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一个小投资为何“差评”如潮

腾讯一个小投资为何“差评”如潮

兴趣内容基金3000万投资科技自媒体“差评”的消息放出不到一天,就遭到了自媒体圈的“群嘲”。

这家圈内“声名狼藉”的自媒体,长久以来都背负着“抄袭”、“洗稿”的恶名,可以称得上是“行业公敌”。难怪消息一出,腾讯的投资逻辑乃至价值观都倍受质疑。

腾讯投资差评被“差评”,背后其实是作为内容平台方愈来愈深的内在矛盾:

1.腾讯不再甘心做内容创业者的管道,而是分享内容创业红利,引导内容创业浪潮的风向;

2.事实上的“网络中立”原则已经成为腾讯头上的紧箍咒,这让它在封杀抖音短视频时引发众怒,也让它投资差评时收获差评。

不仅如此,腾讯还试图重新扶植早前就尝试过的“看一看”。

腾讯一个小投资为何“差评”如潮

虽然腾讯集团公关负责人对于投资差评的解释是:请不要以一个团队的一次决策来断定为腾讯的立场。然而,这样自欺欺人的“内部切割”是站不住脚的,也很难令人信服。腾讯的投资不可能和其“管道”身份撇清关系,也无法假装“价值中立”的立场。

无法自下场踢球的腾讯,哪怕采取低调的财务投资式,不惜背负“变身投行”、“没有梦想”的指责,依然难逃生态企业(包括自媒体们)的质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