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考中進士,為何有人稱進士及第?有人稱進士出身?

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1300年。科舉制度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和一大進步,它所一直堅持的是“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的原則,給廣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的階梯而入仕以登上歷史的政治舞臺,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機會和條件。

同是考中進士,為何有人稱進士及第?有人稱進士出身?

正因為如此,科舉對士人特別是寒門子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這是他們唯一可以通過自身努力而跳龍門的機會,所以,許多讀書人為此熬白了頭也毫無怨悔。

對於考中的進士,各朝的待遇也稍有不同,唐朝科舉及第後,只是得到了做官的資格,還要通過吏部考試之後擇優授官。相比而言,宋代的讀書人是最幸福的,科舉及第後,不經吏部考試即可授官。

同是考中進士,為何有人稱進士及第?有人稱進士出身?

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北宋開始將殿試成績評定等第,將進士分作三甲。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又頒《親試進士條例》,規定進士入選者分為五等:第一等、第二等曰及第,第三等曰出身,第四等、第五等曰同出身。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始稱第為甲,將進士分為五甲。神宗時第一等、第二等賜進士及第,第三等賜進士出身,第四等賜同進士出身,第五等賜同學究出身。南宋時有了變化,據吳自牧《夢粱錄》載:“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至第五甲並賜同進士出身。”

其中,第一甲三名,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狀元直接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則授翰林院庶吉士。

同是考中進士,為何有人稱進士及第?有人稱進士出身?

由於科舉取士對讀書人的誘惑太大,以至有人窮其一生,就為了一個“功名”,“范進中舉”就是非常特殊的一例。只是,那是對封建科舉制毒害讀書人的一種批判。其實,對於那些屢考不中的考生,皇上也是有所考慮的,所以,在科舉考試的常科(進士科,相當於綜合大學考試)與制科(專門人才的選拔,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偏重實用型人才的錄取,相當於理工醫農專門院校考試吧),又加開了恩科。

同是考中進士,為何有人稱進士及第?有人稱進士出身?

恩科又稱特奏,是區別於參加科舉的“正取生”,是不按分數而按年齡來錄取的綠色通道。只要夠年頭和科考次數,落第考生都有望進入官員隊伍。宋神宗元豐年間,有一位73歲名叫詹文的老落榜生,參加殿試時一道題都不會做而交了白卷,他在試卷上寫了句“臣老矣,不能為文也,伏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就交卷了。正當他心灰意冷地枯坐旅店時,卻傳來了好消息,他竟獲得“特給初品官,食俸終身”的待遇。他被特選授官後,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自嘲詩《登科後解嘲》:

讀盡詩書五六擔,老來方得一青衫。

家人問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宋朝皇帝對於讀書人,還是懷有一點仁慈之心的,只要你能堅持,皇帝佬兒是會給你一條出路的。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