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塵,自清靜

人只有安靜下來的時候,才能冷靜客觀。心靜了,一切自然清新,看問題的角度也自然深刻。

時常覺得,寧靜應該是一種修心的方式吧!然而,現實總是事與願違。從來不喜歡喧鬧的人,卻一直置身於喧囂。五味雜陳的心事,不能沉澱下來的浮躁,都是一種心態的體現。

心無塵,自清靜

寧靜,正如陳年收藏的古董,越是經過時光的沉澱和打磨,越是年代久遠越有價值,就越能存儲內涵,磨礪心智。不再走近紛擾,安心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情,落個自在清閒。

心無塵,自清靜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在和自己獨處,並非都需要融入彼此的內心,也無需走進誰的生命裡。安置一顆浮躁的心,別讓困擾搞亂了心境便好。

心無塵,自清靜

生活簡單而平靜,不張揚,歸於平靜。這個過程正如盛滿水的杯子,裝滿了酸甜苦辣,絕不是單一的色調。水從沸騰到溫熱,逐漸冷卻,也並非瞬間能做到。

心無塵,自清靜

“乾坤客我靜,名利使人忙”,經典的佛門禪語時刻警示著迷途中的人。浮生猶夢,慾望和貪婪是最大的敵手,名利與爭鬥永遠走不出世俗的怪圈。

心無塵,自清靜

然而,寧靜於心,淡看所有固守一顆冰釋慾望的心,才能坦然與時光對話。

安靜於塵,沐一段清淺的光陰,方能修為無慾無求,無念無嗔,向佛心貼近。

晨鐘暮鼓,聲聲入耳,看不穿塵世滄桑,怎能修得心智?經聲佛號,走不出慾望的牢籠,又如何能修成心之菩提?

淡行於塵,性行至善至美,心懷感恩之思,靜則不亂,修心為誠,摒棄汙垢,靜守無所求......

心無塵,自清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