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一生要變7次!你是什麼年紀就選哪種飲食

聚餐時,有的人喜歡甜食,有的人無辣不歡;年輕人偏愛刺激的口味,老年人則青睞清淡的飲食……

口味一生要變7次!你是什麼年紀就選哪種飲食

為什麼會眾口難調?答案或許是——人的口味並非一成不變。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刊載了英國阿伯丁大學終身教授亞歷克斯·約翰斯通的一項研究,發現人的口味每十年變一次,一生大致分為七個階段

《生命時報》特邀權威專家,教你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特點調整飲食,你是哪個年紀就選哪種吃法。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 鈕文異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常務理事 徐靜

10歲前受父母影響大

10歲前是孩子飲食習慣建立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年齡段的飲食偏好不僅影響生長髮育,還會對成年後的飲食習慣產生深刻影響。

口味一生要變7次!你是什麼年紀就選哪種飲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包括醬油、甜麵醬等調味料的鹽分在內,每人每天鹽攝入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一袋500克的食鹽,按一家三口算,吃上一個月才算符合標準。

如果父母口味重或做飯多油膩,孩子的口味偏好也會趨同,這樣會增加孩子超重、肥胖、患慢病的風險。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強迫孩子吃光碗裡的過量食物。這可能導致孩子對自己的食量沒有判斷,容易肥胖,也為成年期肥胖埋下隱患。

據統計,70%~80%兒童期肥胖會延續至成年,提高患慢性代謝疾病的風險。家長應教會孩子把控食量,不要過度干預。

對於挑食或偏食的孩子,應加以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

比如,經常帶孩子去菜市場,教他們認識多種果蔬,培養興趣;或者讓孩子進廚房,參與做飯過程,調動孩子吃飯的積極性。

10~20歲易受激素、廣告影響

10~20歲是青少年飲食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如果缺乏指導,青少年易形成不健康、不合理的飲食習慣。

口味一生要變7次!你是什麼年紀就選哪種飲食

青少年時期身體發育較快,受激素影響,這一時期人的食慾旺盛、食量增加,且更喜歡高熱量食物。

青少年飲食要滿足生長髮育的需求,首選富含蛋白質、低脂肪的肉蛋奶,如牛肉、魚蝦、雞蛋等,還有各種果蔬。

學校和家庭要加強青少年的營養知識教育,培養選擇健康食物的能力。建議此年齡段的女孩不要為了“美”盲目節食減肥,以免營養不良。

20~30歲易受伴侶、生育影響

20~30歲正是步入婚戀和生育的階段,在與伴侶共同生活的過程中,口味會互相影響,強勢一方的口味可能占主導地位。假如一方口味較重,愛吃燒烤、快餐等,也會影響另一方。

口味一生要變7次!你是什麼年紀就選哪種飲食

建議伴侶共同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可以列出彼此常吃的不健康食物,相互監督儘量少吃或不吃這些食物。

懷孕也可能影響食物偏好。一些女性懷孕初期口味變重、“害口”,懷孕後期、哺乳期,食量增大。過了這個階段,就應監控體重,適當調節飲食結構,可選擇飽腹感較強的雜糧蔬菜,以減少熱量攝入

30~40歲受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影響

30~40歲時,工作繁忙、生活壓力會影響人們的食物選擇。很多研究表明,人們疲勞及壓力大時口味更重,迷戀吃鹹或甜。

口味一生要變7次!你是什麼年紀就選哪種飲食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究發現,鹹味有助降低壓力激素皮質醇,因此愛吃鹹是人們應對壓力的自然反應。甜食能刺激大腦分泌更多血清素,緩解焦躁不安情緒。

再加上在外應酬過多,經常吃大魚大肉,男性啤酒肚可能出現,女性脂肪開始堆積。此外,一些人還會借暴飲暴食和刺激性食物緩解壓力。

鈕文異提醒,壓力越大,越要吃清淡食物,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平時多在家用餐,每週外出應酬不要超過兩次,儘量選擇少油、少糖、少鹽的清淡食物,不要放縱自己。

40~50歲易被喜好牽著走

人到中年,口味相對較固定,人體免疫力、體力有所下降。一些人即使知道某些食物不利健康,也常常因為習慣成自然,不願改變偏好。

口味不能只按照興趣來,要根據健康狀況調整。比如,肥胖者應注意控制熱量,少吃油膩食物,多吃果蔬。

如果一時難以改變嗜好,可以通過調整烹調方法,減少油鹽攝入,如變煎炸為煮燉,變炒菜為焯拌,紅燒魚換成清蒸魚,油爆蝦換成煮蝦等。

建議4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做次體檢,根據體檢情況調整食譜。

50~60歲受體力下降影響

50歲以後,體力、精力開始衰退,很多疾病先兆也開始顯現。

口味一生要變7次!你是什麼年紀就選哪種飲食

延緩肌肉衰減對保持體力和健康狀況極為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吃動結合,既要多攝入富含優質蛋白質的瘦肉、海魚、豆類等食物;又要適當運動,如打太極、慢跑等。

此外,還需通過飲食補充微量元素來預防慢病,為步入老年期做準備。適量多吃新鮮果蔬,補充維生素A、B族維生素以及β胡蘿蔔素。

60歲以上受身體機能影響

60歲以上人群身體機能下降、味覺退化,還會出現牙齒脫落、吞嚥受阻,消化能力下降等問題,飲食更要調整。

口味一生要變7次!你是什麼年紀就選哪種飲食

2014年,浙江省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針對該市784名中老年人調查發現,中老年人的飲食普遍偏清淡,食物種類不夠豐富。

2016年,上海多家醫療機構對當地600名老年人的膳食攝入和營養狀況進行調查發現,老年人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良風險高達43.67%

老年人食量減少,營養失衡,很多疾病也會乘虛而入。建議豐富飲食種類,每天吃12種以上食物;延長烹調時間,讓飯菜更軟爛,易消化;把食物切成小塊,還可製成羹、粥;飲食儘量色彩豐富,增加老年人的食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