強,就是不太合群,不好溝通,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有又不得不在一起相處。如果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和環境,那就努力的控制好自己,適應或者視而不見,視之無物,也可以暫時迴避。選擇對立或者衝突是同不合群的人一樣低情商的表現。

世界是所有人的世界,社會是人們共同的組合,只有大家相互理解,彼此包容,社會才能和諧,自己的心態才會平和,心情才會愉悅。


閒情碎語

當我看到這個標題,第一個內心的想法就是,我寧願去吃大口大口吃我最不愛吃的芝麻醬,我也不願意跟合不來的人共處!!!


真的是一臉的嫌棄模樣,其實我也很明白一個道理,多一個朋友就是少一個敵人,可是真的要跟合不來的人在一起,實在是接受不了,很簡潔的來說就是,你的五官都被他刺激著。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圈子不同別硬融,既然不是一個層次面上的人就是不要有什麼交集,何況那個人還是你特別討厭的人。

生活裡,我們需要的是在你苦難的時候想著拉一把你的人,需要的是當你頹廢無助的時候不考慮自己能陪你一夜的人,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迫於某些原因跟你不喜歡的人要同行,或者共處的時候,我想很多人都會徹底爆炸吧!

有時候寧願自己孤獨,也不願跟合不來的人假裝嘻鬧。有些人註定了就是過客,錯過也不覺得可惜,但是對你好的人,別等到失去才知道珍惜!


GH柳天宇


謝謝悟空賞臉,我覺得跟一群合不來的人在一起相處的話,就連像朋友正常聊天都聊不下去的那種感覺,說幾句話就會覺得厭煩,每一句話都會覺得尷尬症犯,那種感覺真的是特別彆扭。

所謂不合適也就是說,三觀完全不合,同一件事情的話,兩個人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兩個人在一起最起碼要有共鳴之處,要不然會因為各種事情鬧分岐,每天都有吵不完的架,這可是折磨自己啊。



人在一起,首先得有一種高興的心情,見了不說話也不會尷尬的那種,有些時候眼睛就自然表達出你的有意思,你不說他都懂你什麼意思的那種,要和一個不合適的人在一起,你多看他一眼都覺得無法對視,多說一句都絞盡腦汁去想要說點什麼,緩解你們尷尬的氣氛。
這種感覺真的事心累,腦袋也累,在一起就不是那種自然地狀態,就是做什麼事情都累得那種感覺。

總之是一種煎熬,感覺待在一起的每一秒都是敷衍。


鄉村handsome俊

為什麼要和合不來的人共處?這滋味太苦痛。不被理解,無法溝通,三觀完全相悖。生活所迫,因為工作,因為養家尚可理解,但若是唯唯諾諾,拋棄自己的心意與初衷,完全沒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